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民办教师经历

小庙香客

<h3>  年初三下午,去看望好友。好友外出。我怀旧感一下由人转向了物。驾车直奔市十八中学。</h3><h3> 四十四年前,经大队推荐,参加蚌埠师范民办教师培训班后,来到公办学校蚌埠十八中学担任民办教师,直到恢复高考,我离开十八中去上学,在这干了三年。</h3><h3> 当时这里是一所农村中学,离我下放的卢小庙村也一里多路。每到傍晚,我总是来到宿舍后面,漫步田间小路,望着卢小庙村赶牛归舍的身影和袅袅炊烟,听着远处传来人声和偶尔的狗吠,深深呼吸田间芳香,沁人心脾!一天的劳累非常容易驱赶得无影无踪。</h3><h3> 我宿舍门前石凳子上,常常早上起来,已放满了学生送来的蔬菜和水果;我生病的时侯,床头站着着急的男生和站在后排羞涩的女生;泥土的操场上留下了我和学生们欢歌笑语;石灰抹平的讲台上,留下了我教师经历第一排足迹;我离开十八中时,收到了学生送来一本本笔记本,扉页上写下童贞的祝福;卢小庙乡亲路过十八中总是到我宿舍坐坐;他们帮我干农活,帮我送粮食,鼓励我写入党申请书……太多的回忆。几十年后,我的网名仍镶嵌着“小庙”两字,在我人生起步阶段,是这里乡亲和我的学生教会了我为人诚实的真谛!我永远做这块土地与经历的“香客"!</h3><h3><br></h3> <h3>淮上大道边的十八中学</h3> <h3>现在的蓝球场</h3> <h3>当年的蓝球场,几位年轻教师打完球后摆拍。右二为本人。</h3> <h3>校园绿地</h3> <h3>多功能教室,当时从未出现在梦中</h3> <h3>四十多年前石头加土坯砌成的教室</h3> <h3>现在的教学楼</h3> <h3>不再是夯土造的操场</h3> <h3>宿舍里备课</h3> <h3>卢小庙村拆迁了一半,轻轨在建,城市化让村庄快消失了</h3> <h3>村舍。在村头,年轻人热情,笑问客从何来?得知夲村下放学生,邀请我进村见老人。因偶尔兴至,驱车前来,没有准备,只能盯着楼房,拼命在脑海搜索土屋记忆。</h3> <h3>只有这座气象塔四十多年守侯在村边。这是唯一没有变化的地标。在它的旁边又矗立起一座信息化的新地标。不过,当初是立田地中,现在被大棚围住。那铁架水泥墩子上留下了我当年休息时的屁股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