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解放杭州70周年

东进续曲 (周东东)

<h3>今年是杭州解放70周年。我们仅以此篇向那段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伟大历史致敬!向英勇无畏,功盖华夏的先辈致敬!</h3> <h3>陶勇(军长)</h3> <h3>卢胜(政治委员)</h3> <h3>梅嘉生(副军长兼参谋长)</h3> <h3>刘文学(副政治委员)</h3> <h3>谢云晖(主 任)</h3> <h3>符确坚(副主任)</h3> <h3>张云龙(第六十八师师长)</h3> <h3>陈茂辉(政治委员)</h3> <h3>曾旦生(参谋长)</h3> <h3>六十八师203团。前排左起:佘元昌、(参谋)、曹阴农(书记)、刘恺、XXX。</h3><h3>中排左起:王保哲(参谋长)、周蔚昌(团长)、江潮(副政委)、赵东(政治处主任)。</h3><h3>后排左起:眭文中(参谋)、曹传亮(参谋)、刘洪飞(参谋)、XXX。</h3> <h3>一九四九年01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前的华野四纵的部分领导,于山东沂县合影(从左至右为陶勇、梅嘉生、陈茂辉、伍洪祥、谢云晖、符确坚、郭化若、韩念龙)</h3> <h3>解放杭州是"京沪杭作战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九四九年二月十八日,23军奉命结束休整,南开泰州地区集结,进行渡江准备。上级赋予23军的渡江作战任务:由泰州以南夹港、七圩港段强渡长江,突破圩塘镇到利港段敌之江防。</h3><h3>23军决心:向乌泥河;王坍港实施主要突击,登陆后迅速向丹阳方向发展进攻,部署第六十七师、六十九师为渡江第一梯队,六十八师为二梯队,分别随第一梯队师跟进。</h3> <h3>由张震参谋长起草的京沪杭作战刚要。</h3> <h3>四月二十一晚七时半,23军第一梯队各突击团开始南渡,各师登陆后猛打猛插,向敌纵深发展。六十九师于24日进占金坛,28日解放溧阳城,完全切断了宁杭公路。六十八师于丹阳至金坛之间白塔镇,歼灭敌少将旅长兼丹阳县县长王公长以下600余人。29日六十八师超越前卫师队形,进至泗安以北之流洞桥地区,围歼逃敌,俘敌第四军九十师少将师长唐连以下5000余人。</h3><h3>04月30日,23军参谋长梅嘉生飞马赶到传达上级指示:命六十八师为先头部队,迅速进占杭州。</h3><h3>05月02日,六十八师到达瓶窑。陈茂辉政委率领侦察连及部分部队涉水过河,直插国民党杭县公安局的驻地——拱宸桥。</h3> <h3>大运河杭州段</h3> <p class="ql-block">05月03日清晨3时,六十八师203团经武林门沿现在的莫干山路,湖滨、柳浪闻莺向东南进入市区。</p> <h3>203团进占杭州后布防于风山门一线</h3> <h3>杭州守敌慑于被歼,弃城而逃,我军乘胜进占杭州。陶勇军长、卢胜政委分别兼任杭州警备司令、政委。</h3> <h3>钱塘江大桥</h3> <h1><font color="#ed2308">以下为中央档案馆文献资料复印件</font></h1> <p class="ql-block">卢胜年谱</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卢胜、陶勇率二十三军强渡长江,一小时后登陆成功。</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3日,进占杭州,卢胜任杭州警备区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4日,由莘庄攻击前进,解放上海。27日攻占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俘敌7000余名。</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自标是"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打到杭州去,解放大上海。"我们68师在师长张云龙、政委陈茂辉的指挥下,取捷径直奔杭州,于5月3日凌晨3时胜利的占领了杭州城。杭州解放后,不久我们部队随即又撤出杭州,到乍浦一带守备,同时作解放大上海的准备。</p> <h1>部分23军老同志座谈杭州解放:</h1><h1><font color="#ed2308">谢云晖:23军指挥机关进驻杭州</font></h1><h3>1949年4月30日,我们进驻湖州。