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经当过兵,</h3><h3> 不是一句轻松的笑谈,</h3><h3> 因为那是一种特殊的经历,</h3><h3> 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感。</h3><h3> 曾经当过兵,</h3><h3> 那不是一段缥缈的梦幻,</h3><h3> 那是一生难忘的体验,</h3><h3> 那是一种生命深处的眷恋。</h3><h3> </h3> <p> 四十年前,怀揣着人生的梦想,走进了这座军营,65553部队。</p><p> 当时部队番号为81186部队(原39军116师炮兵团),驻地为海城市王石乡,被称为"东大营",我被分配在团指挥连。由于军队国防改革需要,我们团在去年已被拆分,这对于我们这些曾在这支部队战斗生活的老兵来说,真是遗憾之极啊!</p><p> 我于1977年中学(九年)毕业并回乡务农的。出于对自己人生的种种规划和考虑,当年年末我就要求参军入伍,并进行了体检。由于哥哥刚刚入伍,所以父母没能同意我的入伍请求。此时,我也参加了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但没有中榜。怀揣着男儿就是要当兵的理想,78年我又参加了征兵体检,同样因父母的反对而没能走入军营。</p><p> 转眼到了1979年年末了,但我对当兵入伍的追求丝毫未减,这也是当兵的最后期限了。由于我的执着,父母终于同意我应征入伍了,夙愿得已实现。</p><p> 部队大学校的锻炼,磨练了我坚强的意志,培养我优良的品德,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增长了我的知识才干,这为我后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军人本色不能丢,战友情谊深似海。下面就把我当年与战友们在部队战斗生活的片断,以及多年来与战友相聚的点滴制成美篇呈现给大家。</p><p><br></p><p><br></p><p> </p> <h3> 1979年12月走入军营,立刻投入了近三个月紧张的新兵训练。这张照片是新兵训练结束时,也就是说我穿上‘黄棉袄’,戴上‘三块红’的第一张照片。时间为1980年2月26日。</h3><h3> 那时才20岁,风华正茂啊!</h3><h3>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彩照技术,此照片是后上的颜色。</h3> <h3> 这张照片是我们团指挥连新兵在结束新兵训练,即将分配到连队各班排前的合影。</h3><h3> 上排左起,张维佳,隋福元,朱建伟,熊汉平,赵永富,谭振生,宁殿海,杜友华,陈德洪,董春明。</h3><h3> 上数第二排左起,刘玉奇,董德润,付国良,苏润德,王德胜,宋宝光,李明,李朝阳,张兆明,杨光明。</h3><h3> 上数第三排左起,何陆军,孙春习(我本人),张军,秦学宏,王树強,赵相德,刘鹏程,马占良,汪方友,陈小元</h3><h3> 最前排左起,方忠,王彦东,古金鑫(新兵一班长),代玉合(新兵二班长),张庆思(新兵司炉),闫英奇(新兵排长),盛连科(新兵三班长),张殿州(新兵四班长),崔杰,刘春华。</h3> <h3> 这是在新兵训练结束时,我和我的新兵班长张殿州大哥的留影。</h3><h3> 殿州大哥76年从黑龙江望奎县入伍,比我年长两岁,可以说是我部队生活的启蒙老师,我的入党介绍人,我非常敬重,来往也很密切。后来他在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岗位转业到海城市检察院,现为副检察长。</h3><h3> </h3> <h3> 这是在我们新兵训练结束前与我们新兵排排长闫英奇(74年沈阳入伍)大哥的留影。闫大哥又是我们本溪兵的接兵干部,现在沈阳市退休,值得尊敬。</h3> <h3> 这是在新兵下班后,我们新兵一个班的宁殿海(80年本溪入伍)被团卫生队调去当卫生员,我们俩人的留影。