中欧和巴尔干之行第三站-----萨格勒布

高老庄

<h3></h3><h3><b>萨格勒布</b>是一座中欧历史名城,公元600年斯拉夫人在此定居,建城于11世纪,其名原意“战壕”。当今,很多中国人因其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上力克群雄的精彩表现知道了克罗地亚,知晓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国人却不很多,其实著名的迪纳摩足球俱乐部就在萨格勒布。然而,作为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古城,萨格勒布不仅有一流的足球队,它的历史上出现过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学过物理和电工学的人熟知的“特斯拉”线圈就是由克罗地亚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广泛用于各种电磁设备。而我们常用的钢笔和自动铅笔则由克罗地亚人爱德华·番卡拉发明,现在英语中的“Pen”就是由他的名字而来。著名电影制片人布兰科·鲁斯蒂的“辛德勒的名单”和“角斗士”许多中国观众都很熟悉。萨格勒布的卡通学校为世界培养了许多卡通人才。前南联盟开国领袖铁托就出生在萨格勒布。</h3><h3><br><b>萨格勒布</b>还曾经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的加盟共和国克罗地亚首府,南斯拉夫第二大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巴尔干战争曾造成克罗地亚经济退步,但时至今日克罗地亚经济已经稳步回升。目前萨格勒布市区人口70余万,大萨格勒布区总人口110余万,是克罗地亚唯一的人口超百万城市。</h3><h3><br></h3> <h3></h3><h3>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也称上城区,和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br></h3> <h3>离开布达佩斯在高速公路行驶约三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抵达了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在市区的巴士总站下客点能够很方便的兑换克罗地亚货币“库那”,其币值略高于人民币约3%。兑换柜台旁边就是的士站,十分便利。</h3> <h3><b>热情好客的萨格勒布人</b></h3><h3>这是我们初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我们在萨格勒布仅停留了一天,从的士司机到陌生引路的老哥,从公寓管理员到歌剧院职员,还有一位主动与我们交谈的老医生,无一不给我们以朴实好客善良的感觉。特别一提的是那位热情负责的引路老哥,由于我们预定的公寓位于老城与商业区交界的耶拉季夫广场某个居民小院内,广场周边各种公寓众多且广场限制的士进入,房东派来开门的管理员又未赶到,所以给我们找寻预定的公寓增加了困难。当我们拉着行李在广场边一条条小街和商业楼寻找住处时,不得已向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哥问询,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位老哥并非附近居民,但他并没有说声“Sorry! I dont know”就走人,而是立马让我们拿着行李等候在原地,然后他登上自行车飞快地沿着广场的每一条小街入口帮我们寻找地址,看着他不断来回向我们核实公寓情况然后再次飞车而去进行下一轮寻找,我们非常感动。当最后他带着我们来到公寓小院门口时,老哥又帮我们与房东用克罗地亚语言沟通确认,让我们等待管理员赶到,他才与我们告别离去,可惜当时忙乱中未能与这位脸上有疤的老哥留个影。这些经历不禁让我们想起邓丽君那首歌“小城故事多......欢迎来做客”</h3> <h3>公寓管理员耐心和蔼地向我们介绍公寓和附近景点情况,并为我们联系了第二天去机场的出租车。第二天还与我们再三确认上车地点。</h3> <h3>  </h3> <h3>萨格勒布国家歌剧院工作人员温文尔雅,介绍歌剧院和铁托广场附近景点。</h3> <h3>在大市场闲逛时,这位老医生主动与我们搭腔,大谈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原来他还在中国上海短旅过几个月。然而他对克罗地亚出生的前南联盟领导人铁托,却很不以为然。除了没有告诉我们铁托广场所在位置,还是对我们很友好的。</h3> <h3></h3><h3><b>上城</b></h3><h3>出了公寓院门,沿一条热闹的餐饮老街漫步上坡,几分钟后穿过一个古城门就进入老城(上城区)。老城不大但保护完好,图为最著名的萨格勒布圣马可教堂,教堂处于老城中心圣马可广场,是一座融合了后期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建筑,最初建于13世纪。圣马可教堂体量不大,但其屋顶是一大亮点,用彩色瓦片铺成,色彩斑斓,与普通教堂给人严肃威严的感觉不同,给人以亲切感。马赛克砌成的徽章,左边是克罗地亚旧王国的徽章,右边是萨格勒布市徽。</h3> <h3>周围建筑都是克罗地亚政府机构</h3> <h3>教堂左边这栋建筑据说是总统办公所在地<br></h3> <h3>看样子像是政府领导人办公处所,除了门口的警察,墙边也时有带耳麦的西装小哥走动。</h3> <h3>我们厚着脸皮打探这里是否克罗地亚的美女总统办公处:),胖警卫肯定了我们的猜测。</h3> <h3>幽静的老城街道</h3> <h3>下坡的小巷也饶有趣味</h3> <h3>老爷子街头弹琴,老奶奶牵狗陪伴</h3> <h3>老城内著名的失恋博物馆,馆内陈列物据说都来自于失恋者。</h3> <h3>这幅墙画有意思吧?</h3> <h3>开着老爷车在老城街上兜风别有情趣</h3> <h3>老城的洛特什察克塔楼,据说楼顶的古炮会在正午12点鸣响,顶楼还是俯瞰萨格勒布的最好观景处。</h3> <h3>沿着这条街道顺坡下行几分钟就能到达下城(商业区)。<br></h3> <h3><b>下城</b></h3><h3>从公寓小院门口出来右边就是耶拉季契总督广场。耶拉季契是克罗地亚脱离奥匈帝国独立后第一任总督,也是克罗地亚独立的象征。</h3> <h3>广场四周遍布商业店铺和市场,萨格勒布的主要商业大街和多路有轨电车都从广场穿越。大群鸽子与行人和谐相处。远处的骑马者雕塑即为耶拉季契总督像。</h3> <h3>商业大街</h3> <h3>国家歌剧院</h3> <h3>铁托广场</h3> <h3>广场边的“生命之泉”</h3> <h3>小街即景</h3> <h3>与耶拉季契广场咫尺之遥的多拉克市场,号称萨格勒布的菜篮子。背景是圣斯蒂芬大教堂。</h3> <h3>矗立在市场一端的塑像,大概代表着勤劳的菜农大妈吧。</h3> <h3>水果不贵,可以放开肚子吃。</h3> <h3>市场边的花市</h3> <h3>在市场与摊贩反复砍价买下这个外形既像小酒壶又像奖牌的纪念物,代表着克罗地亚及其世界杯辉煌战绩。</h3> <h3>萨格勒布最大的圣斯蒂芬大教堂(此行中似乎总是遇到在修缮的大教堂)</h3> <h3>大概由于韩国游客众多,教堂里还有专为韩国游客举办的宗教活动。</h3> <h3>教堂广场</h3> <h3>教堂广场边的古要塞堡垒,据说为防御奥斯曼(土耳其)人侵略而建。</h3> <h3>堡垒内部陈列的古代服饰</h3> <h3>匆匆而过的老修女</h3> <h3>小童</h3> <h3>夜间的圣斯蒂芬大教堂</h3> <h3>古堡夜景</h3> <h3>第二天中午,按照公寓管理员的预约安排,我们在紧邻耶拉季契广场的圣斯蒂芬教堂附近登车抵达萨格勒布机场,而后搭乘克罗地亚航空班机前往亚德里亚海滨著名古城-----杜布罗夫尼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