5月1日,兵团前指亦到了湖州,向我们当面交代了攻打杭州和警备杭州的任务,我就一直随陶勇军长在前指。</h3><h3>5月2日午后,我俩和前指人员赶到瓶窑以后,前指即随68师行动了。当时杭州敌军开始撤逃,陶军长命68师政委陈茂辉同志带一支小部队先行出发。我们是随68师走的,大约当日晚10时,我们赶到拱宸桥。<br></h3><h3>陈茂辉同志率领的小部队在我们到拱宸桥后先行出发入城了。<br></h3><h3>5月3日凌晨,68师主力开始入城,我们军的前指紧随其后。3日中午,我们进到湖滨附近。军司、政、供、卫机关在5月3日下午进入杭州的,黄昏时分进驻原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和劳动路一线。<br></h3><h3>5月4日,我们就挂出杭州市警备区的牌子开始接管工作。我们都是兼职的,陶勇兼警备区司令,我兼警备区政治部主任,这是5月1日在湖州由兵团首长交待决定的。<br></h3><h1><font color="#ed2308">姜守仁:军长亲自督师入杭</font></h1><h3>渡江前,我是侦察科副科长兼侦察营营长。快要渡江了,调我到陶军长身边工作,我成了陶军长的军事秘书。<br></h3><h3>5月1日,得知杭州之敌要撤走。5月2日晨,陶军长就率我们和警卫分队,赶往68师,亲自指挥该师迅速攻占杭州市。5月2日夜,随68师师部进到杭州外围拱宸桥时,得知市区敌人已经撤走,陶军长便安排好68师部署和注意事项等。5月3日,我们约中午前后进驻西湖边湖滨公园附近。<br></h3><h3>5月4日,就是进城的第二天,要我任警备区侦察科长。<br></h3><h1><font color="#ed2308">张云龙:进占杭州秩序井然</font></h1><h3>4月30日,我68师奉命取捷径急进,直夺杭州,并限于5月3日前攻占拱宸桥,和友邻部队对杭州守敌实施包围。同时,总前委给军委发出请示电:为做好准备,避免被动,建议推迟进占杭州的时间。<br></h3><h3>上级最后决定,乘胜进占杭州,并决定我师担任市区警备。5月3日1时30分,我军开始进入杭州市区,秩序井然。<br></h3><h1><font color="#ed2308">陈茂辉:是否进驻需见机行事</font></h1><h3>5月2日,在瓶窑接受任务后,率师侦察连,警卫连和师机关侦察,宣传科长参谋干事等在午后奉命出发,陶军长还要特务营随我先行,是否直接进杭州要我见机行事。傍晚即到达拱宸桥。晚饭后,约九十点钟,陶军长、张师长率一部赶到拱宸桥,谢主任亦到了。<br></h3><h3>我决定率先行到达的部队立即出发,约于午夜时分进入市区。5月3日3点钟前后,我率一部分同志进占广播电台。我带的部队未进电台,亦未进民房,就在大街上休息,中午后回到师部。<br></h3><h1><font color="#ed2308">周蔚昌:203团进军杭州</font></h1><h3>我记得占领金坛后,就处于追击状态,相当疲劳。直到4月29日,郎广地区的敌人基本上被歼灭。<br></h3><h3>4月30日,占安吉后,攻杭就明确了,要我们经莫干山地区向杭州急进。5月2日晨,占武康,又占瓶窑。当日傍晚太阳还未下山,到达良渚。约晚10时左右我们进到拱宸桥。<br></h3><h3>5月3日凌晨,沿现在的莫干山路、湖滨、柳浪闻莺向东南沿小路,进入市区。上午9时前,我团就进驻南星桥以北凤山门一带,未遇敌抵抗。半个月后,我团移到艮山门车站附近一带机动。<br></h3><h1><font color="#ed2308">吴明星:急进行军 势如破竹</font></h1><h3>郎广战役刚结束,攻占杭州任务便明确了。司令部命令,要我们经长兴、莫干山、德清地区自取小路向杭州外围挺进,主要搞清地形和敌情。<br></h3><h3>5月2日早晨,德清的两三百个敌人向我们投诚。我们率一、二连继续前进,当天下午占笕桥飞机场时,敌人已逃走。晚饭后,报话机告知杭州市区之敌已撤走,命我们向杭州市区急进,抢占钱塘江大桥。我们马上出发,5月3日约8点多钟才到大桥附近,9点前后就占领了钱塘江大桥。<br></h3><h3>5月4日早晨,奉司令部命令,要我们营立即开往沪杭铁路线上的硖石,执行新任务,守桥任务移交给兄弟部队。<br></h3><h1><font color="#ed2308">朱化荣:我营最早进入杭州</font></h1><h3>我是侦察营三连指导员,当时连长不在连队,我一个人率领连队进杭州。我们先到笕桥,营部已经走了,当时进杭州已经天黑,一路未追上营部。<br></h3><h3>第二天天亮听老百姓说,敌人昨天已经逃走了。事后才知道,我们营是最早进入杭州的部队,我们驻地离大桥不远。<br></h3><h1><font color="#ed2308">尚民:“后卫”团未遇敌军</font></h1><h3>我当时在204团任政委。