当时我为老宁而高兴。</h3> <h3> 这是我们在新兵训练结束时的合影。</h3><h3> 前排张殿州(左),闫英奇(中),盛连科(右,77年黑龙江入伍)。后排我和赵永富(右,80年本溪入伍)。</h3> <h3> 这也是我们新兵训练结束时的留影。 </h3><h3> 前排宁殿海(左)和张殿州(右),后排是我和苏润德(右,80年本溪入伍,新兵一个班)。</h3><h3> 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很要好了。</h3> <h3> 这是80年8月我和董春明(左),李道夫(中)的合影。董春明也是80年本溪入伍,为190师干部子女,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俩分在一个排,他在计算班,也就是二班,我在一班也就是侦察班,当时我们非常要好,可以说同呼吸,共命运。后来他考入了军校,成为国防建设的有用之材,现在河北廊坊工作。李道夫为79年吉林公主岭农村入伍,为人老实厚道,当时在连队当通讯员兼理发员。但从部队分手后就失去了联系。</h3> <h3> 这张照片是80年3月我们侦察班在野外训练时拍照的,我和同班战友宋宝光(80年泰康入伍)。图中器材为方向盘,以密位为单位,这是侦察兵的主要器材之一了,国产货。</h3> <p class="ql-block"> 这是1980年10月,全团到大连实弹射击,我在星海公园的照片。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大连,第一次看到大海。</p> <h3> 这张照片为80年11月我们侦察班部分战友在训练时的留影。</h3><h3> 前排左为马景元(79年奈曼旗入伍),张志武(中,副班长,78年建平入伍),右为我。后排左为杨光明(80年武汉入伍),右为宋宝光。当时的班长为76年江苏邳县入伍的范有银大哥,没有在此照片中,他当时已确定退伍,据了解范班长已因病去世几年了,非常遗憾。范班长为人忠厚老实,正直,当年对我照顾有佳,我始终存有感激之心。</h3><h3> 图中器材为经纬仪,全师仅为两部,一部在师指挥连,另一部在我们班,原苏联进口,也是我们炮兵团侦察专业最为骄傲,最有价值的器材了,据说当时全军也没有几部啊。</h3> <h3> 81年4月,我调到连队当文书时,和二班长(计算班)朱凤平(左,79年建平入伍)的留影。凤平为人忠厚,业务能力强,后考入了军区教导大队,在部队发展很好,副团职退休,家安在沈阳,我们友谊深厚。</h3> <h3> 这是81年10月的一天,我和李明(上)闲来无事,去二营炮场看122榴炮时的留影。炮兵团指挥连的战士平时都是和指挥器材打交道,也看不到、摸不到火炮的,这是我唯一的一张与火炮接触的照片,当然了,这种原苏联的122毫米榴弹炮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了。</h3><h3> 这个时候,李明已经是连队两瓦电台的业务骨干了,在全团无线专业背诵密语比赛中夺冠,海城日报社以《报春鸟》为题对此做了专题报道,刋登了他的大幅照片。</h3> <h3> 这张照片在1981年10月照的。左为苏润德,右为李明。在那时我们就非常要好,而今我们的友谊就更加深厚了。</h3> <h3> 这是82年7月12日写给父亲的家信,也是我保留的在部队期间的唯一家信了。家书抵万金啊。那时部队还没实行三角邮戳呢。</h3>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和四连的于天勇(右)在大连海边的照片,时间应为83年8月。天勇也是本溪农村入伍,特别是在83年我往本溪办理调转时,天勇白天晚上的陪我一同跑手续,这份情谊我十分珍惜,所以我俩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而且现在来往更加密切。</p> <h3> 这是在83年8月我们全班在大连海边的合影,这时我为一班(侦察班)班长。