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博物馆

daisy桂小姐

<h3>大年初三下午,我和妈妈一起来到江阴博物馆玩,这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h3> <h3>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古代历史馆,原来早在7000年前的马家滨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在此生息繁衍。经历数千年的远古开发,至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的土著分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唐宋以后,江海门户的江阴逐渐成为军事重镇和著名商港。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是勤劳勇敢的江阴先民,以聪明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以今日的江阴之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h3> <h3>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刘氏兄弟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刘氏三杰”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兄弟同胞,业绩同彰,世人同敬,为自己为民族更为家乡江阴的历史增添了极为鲜彩亮丽的篇章。刘氏三兄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风雨,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勤于耕耘,硕果累累的人生旅途旅程无疑是中国“五四”运动以来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缩影,他们留给后世的不仅仅的是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拳拳之心、满腔热血,为振兴中华孜孜以求、奋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h3> <h3>第三站,我们来到了自然标本馆,世代江阴儿女对长江怀着深深的情结,饱含激情拥另类“居民”,他们应该分享我们的绿色家园。据《江阴市志》记载,江阴的无脊椎动物48种,鱼类85种,两栖爬行类16种,鸟类23种,哺乳类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两种(中华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花鳗鲡、松江鲈、胭脂鱼、虎纹蛙、黑耳鸢、草鸮、雕鸮、短耳鸮、水獭、江豚)。</h3> <h3>第四站,我们来到了青铜器收藏馆,早至商州,晚到清末明初,时跨三千多年。这些礼器、盛器、兵器展示了中国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透明雕鸳鸯戏莲玉纽,明桃形楼阁人物金簪,明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让我们从中得到了教育与启迪。</h3> <h3>第五站,我们来到了陶瓷馆,由上海丝绸之路带动的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国际化视野的开放交流也因此成为世界发展的思想共识。当下,中国正在启动与东盟及世界各国共建21世纪上海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历史上曾创下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将为国家发展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友善、包容、互惠、共生、坚韧”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中国与世界更深层次的互动,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极其重要的当代意义。</h3> <h3>第六站,我们来到了僧伽舍利馆,在青阳悟空寺发现泗州大圣宝塔地宫,使观音化身-僧伽大师真身设立以及伴随供奉的舍利宝瓶、青铜鎏金佛指、鎏金凤首银龙、水晶球等佛家宝物在地下秘藏千年以后重建重现于世,重见光明,引起轰动。全球考古界、宗教界人士认为,这是江阴文博工作者对精英乃至中国佛教考古的一大贡献。“太平盛世出舍利,古城江阴县国宝”,这是普天同庆的大事,是江阴人民的福分呀。</h3> <h3>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碑刻馆,碑刻文字是一种以刀代笔的书法艺术品。自战国过年替代青铜铭文而兴起,秦代峄山刻石,汉代碑碣云起,三国两晋南北朝刻碑之风尤励,文字优美、石雕工细、千姿百态。隋唐是中国碑刻最繁荣的时代,出家辈出,冠绝古今。碑刻文字不仅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历史书法作品的集中体现,备受文人骚客的重视与欣赏。碑刻则是“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江阴精神的渊源。</h3> <h3>可是还有好多馆末开,江阴博物馆,再见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