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在这里感受圣洁与庄严

海天一帆

<p class="ql-block">  走上橄榄山,眼前的耶路撒冷矗立在犹地亚山的四座山丘上,恢弘庄严;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圣洁的历史气息,显得神秘久远。</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这里从未有过埃及和希腊文明享有的帝国辉煌和强大经济,但世界上却没有哪个城市可以象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的信仰。身为 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它接受着来自全世界20多亿教徒的顶礼膜拜,神圣不可方物。</p><p class="ql-block"> 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古代犹太王国的首都,城内锡安山上还有他 们的圣殿;</p><p class="ql-block">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是无可替 代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上最 美丽的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于是,年复一年,这座宗教的圣城被人们赋予了种种深刻的内涵,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以及信仰的。因此,只有你用一颗虔诚的心走进耶路撒冷,才能体会这伟大的圣城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塔木德》中说:“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人们记住了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但人们在赞颂耶路撒冷时,却往往会忘记后面一句话:“世界若有十分忧愁,九分在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 你想想,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却集中了三大宗教的精神重心,一年四季无数虔诚的朝圣者潮水般地涌向这里,耶路撒冷是不是有些不堪 重负?</p><p class="ql-block">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但和平对于耶路撒冷来说却无比遥远。三大教的信徒都热爱圣城,为了争夺圣地,几千年来这里不知道发 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在战乱中,它先后18次被毁灭,但它又一次次奇迹般地重建,每一次复兴后依然汇聚着世上最狂热的爱和恨。耶路撒冷的不幸,也许就在于它被迫去承担了走向极端的多元文明在零距离碰撞时产生的爆炸。</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耶路撒冷分为新城和老城两部分。新城区位于西部,即通常说的西耶路撒冷,比旧城区大好几倍,大部分是现代化建筑群。旧城即东耶路撒冷,由一道16 世纪土耳其人建造的高高的城墙围起,城墙内分为基督教区、阿拉伯区、犹太区、亚美尼亚天主教区。城墙是共有8座城门,分别通向不同的宗教区。</p><p class="ql-block"> 走下橄榄山,经过万国教堂和见证犹大卖主的克西马尼园,通过一个叫狮门的城门走进老城,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中世纪。无数迷宫般陈旧拥挤的巷道从茫茫历史中延伸到脚下,每一块灰白的路石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照人,四周弥漫的气味,神秘的悠远中透着沧桑的厚重。三大宗教的烙印深深地打在城中每一个角落,但凡《旧约》和《新约》中提到的人名、事件和地方,都可在这里找到相应的教堂和殿宇。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恍惚间往往不知身在何处,每一个曲折转弯处、 每一扇小门开合间也许就把你带进了记忆中只在书上读到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从西墙离开时,已是黄昏时分。据说这是耶路撒冷最美的时候,西斜的阳光投射在老城建筑的石墙上,整个城市弥漫着金黄色的光辉,明亮而美丽,圣城之圣就在这一刻以最原始的方式喷薄而出。Jerusalem of Gold中这样唱道,“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黄金之城,青铜之城;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也许,这才是层层宗教历史悲情之下,耶路撒冷的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声称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仅从这一点就可知这个城市纠缠了太多的民族与宗教的争端。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多数国家都却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p> <p class="ql-block">  从橄榄山下行不远就是圣泣教堂。教堂不大,形状似一颗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根据《路加福音》第19章,耶稣走向耶路撒冷的时候,震惊于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p> <p class="ql-block">  走下橄榄山就是万国教堂。教堂建于1919年到1924年,是建在两座古代教堂—4世纪的拜占庭教堂(毁于746年地震)和12世纪十字军教堂(1345年废弃)的基础上。其因得到许多国家的资助因而得名。教堂的前面有一排列柱,上面是现代的镶嵌图案,描绘耶稣基督象征上帝与人类之间的连接。