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2月9日,猪年大年初五,我来到厦门鼓浪屿新近落成的管风琴艺术中心。<br></h3><h3><br></h3> <h3> 这里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集古董管风琴收藏研究、演奏展示、教育传播、古琴修复为一体的国际管风琴文化交流平台。<br></h3><h3><br></h3> <h3> 这个像教堂一样的音乐大厅,安装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百年管风琴:波士顿灵光堂Casavant Opus 700管风琴。这架管风琴,与我所见过的世界各地大教堂中的管风琴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整个大堂中有前后两部管风琴。<br></h3><h3><br></h3> <h3> 听讲解员说:它拥有7341根音管、132个音栓。小的音管也就是筷子粗细,大的则有几米高。<br></h3><h3><br></h3> <h3> 大堂前方的琴名为:画廊风琴。<br></h3><h3><br></h3> <h3> 它的琴身纹饰古典华丽、精致唯美。它原来位于波士顿灵光堂廊道中,始建于1917年。<br><br></h3> <h3> 大堂后方的琴名为:圣坛风琴,始建于1890年,早年安装位于波士顿灵光堂的圣坛位置。<br></h3><h3><br></h3> <h3> 它虽然外表简约,但是内部结构十分精密、复杂。<br><br></h3> <h3> 加拿大的拉萨翁公司将这两架琴合二为一,由一个拥有4层手键盘、140个音栓(现在可使用的音栓132个)、一层脚键盘的演奏台控制。<br></h3><h3><br></h3> <h3> 它与鼓浪屿的情缘得益于著名爱国华侨胡友义先生的无私捐赠。他花巨资拍卖来这个庞然大物,献给了他的家乡,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br></h3><h3><br></h3> <h3> 这架琴的修复工程历时四年,耗资人民币近4000万,先后有40多位各国专家参与修复工程。<br></h3><h3><br></h3> <h3> 修复后的这架波士顿灵光堂管风琴的音乐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可估量。<br></h3><h3><br></h3> <h3> 在这个美妙的音乐殿堂,我聆听了三首美妙的乐曲:三首不同风格的曲目是: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钟立民的《鼓浪屿之波》,以及法雅的《火祭之舞》。前后两架琴合成在一个操控台演奏,达到完美的听觉效果,另我终生难忘!<br></h3><h3><br></h3> <h3> 在这里,我还得以在解说员的引导下,进入琴身内部,零距离感受琴体构造,听她介绍管风琴的工作原理。这种感受真的很奇妙!<br></h3><h3><br></h3> <h3> 这是我第三次来鼓浪屿,要说这次造访最大的收获就是来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参观,聆听天籁般的演奏,探究管风琴背后的秘密,真是太震撼了!<br></h3><h3> 文后请欣赏我现场录制的一段演奏片段。</h3><h3><br></h3><h3>撰文:北极蓝光</h3><h3>摄影:北极蓝光</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