图中左数依次为韩志刚(82年彰武入伍,已经病故多年),崔士军(副班长,81年鸡西入伍),我,曹炳杰(83年山东乐陵入伍),贾茂林(83年山东乐陵入伍),李忠浩(83年鸡西入伍)。这也是我们全班战士唯一的一张合影,很是珍贵。现在只有李忠浩失去联系。</h3><h3> </h3> <h3> 这是我们在大连市区游玩时的照片,时间为83年9月,图中背景为大连火车站,前排为白振忠(83年鸡西入伍),崔士军,后排为我和刘晓东(83年长春入伍),现在和刘晓东失去联系了。</h3>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83年9月拍的,崔士军(左)、白振忠(中)和我在大连星海公园散步的情景。</p> <h3> 这也是在83年9月,我和刘晓东(左)在旅顺胜利塔前的合影。</h3> <h3> 时间走到了1984年,春节刚过的大年初六,我调往本溪64军的调令下来了。我抓紧时间做好工作交接,当时我又回连队当文书了,文书工作就移交给了82年望奎入伍的三排总机班张玉斌。连里领导安排了送行的饭菜,并派通信员李健送我回本溪,我非常感谢当时的连长郭长富和指导员张功臣两位,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和亲爱的大哥。</h3><h3> 这张照片是85年我在64军190师高炮团三连,转志愿兵后拍摄的,也是我着这套军服唯一的一张单人照片了。这套军装我是非常喜欢的,特别是领章和帽徽,我曾经要保留住这套军服,但种种原因,到现在一套军服也没有了。</h3> <h3> 这张照片的时间为85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我在190师高炮团转志愿兵后就调团政治处干部股工作了,这是我和组织股的胡成福干事(中,82年河南入伍),干部股干事陈梅生(75年湖南祁阳入伍)的合影。我们的友谊非常深厚。</h3><h3> 胡成福在190师发展的很好,后在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岗位转业到沈阳地税部门工作,偶尔联系。陈梅生那年代就想转业,家中爱人催的急,所以就在高炮团干部股正连职干事岗位转业到老家湖南祁阳法院,但现在也失去了联系。陈干事谦和,厚道,写的一手好字,文笔也不错,印象深刻。</h3> <h3> 这张照片是2011年‘’八一‘’,炮兵团本溪籍战友聚会的合影,遗憾的是我当天工作原因没有参加。</h3> <h3> 在64军190师高炮团工作期间,我的本溪战友经常到部队去看望,特别是李明好兄弟,这些都成为美好的记忆。</h3><h3> 我于88年1月就转业到地方工作了。首先在本溪市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工作近两年后,也就是89年10月,正式到本溪市农业银行营业部工作,后在市行机关监察室工作岗位内退。</h3><h3> 在此期间,我曾几次回到老部队海城炮兵团,那时我的老班长张殿州已经是团政治处主任了,每次去都是他接待我们,借此表达谢意。但那时也没有智能手机,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影像资料。</h3><h3> 直到2015年10月,张殿州老班长召集指挥连的新老战友近百人在海城相聚,这才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指挥连战友大聚首,拉开了指挥连战友联谊的序幕。</h3><h3> 这是我们战友回到老连队参观,并在连旗上签名后合影留念,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h3><h3> 这次聚会后,我们指挥连战友的联谊活动就更加广泛了。殿州老班长为指挥连战友的联谊起到了无可替代,无以伦比的作用。此处我要向他敬个军礼。</h3> <h3> 这是我们本溪六位战友(左二起董德润,李明,谭振生,崔杰,隋福元和我)在连队大楼(此时指挥连已搬到原团后勤处大楼内)前,手持连旗合影。