教堂旁就是客西马尼园,根据新约圣经和基督教的说法,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后前往此处祷告。这里也是耶稣被他的门徒加略人犹大出卖的地方。此外,东正教传统上认为,客西马尼园是使徒安葬圣母马利亚的地方。</p> <h3>  位于圣殿山的园顶清真寺仅管有许多不同的称呼,但54米高熠熠生辉的金色穹顶始终是耶路撒冷最显赫的标识。公元636年阿拉伯哈里发欧麦尔攻占耶路撒冷,他的继承人马利克在犹太人圣殿遗址上建立了这座八角形的清真寺。清真寺之所以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被认为是先知穆罕默德有过梦境的那块岩石,建立清真寺的目的,是把那块岩石盖住。园顶清真寺是现存于世的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除了金色穹顶外,与一般清真寺最大的不同是没有高耸的宣礼塔。</h3> <h3>  同样位于圣殿山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的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清真寺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相传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公元705年)重建。据说这里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所以我们只能远眺。</h3> <p class="ql-block">  犹太教圣殿的西墙(犹太人称之为哭墙)公元前10世纪,犹太人大卫王率领各部落攻占耶路撒冷,并以此为统治中心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家,后来他的儿子所罗门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立了圣殿。 公元前六世纪,圣殿被入侵的巴比伦人焚毁,半个世纪后重建,后又被毁。最后一次是公元前35年由希律一世重建,命名为希律圣殿。到公元70年和135年,圣殿被罗马人再次焚毁,保存的12米高的西墙,是圣殿被焚毁后在西院残墙基上修复起来的。在安息日之黄昏,我们目睹了成百上千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涌进这个犹太教的第一圣迹,涌进在2000年的流离失所中全体犹太人的精神家园祈祷,哭泣,哀悼的感人场景。</p> <h3>  人们所讲的圣城,实际是指耶路撒冷老城。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是评价: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耶路撒冷是块磁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朝圣者。</h3> <h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要部分的旧城城墙:在奥斯曼帝国统治耶路撒冷时期,土耳其苏丹苏莱曼于1538-1539年重修了城墙,长约5公里,有34座城堡、8个城门。</h3> <h3>  在耶路撒冷,乃至整个巴以地区参观,必须打起12分精神,因为这里任何一个不打眼的建筑物就可能存留着久远的宗教故事或圣迹。如这个荆冠基督拱门。</h3> <h3>  尽管耶路撒冷存在着太多的争议,但这却是我们在以色列除了巴以边界的口岸外,唯一见到的两名士兵。</h3> <h3>  老城面积不大,老旧的建筑多为教堂、殿宇和商铺,因此居民也主要是神职人员和商贩。</h3> <h3>  两千年前,耶稣曾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坚难地走过耶路撒冷的街巷,一步步走向刑场,然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殉难前走过的这条路,被称为 " 苦路 "。1731 年,当时的教皇克雷芒十二世确认了苦路上耶稣曾经停留过的十四个标志性地点,因此有了 " 苦路十四站 " 的说法。基督教信徒来到这里,以重走苦路的方式朝圣,被称为 " 拜苦路 "。即使不是虔诚的基督徒,多数到访耶路撒冷的游客,也都会沿着十四站苦路走上一遭,我们也不例外。所以这条路径也是耶路撒冷老城内最有名的一条徒步游览线路。</h3> <h3>苦路第一站:鞭打教堂</h3> <h3>苦路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门与耶稣共负十字架</h3> <h3>苦路第八站:妇女为主哭泣</h3> <h3>苦路第十站:圣墓大教堂。最后几站均发生在圣墓大教堂内。</h3> <h3>  圣墓教堂,东正教称之为“复活教堂”,是基督教的第一圣迹。许多基督徒认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基督被钉死的地方,即各各他的所在之处,而且据说耶稣的所谓“圣墓”也在其中,他们因而对此地顶礼膜拜。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至耶路撒冷,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后来的圣墓大教堂。因大教堂地基一部分为耶稣墓地,故奉圣墓大教堂为圣堂。这一巍峨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包括墓上的复活教堂、宏伟的长方形的受难教堂和岩石上的十字架。教堂由基督教的七个教派共同管理,如入口外的楼宇属希腊教会,而阶梯则归亚美尼亚教会,听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h3> <h3>苦路第十四站:耶稣圣墓</h3> <h3>  圣母教堂是一个本笃会修道院,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城墙外的锡安山。根据当地传说,此处是圣母玛利亚安息或升天之处。1998年至2006年间,它称为锡安圣玛利亚修道院,在拜占庭时期,在这个地方曾有一座圣锡安教堂,但在2006年庆祝修道院成立一百周年时恢复原名。</h3> <h3>  黄昏时的耶路撒冷,圣洁而庄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