1949年5月2日,部队进驻瓶窑,我团是师的后卫。5月3日凌晨进到拱宸桥、湖墅一线,沿途没有见到国民党兵,也未发生战斗。下午,团部进到西湖边的汪庄。5月4日,我团奉命撤出西湖区移驻市区。<br></h3><h1><font color="#ed2308">俞克:接管闸口电厂与铁路站</font></h1><h3>我是1949年5月3日下午随军部进入杭州的,当时我在军接管组,我爱人王绍铭当时是杭州华丰造纸厂工人,是1949年5月5日入伍的,该厂地下工作的同志热烈欢迎我们。<br></h3><h3>我们23军前卫68师的先头部队是5月2日午夜进入市区的,68师主力是5月3日凌晨进入杭州的。我负责接管南星桥闸口电厂和闸口铁路站,电厂是个很重要的工厂,保证全杭州供电。<br></h3><h1><font color="#ed2308">陈坚、唐如金、韩九洲:接管笕桥机场</font></h1><h3>202团经瓶窑于5月2日午夜,进驻杭州市北郊拱宸桥一线。5月3日凌晨出发,上午9时前后进驻杭州,即现在的环城北路及运河线一带,并立即派二营六连前往笕桥守卫笕桥飞机场。机场上只有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跑道是有空隙的铁板铺的沙石路。<br></h3><h1><font color="#ed2308">易成铸:司政机关入杭</font></h1><h3>解放杭州时,我在68师政治部任保卫科科长,后转到地方任公安局长33年。解放杭州时我们司政机关第一站是进占杭县(拱宸桥)伪县政府,停了一两个小时,这是5月2日夜里的事。<br></h3><h3>5月3日上午3时,我随师部进入杭州,路线从卖鱼桥、湖滨最后落脚在老公路南头浙赣铁路局的房子。几天后,从劳动路搬到南山路130号。<br></h3><h3><br></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袁书记您好:</p><p class="ql-block">首先请原谅我冒昧地写信打搅您。</p><p class="ql-block">我叫周星星。我的父亲周蔚昌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p><p class="ql-block">第23军68师203团团长。离休前为南京陆军学校副校长。</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给您写信,主要反映杭州解放纪念碑碑文内容严重失实的问题。</p><p class="ql-block">72年前,23军作为第三野战军七兵团的绝对主力,与22军、21军一起,共同担负了解放杭州的作战任务。在解放杭州的战役中,68师作为23军的前卫,于1949年5月3日凌晨,进占杭州,出色地完成了兵团赋予的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出于对军战史的兴趣,若干年前,我去杭州时,曾专门沿着68师203团,当年进占杭州时的路线,实地走了一遭。最后去看了杭州解放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纪念碑的碑文竞赫然将杭州解放记载为21军。</p><p class="ql-block">其实,21军的部分老同志,将杭州解放的功劳窃为21军一家之事,我早有耳闻。就在南京军区编撰2000年版,第三野战军战史时,时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原21军61师政委)的王静敏,就利用他分管战史编辑室的便利条件,向编辑室施压,要求编辑室将杭州解放明确记为21军。编辑室迫于压力,无奈地按照他的意见办了。</p><p class="ql-block">这个情况,我是在看了2000年版的第三野战军战史时,发现有关杭州解放的史实,与我所了解的完全不同,便打电话给时任战史编辑室的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丁星老时,他跟我说的。</p><p class="ql-block">丁星老仍健在。如果有关方面需要确认此事,我可以帮助联系。</p><p class="ql-block">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1军的部分老同志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不仅干扰军队的战史编撰工作;而且还轻而易举地将手伸到了地方党史办,并成功地将他们的私货兜售给了地方同志。