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水(二十)

王建

<h3>今天咱们聊聊【北京的坝河】。</h3><h3><br></h3><h3>2007年我曾走过坝河,转眼间十二个年头过去了。记得那次来了好几所大学的同学,因为来人很多我们前后分成了两拨。</h3><h3><br></h3><h3>坝河是在永定河故道上形成的一条清澈河流。早在3000多年前,永定河主流从石景山南侧东折,过八宝山北,东流经紫竹院,再向东经北护城河、坝河入潞水(潮白河)。后来永定河主流南徙,坝河成为高梁河的一条东去的支流。同时它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br></h3><h3>坝河因河道上设七座坝而得名。哪七座坝呢?“千斯坝、常庆坝、西阳坝、郭村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千斯坝在元大都光熙门外麦公庄;常庆坝在今太阳宫尚家村东(河道内现有滚水坝);西阳坝在西坝村东北;郑村坝在就是今天的东坝;王村坝在楼梓庄东朝阳农场南;深沟坝在与温榆河的交汇处。</h3><h3><br></h3><h3>金朝迁都燕京(北京)后,准备侵宋,于1159年在通州附近大量造船,准备沿这条路线行船。蔡蕃《大都运河研究——元代的坝河》记载:1164年金世宗去密云狩猎,“出近郊,见运河湮塞”,当即谴责户部侍郎曹望之说:“有河不加浚,使百姓陆运劳甚,罪在汝等!”并下令“悉力使漕运通也!”这说明坝河作为运河进行漕运的历史已经存在多年了。即便从那时算起,距今也已855年了。</h3><h3><br></h3><h3>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鼎燕京,1263年召见郭守敬,郭守敬提出了“开玉泉水以通漕运的建议”,当即得到元世祖批准,这时积水潭已成为漕运的终点码头。 漕船可沿坝河直接驶入积水潭。坝河的漕运规模有多大呢? 从当时的一些文献记载可以感受到。“设垻夫户8377,车户5070,出车390辆,船户950,出船190艘。”(参见蔡蕃1984水利学报第12期)</h3><h3><br></h3><h3>坝河大规模的漕运,始于大都城基本建成的1279年。从年漕运量30万石,增加到90万石左右。通惠河建成后,坝河仍维持原有水平。从冰开发运至冰冻时止,全年计240日,日运粮4600余石,最多时全年可运110万石左右。</h3><h3><br></h3><h3>元末,坝河失于管理,运粮数量大幅增加,劳动强度加剧,船只不能得到更新和修理,加之坝河河道淤泥积厚,河水浅涩。粮船负重逆水行舟,纤夫昼夜奔劳,犹不能给。寒来暑往,日晒雨淋,肩背生疮,憔悴如鬼,民不堪命,只能出逃。</h3><h3><br></h3><h3>尽管统治者后来又派两万人再次清淤,仍因元末农民起义将漕运河道阻断。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坝河漕运完全废弃。明清两朝,坝河再未用来通漕运。就这样这条历史上著名的运河,被沦落为有雨 成涝,无雨干涸的排水沟。</h3><h3><br></h3><h3>1949年以后,政府曾5次大规模清淤,拓宽绿化,但坝河的水质污染一直延续到90年代末。1998年的坝河虽经治理,水质依然污染严重,酒仙桥闸处,臭气熏天堪称一害,直到2001年污水又得到治理。治理后的坝河,因周边居民继续排污,致使2007年污染依然十分严重。</h3><h3><br></h3><h3>坝河岸边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塔吊林立,房地产项目却如火如荼,千万元一套的水景房广告牌赫然醒目,一排排装修漂亮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h3><h3><br></h3><h3>回想起十二年前的那天,真不是一次轻松的乐水行。污染给坝河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然而十二年过去了,最令人欣慰的消息是坝河城市段的污水都治理了,水质还清了。这次再也不用担心闻到恶臭了,如今,古老的坝河真又重现了百姓多年期盼的碧水清波。</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同学们正在考察坝河从桥洞下穿过</h3><h3><br></h3> <h3>2007年4月14日参加乐水行的同学们</h3><h3><br></h3> <h3>2007年坝河污染状况</h3> <h3>坝河岸边的孩子</h3>

坝河

漕运

污染

运河

河道

永定河

治理

污水

水质

常庆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