</h3> <h3> 这是我们连的部分老兵(左起八二年阜新入伍的宋柏林,八零年本溪入伍的隋福元和崔杰,八一年宜兴入伍的裴丙生,七六年望奎的刘会军,八零年本溪入伍的王铁良,七七年长春入伍的张庆思,八零年本溪入伍的关喜波,我本人,本溪八零年入伍的董德润和杨立德,八一年吉林入伍的林泰岩,八零年本溪入伍的谭振生)在这次聚会中的合影,好多都是退伍后第一次重逢。</h3> <h3> 前排左起杨成东,赵茹斌,戈友,我本人,贾茂林。后排左起温小春,钟德明,张金利,沈继红。</h3> <h3> 在这次聚会中,我和茂林在时隔31年后的首次重逢,非常高兴。</h3> <h3> 从这次聚会中,我和李明认识了军生,从此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h3> <h3> 这是在海城战友聚会中我和李保林战友的合影。保林是81年从吉林市入伍的,在四排十一班。由于四排和一排同住一栋房子,互为邻居,所以战友之间比较熟悉。我对保林战友的印象深刻。</h3> <h3> 这是2016年7月,各地战友来本溪参加李明儿子婚礼的合影。有的战友听说后就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表达了浓浓的战友之情,场景感人。</h3> <h3> 你看,这些战友到一起是多么高兴啊,那种玩皮劲就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后排左起,王宝文(82年锦县入伍),张志国(82年望奎入伍),张玉斌(82年望奎入伍,),祝凤艳(82年彰武入伍)。前排左起,李保林81年吉林入伍,苏润德(80年本溪入伍),陈文才(81年鸡西入伍),韩福军(82年阜新入伍),李明(80年本溪入伍),宋柏林(82年阜新入伍)。</h3> <h3> 这是81年入伍的四位战友在参加李明儿子婚礼中的合影。左起为吉林的王雁雨和林泰岩,鸡西入伍的陈文才和吉林入伍的李保林。</h3> <h3> 这是战友们参加完李明儿子婚礼后参观本溪水洞的合影。左起,李宝林,陈文才,王宝文(82年锦县入伍),林泰岩,王雁雨,孙晴(78年建平入伍),郝俊生(81年鸡西入伍),候国君 ,祝凤艳(82年彰武入伍),文才爱人。</h3> <h3>这是裴丙生(左,81年江苏宜兴入伍)和陈文才两对夫妻在参加李明儿子婚礼时的合影</h3> <h3> 振生在部队就因字写的好而小有名气,回到地方发展也很好,多年任本溪北钢的处长,现转为专务。在战友联谊中起到中坚作用,对文才小弟更是爱护有佳。</h3> <h3> 这是16年11月,朱凤平班长邀请我们到沈阳,一同看望闫英奇台长的合影。前排左起朱凤平,闫英奇(中),耿向学(左,78年建平入伍)。后排我,李明和苏润德。</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那天是凤平班长安排的午宴,酒店规格,菜品都是非常上档的。</h3> <h3> 过了两天,我们又邀请向学和凤平两班长来本溪作客,前排左起董德润(本溪80年入伍),耿向学,朱凤平,李明。后排左起于天勇(80年本溪入伍),我本人,孟繁昌(80年本溪入)俩,谭振生(80年本溪入伍),宁殿海,苏润德</h3> <h3> 这是向学班长第一次来本溪,一定得让他看看本溪水洞啊!</h3> <h3> 这张照片是所有到场的朝阳老兵的合影。左起为 刘喜玲(78年建平入伍,警卫排) ,右起二为四连的张中山(78年建平入伍),右一董春明,军校毕业后分到朝阳地区工作。其他都介绍过了。</h3> <h3> 2016年12月,我们本溪部分战友到朝阳建平,看望78年入伍的老班长。前排左起,孙晴,李明、苏润德、董春明(三人为本溪80年入伍),代玉合(78年建平入伍),我本人。后排左起,刘喜玲 ,耿向学(78年建平入伍),朱凤平(79年建平入伍),张志武(78年建平入伍),谭振年(80年本溪入</h3><h3>伍),王铁良(80年本溪入伍),张久昌(78年建平入伍),韩光选(78年建平入伍)。</h3><h3> 这次战友聚会,孙晴和向学班长做了很多工作,当时有几位其他连队的老班长都到场陪伴我们,向二位老班长致敬,向朝阳所有炮团战友致敬。