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书法课中的教学相长

陶树虎

<h3> 源于一次书法课,小学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第七课《两面包围的字 》。</h3><h3><br></h3> <h3>  课本中刚好有两个例字“左”和“右”,讲课的过程中有位同学问我,为什么左右两个字左上方的字头一样,但是形状却不一样呢?(他是说“左”的横短撇长,“右”的横长撇短。)小家伙观察的挺仔细的,多年学习书法的直觉告诉我这肯定和汉字的演变有关。其实在这之前我研究过这两个字的笔顺问题,至于形状没有过多的在意。</h3> <h3>  如果我们在百度中查,给出的答案是上图的结果,即这两个字的字头笔顺是一样的,先横后撇。在规范字当中也确实是这样规定的。但这样是不符合汉字的演变规律的。我们来看一看古代的书法家们是怎样写这两个字的。</h3> <h3>  很明显,“左”字先横后撇,“右”字先撇后横。从书圣王羲之到现代的启功先生一千多年来最权威的书法家们都是这么写的,如果追溯的甲骨文则时间更长,为什么规范字就把它一刀切了呢?暂且不管什么原因吧。</h3> <h3>  上面这幅图片是暑假中间,我给全县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的课件中的一张图片。从中我们能够看出这两个字的笔顺和形状完全是从篆书中演变过来的。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彻底明白了“左”和“右”的造字本意。</h3> <h3> 殷墟甲骨文中的“左”与“右”</h3> <h3> 上推到甲骨文,“左”与“右”的字形很简单,代表的就是左手和右手。“左”本是“佐”的本字,字形与“右”相反,像一只手伸向右边,表示“左手”。由于古人常用左、右两手的某些动作表示呼求、祷告,于是在“左手”下加“言”(祷告呼求),表示呼求神助;或加“工”(农具,工具),表示呼求神赐巧具、助事成功,或表示辅助、帮助干活的意思。后来“左”演变成方位词,于是再加“人”另造“佐”代替,以区别于方位词“左”。</h3> <h3> “左”</h3> <h3> 加“言”字的“左”</h3> <h3> “右”的本字是“又”,“右”又是“佑”的本字(先别晕,我们慢慢来,呵呵)。“右”像一只手伸向左边,表示“右手”,与“左”的情况类似,金文中在“右手”下边加“口”(祷告)造“右”,表示拱手祷告,祈求平安。后来“右”演变成方位词,于是再加“人”另造“佑”代替,以区别于方位词“右”。</h3> <h3> “右”</h3> 刚才为什么要提到“又”呢?这很重要,好吧,先上图。<h3><br></h3> <h3>  其实“又”与“右”的本意都是指“右手”,在甲骨文中是不分的,只是在后来的演化中我们完全看不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了。上图中的关系很重要,由此我们可以解决很多汉字的含义。</h3> <h3>  接下来我们看几个与“手”有关的汉字。</h3> <h3> “友”</h3> <h3>  朋友的“友”,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握手、友好之意。</h3> <h3> “有”</h3> <h3>  “有”字下边的“月”是“肉”,并不是月亮的“月”,比如“肌”“肤”“腿”“脚”等字的“月”字旁都和“肉”有关。所以“有”的意思就是用手持肉,表示富有。那个时候有肉就是“款爷”啊,能不富有吗。</h3> <h3> “寸”</h3> <h3>  中医切脉大家都知道吧,切脉的位置在哪呢?“寸”可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指事字。在表示“手”的下方加一短横,代表距手腕一寸的位置。</h3> <h3>  “君”</h3> <h3>  “君”的本字是“尹”,在甲骨文中的形状就是手持权杖,下边加口表示发号施令,所以“君”的造字本意就是握权执政的管理者。在金文中把“手”和“权杖”连在了一起写,小篆甚至把“权杖”化直为曲与“手”交叉来写。</h3><h3> 这样的字很多,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汉字发展到今天,从甲骨文到规范字,字形已相去甚远。我们单从规范字的字形已看不出古人造字的本意,要研究汉字就一定要追本溯源。</h3> <h3>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并不是一个机械的笔画组合。中华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文字,这点我们可以完爆其他三大文明。如果我们不去深究汉字的演变,徒见其表,不知所由,终将愧对古人的智慧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