</p><p class="ql-block">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地方有关部门,对如此严肃的重要历史事件,竞不作全面的、严谨的,多方考证,仅凭一方偏面说辞,就据此撰写碑文,造成严重谬误,贻害无穷。此种作法,于历史不尊重,对其它参战部队不公道。</p><p class="ql-block">根据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以及手中掌握的各类资料、文献,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第三野战军从来没有将解放杭州的任务,单独赋予21军,而是赋予了七兵团。</p><p class="ql-block">考虑到您公务繁忙,我就不对我的观点作详细阐述和论证了。仅将我的观点所依据的史料和文献等抄录如下:</p><p class="ql-block">1.《郎广地区残敌肃清后的行动部署》,《粟裕文选》,第二卷,第810页.2.《杭州敌撤逃钱塘江铁桥完好》,《粟裕文选》,第二卷,第820页.</p><p class="ql-block">3.《沪字第十五号》,中央档案230卷13号(这份收藏于中央档案馆的原始电文,非常清楚地记载了第23军、22军、21军,5月2日﹣5月3日,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进入杭州的时间。23军进入杭州的时间早于21军.)</p><p class="ql-block">4.《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初稿,第172页.</p><p class="ql-block">5.《陆军第二十三军军史》,第292页.6.《南京军区大事记1949-1986》,第8页</p><p class="ql-block">7.陈茂辉《征途》,第169-171页.</p><p class="ql-block">8.部分23军老同志座谈会发言记录(另附)</p><p class="ql-block">9.原浙江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同志的题词:解放杭州,一马</p><p class="ql-block">当先(另附)</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陈安羽同志担任杭州军管会政务部办公室主任,对于当年我军解放杭州的情况比较了解。</p><p class="ql-block">以上所列资料,既有文献,也有当事人的回忆,还有第三方研究成果。他们互为补充,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条,将23军解放杭州的完整且合乎逻辑的过程,清晰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为了对历史负责,对杭州人民负责,我恳请袁书记指示有关方面,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专业的素养,对这段历史认真研究,仔细考证,纠正谬误,恢复历史的真实场景,以告慰先辈和全体参战将士!</p><p class="ql-block">此事,我也向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钟期光上将之子钟德苏,</p><p class="ql-block">谢云晖将军之子谢亢威作了报告,他们均对此表达了关切。</p><p class="ql-block">最后,我衷心地祝您工作顺利,全家幸福!</p><p class="ql-block">此</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周星星</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5日</p> <h3>23军203团在宁部分老同志于一九八六年二月。前排:左起佘景行、周蔚昌、陈茂辉、戴丽秋</h3><h3>二排左二:肖皋"三排左三:朱若荷</h3> <h3>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安羽题词</h3> <h3>今日杭州西湖</h3> <h3>G20峰会主会场</h3> <h3>在此周东东、周星星衷心感谢秦叔瑾叔叔、卢晓愉大哥、刘莉大姐、梅丹波大姐、谢亢威大哥、陈培培大哥、徐培勤同志,以及中央档案馆地大力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