</h3> <h3> 这是本溪去朝阳的战友合影。右一为王铁良,八零年本溪入伍,在六连当兵,现为本溪客运集团稽查队队长。</h3> <h3> 这是当年指挥连计算班的三位班长、三代老兵的合影。78年兵耿向学(中),79年兵朱凤平(左),80年兵董春明(右)。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h3> <h3> 这是四排三位老班长的合影,兴奋写在脸上。</h3> <h3> 这是我们一排的五位老兵的合影。78年张志武(右二)和耿向学(左二),79年朱凤平(中),80年董春明(右一)和我本人(左一)。我们相聚在一起,近四十年的相聚,实属不易。</h3> <h3> 我和代玉合班长(左,78年建平入伍)实现了在部队分手后的首次相聚。在入伍新兵期间,我当时分配到了二营五连,新兵训练十余天,代班长到五连把我接到了指挥连。代班长在测地排,业务强,有才华,我印象深刻,就是机遇太少,没有在部队发展的机会。</h3> <h3> 这是我和董春明36年的重逢,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完。啥别说了,照张像留个影吧</h3> <h3> 这是2017年4月,在望奎张志国儿子婚礼上战友的一张合影。前排左起,苏润得,我本人,谭振生,张志国(82年望奎入伍),刘会军(76年望奎入伍),张庆思,李明。后排左起,杜凤艳,谭广志,张玉斌,王辉,这四位都是82年望奎入伍的战友。我们本溪去了四位战友。</h3><h3> 志国为指挥连老兵群群主,为老兵联谊做了很多,事业发展也很好。为其点赞!</h3> <h3> 这是我和志国在婚礼现场的合影。在望奎我们又见到了好多多年未见的战友,谢谢志国。</h3> <h3> 第二天我们就要返程,战友张洪涛听说我们几位到望奎了,就很早的赶到了宾馆看望我们,并安排我们参观望奎的景区,中午又精心安排了午宴,我们非常感动。</h3><h3> 洪涛也是82年望奎入伍的,回到地方发展很好,在望奎常务副县长岗位交流到青岗县副书记。我衷心祝愿洪涛事业蒸蒸日上,前途远大。</h3> <h3> 2017年7月,杨成东(左四82年阜新入伍)邀请我们到阜新作客。成东安排我们参加阜新文化产业。</h3> <h3> 图中左起,崔杰(本溪),谢崇峰(阜新),我本人,李明(本溪),谭振生(本溪),杨成东(阜新)。这是在阜新海洲煤矿旧址前合影。</h3> <h3> 成东在阜新发展很好,多年在交通局任处长,后交通部门成立企业集团,成东任总经理(副局)。我们到阜新县,副县长和副书记陪我们吃饭,吃早餐时县长和县委书记前来看望。看到成东事业蒸蒸日上,我作为成东当年的班长,最为高兴了。</h3> <h3> 2017年国庆节期间,我们本溪战友特别邀请了郭长富(左四)连长及夫人郭大嫂来本溪看枫叶。这是我们在登往本溪老秃岭的途中合影。</h3><h3> 连长的到来,我们本溪战友格外高兴,战友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做好接待工作,并把朱凤平(右二)班长和谢崇峰(左四,八二年阜新入伍)卫生员一並邀来助力。</h3><h3> 郭连长在部队发展很好,后在军炮指部副主任(正团)岗位转业到辽宁交警支队任副支队长(正县),最后在市局警卫处任处长,三级警监,直至退休。</h3><h3> 连长家安在了辽阳,我曾到辽阳看叔叔,顺便到连长家探望。我曾两度到连队当文书,都是在连长身边工作,连长对我非常关心,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并帮助我规划人生,我终身难忘。</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谢崇峰(中)阜新82年战友,我第二次到连部当文书时他当卫生员,手勤,眼勤,在连队干了五年,连首长比较喜欢。阜新离本溪较近,我们来往比较多。</h3> <h3> 这张照片也是在登山过程中的一个合影,左一为崔杰,80年本溪入伍,新兵一班同铺,睡觉头挨头腿碰腿。