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在三色菫的花上插入一次吻,花粉就换一批,它怎么能做到的?

马炜梁

<p>  三色堇花的构造:萼片5,绿色,下方的一片延长成“距”,距内䒙有蜜汁;花的正面有三块猫脸似的深色斑坱,是为蜜蜂引路的“指示斑”。</p> <p>  花心可见二块八字形分布的毛丛,毛丛的下方就是蜜蜂下吻吸取蜜汁的开口,柱头就在那儿。</p> <p>  三色堇花的各部分零件:其中最重要有两样东西:1、雄蕊5枚,2枚有距能分泌蜜汁。2、柱头中空,口部有舌瓣。</p> <p>蜜蜂采蜜时它的吻必须經过这几道关口:柱头、舌瓣,吻上的外源花粉被舌瓣掳下,同时塗上了柱头腔里流淌出来的些许粘液,吻继续前进經过花粉洒落区和疣毛区,大量的花粉被刚塗上的粘液的吻粘住,再往前便吸到蜜汁了。当蜜蜂退出时它的吻又做了一件大事:把刚才留在舌瓣外侧花粉顺势推到了柱头腔里以便萌发,因为舌瓣的反面是没有粘液的于是自身的花粉被顺利地带往下一朵花。</p> <p>蜜蜂正在吸食剩余不多的蜜汁。</p> <p>  疣毛上有多个疣状突起,使得吻穿过此区域时,碰到“架在”半空中的花粉,便粘住了大量花粉带走。</p> <p>  舌瓣阻止了大部份外源花粉的进入,吻退出时把这些外源花粉又推入柱头腔以利萌发,由于舌辩的这个反向动作,使得自身的花粉顺利带出。</p> <p>  根据进化理论:凡是經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的特征都是有它的必然性的,三色堇传粉的必然性就体现在蜜汁藏在最后,异花传粉,只有当蜜蜂交出‘买路钱’(外源花粉)、带上本花的花粉才有可能尽情地享用蜜汁,之后还必须把舌瓣上的外源花粉顺势推入柱头腔内才真正的完成了一次采蜜,上述动作似乎都是植物精心安排的,到了这时侯才允许蜜蜂可以带着本花的花粉走了。通过成功的换花粉,三色堇的基因得到了交流,后代兴旺发达。</p><p>这里有几个问题:花朵怎么知道首次接触的吻必须要截留下它的花粉?塗上的少量粘液很快会干,而紧接着的疣毛区就很及时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花粉沾上了,设想一下如果它们的位置不是这样的,其后果必然是蜜汁起不了作用,蜜蜂也带不走花粉。</p><p>从另一方面看:蜜蜂只是见花、闻香为了吸到蜜汁前来,吃饱之后就飞走了,完全没有顾及它的行为对三色堇后代有何关系,可是植物却是煞费苦心调动了花内各个器官,安排了这么一次“盛宴”,並设下了种种巧妙的机关,让蜜蜂按照它设计好的路线走到尽头才给予蜜汁,(这里暂且不谈指示斑的作用)一般认为植物是站在原地不动的在传粉过程中是被动的,虫媒之得以实现全靠昆虫的主动行为,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主动的是植物:正是由于植物把蜜汁藏在深处迫使蜜蜂闯过道道关口:塗粘液、粘花粉、推动舌瓣⋯⋯这些都是植物方面巧妙的安排下发生的,在演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完善而成,在这过程中受益最大的的是植物,当然它们是协同进化来的,由于植物的演化有上亿年的历史,比我们人类长百倍,所以今天是无法拿出它的进化路径和中间类型,我们只能说:有这样长的距也就有这样长的吻不能偏坦一方,这里只是从植物的角度谈及此事。</p><p> 以上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否符合达尔文原来的思想有待诸位的评论。近来关于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有了新的看法:宇宙中还有95%的物质是我们不知道的,就像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园地方⋯⋯今天我们面对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第六感、特异功能、乃至灵魂、鬼神都可能是物质的,从这点扩展开去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设想,这一问题留待后人去研究、解决。此处提供一篇施一公的文章作参考:施一公:巜生命科学的认知极限》</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