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周未客厅:多伦路花园洋房里的千古奇冤

康康

<h3>康康周末客厅:花园洋房里的传奇故事</h3><h3><br></h3><h1> 多伦路老洋房里的千古奇冤</h1><h3><br></h3><h3> 在蜿蜒蛇行、曲径道幽文化重镇多伦路上,散落二十多幢风格各异的花园洋房,那都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广州富商兴建的。几乎每一幢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多伦路九十三号就是民国时期轰动中外“七君子”之一的著名爱国人士王造时的寓所。</h3> <h3>  这是一幢简化了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洋房,建于1920年。两层的砖木结构,主立面两端凸出,中部为入口门廊和二楼露台,形成竖三段构图,由女儿墙和腰线作水平方向联系。屋面错落起伏,开了弧形老虎窗,刻了山花,局部有巴洛克特色。外墙全部用细面仿水刷石装饰,一,二层立面的科林斯式柱经变化和简化,表现出向现代建筑过渡的特征和风格。迈入铸铁夹花大门东面是一座八角亭,西面是长方形金鱼池。三楼是一间玻璃观景屋,是王造时陪客人喝茶,聊天的地方。</h3> <h3>  王造时是我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著名“七君子”之一,参加宋庆龄,鲁迅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因要求当局抗曰救国,与沈钧儒,李公朴和史良等七人同时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抗战爆发后获释,创办自由出版社等。</h3> <h3>  此照片是中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七君子‘’获释前合影。左起:王造时,史良,章乃器,沈钧儒,沙千里,李公朴,邹韬奋。</h3> <h3>  1941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危险的时期,斯大林在4月13日和日本政府鉴订了出卖中国东三省主权的《苏曰条约》。 《条约》公开承认伪滿洲国的合法地位;承认蒙古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分割。引起国内人们的强烈反响。重庆国民党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苏日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中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在重庆召开大会以示抗议。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章乃器、王造时主持会议。对斯大林公开分裂中国领土表示强烈心愤慨,公推王造时执笔起草了《致斯大林元帅的公开信》,抨击苏联丧失原则立场,出卖友好邻邦的做法。这封信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得罪了斯大林。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反苏的代表人物。也为解放后冤案埋下了隐患。</h3> <h3>  解放后,此信作为反对苏联,反对斯大林的证据受到不公正待遇。建国后,除了已经过世的邹韬奋、李公朴,‘’七君子‘’中的沈钧儒、章乃器、沙千里、史量进京都成了国家的领导人,只有王造时在上海家中待业。到1950年,复旦大学陈望道校长聘他法律系教授。尽管得到周总理的保护,在反右中,秉性刚正的他,因为历史上有反苏劣迹,也在劫难逃。还是成为全国第一批大右派。家境凄凉,爱妻病逝,二个儿子一个大女儿均得精神病先后去世。</h3> <h3>  1957年,复旦师生揭发批判‘’右派分子‘’王造时的照片。</h3> <h3>  当时解放日报连续几天发表文章,批判‘’大右派‘’王造时。</h3> <h3>  王造时不仅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也是一个文学家,翻译家和历史学家,在他住在多伦路93号期间出版了《荒谬集》《历史哲学》《美国外交政策史》等著作。多伦路93号己作为历史的镜子时时告诫人们:历史的悲剧不能再演!</h3> <h3>  王造时代表作《荒谬集》选段。</h3> <h3>  王造时翻译的作品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