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闻雅韵,小楼正月沐和风--邓益敏美术馆小记

余风

<h3>【题记】正月初三,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应同窗好友、画家邓益敏先生之邀,和表兄、小女一道,前往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小吉村邓益敏美术馆参观、拜年。</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这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去处,但它深藏于大山深处,一个叫做小吉的平凡山村。</h3><h3> 这是一座非常特别的所在,却俨然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气度,你必被它吸引。</h3><h3> 这是邓益敏美术馆,收藏的不单是水墨的作品,更是艺术家的丰富心路;展示的不单是探索的足迹,更是艺术家的土地情怀。</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内心丰盈,其实是不需多言的。</h3><h3> 艺术家尤其如此。</h3><h3> 王婆卖瓜,原本合情合理,不足为奇。</h3><h3> 但于艺术领域,王婆卖瓜式的叫卖声,却令人侧目、感觉刺心。</h3><h3> 虽然这种情形多见不怪,这种声音不绝于耳,但在这里,你看不到,你听不见。</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高山流水遇知音。窃以为,此乃镇馆之宝。因为从中我感受到一种对自己生活的这方土地、这方山水的挚爱。作者若非知之甚深、爱之极切,岂能如此诗意地表达?</h3><h3> 这是中国人的千古佳话,多少人为之倾倒。然而又有几人,真正得遇知音?又有几人,真能知音?</h3><h3> 邓兄益敏,堪称山水知音矣!</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nbsp;土楼圆韵。</h3><h3> 山水间,风物谐。在闽西,土楼建筑乃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家们会如何描绘?体量巨大的土楼,就构思而言,极具挑战性。</h3><h3> 人们往往以现实逼真来欣赏,但再逼真,也真不过摄影。国画传达出的,应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此幅与众不同之处,愚以为在乎大胆取舍,突出个性。土楼之土气土味,山野情趣,以及雍容大气,慈祥和气,全在于此,令人难以言表,叹为观止。</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大地.母亲。</h3><h3> 根植于大地,才有永恒的力量,中外古今,莫不如此。爱山川,爱大地,爱母亲,应该是艺术家创作的永恒主题。此幅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作者之爱。</h3><h3> 生于斯长于斯,大地是人类永远的母亲。于极大背景中的人物一一母亲,更是与大地母亲融为一体,深爱与敬畏,油然而生。</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馆中所展示的作品,大都是邓兄益敏近五年的创作所得。</h3><h3> 邓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毕业于武汉华中工艺美术学校,蛰伏了近三十年,于五年前出现一种井喷式的灵感爆发,作品全都是真创作、真创新。里面深含的是人生的履痕,艺术的沉思,个性的张扬,艺路的突破。</h3><h3> 诚如其言,他已日臻一种艺术之境界:轻松。艺术家的人生,一样的需要柴米油盐,但他轻松地生存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做馆,不拿公家的一分钱,纯粹就是爱,而绝非为了别的东西。如此洒脱,岂不轻松?</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今日得观邓兄的作品,给我的思考良多、启发良多。</h3><h3> 午饭时间已到,邓兄亲自下厨,烹制小吉特色米粉。品尝画家手艺,同行的表兄、小女均赞有口福也!</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衷心祝愿,邓兄益敏永葆这种"轻松"的艺术状态与不拘的艺术风格,徜徉于宽阔的艺术天地,挥洒至情至性的艺术灵犀,做最真诚淳朴的,山水知音!</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