</h3> <h3> 郭大嫂还是那样爱说爱笑,当年在连队我们都管她叫编外指导员,和连队干部战士都能打成一片,能主动的做战士的思想工作。为其点赞!</h3> <h3> 连长和郭大嫂恩爱如初</h3> <p class="ql-block"> 2017年9月,张志武邀请我们到其家中作客。在这里我又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战友。前排左一为高文忠(四排78年建平入伍),左二罗庆军(79年建平入伍),后排左三的79年兵吕信(79年建平入伍),右二的78年兵尤树森,右一韩光选。</p> <h3> 2018年5月,我们一排的几位老兵,相邀到大连来看望我们的老排长谷金鑫。左起耿向学,谷金鑫(77年德惠入伍),张志武,朱凤平,我本人。我敬佩谷排长的炮兵专业知识,他的细节,他的高标准,对我影响很深。谷排长非常适合在部队炮兵专业发展的,在炮兵团副团长岗位转业,现在大连公安局工作。我在谷排长身上学到了很多,借此表达谢意。</h3> <h3> 我给四位老兵照张像。</h3> <h3> 我非常想念我们的谷排长。</h3> <h3> 2018年5 月,我和李明、谭振生(80年本溪入伍)前往吉林农安,参加战友陈援坦(85年从农安入伍)女儿的婚礼,庆思(77年长春入伍现居住长春)大哥到长春火车站迎接我们,他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当时腿行走不便,我们很感动。</h3> <h3> 到长春后的午餐,是喜武大哥安排的。喜武大哥是指挥连的老首长了,在部队曾荣立过一等功,在长春检察院处长岗位退休。虽然70有余,但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正能量多多,使我敬仰。</h3> <h3> 这是我们参加陈援坦女儿婚礼的外地战友的合影。</h3> <h3> 我们50余位战友围坐在一起,共同举杯为援坦女儿步入婚姻的殿堂表示祝贺!</h3> <h3> 这是我在向参加援坦女儿婚礼的战友们敬酒。</h3> <h3> 这是在援坦女儿的婚礼上的合影。左起李明,马军生,张庆思,谭振生,我本人。马军生是85年从哈尔滨市入伍的,为人仗义,厚道,虽然在部队我们没有见到面,但在后来的交往中,军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他又是团指挥连战友群的秘书长,非常热心,为战友联谊付出很多,我十分敬佩。</h3> <h3> 这是我们四人(左数李明,谭振生,张庆思和我本人)在参加援坦女儿婚礼后的间隙留影。</h3> <h3> 在农安的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返回长春,王明志张庆思两位大哥招待我们。左起李明,谭振生,王明志,闫国奇(77年德惠入伍,现居住长春),朱启波 ,张庆思,张殿州,我本人。</h3> <h3> 这是酒过三巡后拍的视频。</h3> <h3> 这张照片的人物大家都已认识了。</h3><h3> 明志大哥是77年长春入伍,出身干部家庭,天赋加勤奋,事业发展很好。虽然我们当年在部队没有谋面,但通过这次接触,强烈的感受到明志大哥身上的豪气,大气,义气。衷心祝愿明志大哥身体健康,事事如意!</h3> <h3> 在长春明志大哥组织的酒宴上,多年未见的当年连队的副指导员蔡福田(68年德惠入伍)老大哥也来到了现场,这也是我这次长春之行的愿望。这张照片左起朱启波(湖北人,曾任指挥连连长),我本人,蔡福田,谭振生,黄振良(八一年宜兴入伍,曾任指挥连连长),李明。</h3> <h3> 我81年在连队当文书期间,蔡福田副指导员还没有转业,由于工作关系,我们接触多些,他为连队团支部书记,为了让我增长才干,他让我担任团支部副书记,并在各方面都对我寄予关怀,我从未忘记。他已是70岁的老人了,在县工商局科长岗位退休,现居住长春。当看到他身体非常健康,精神饱满,我们都为之高兴。</h3><h3><br></h3> <h3> 这是我和闫国奇二哥的合影了。国奇在连队转志愿兵并服役了十多年,我在连队的后期,常常和他交流思想,畅谈人生理想追求,因此我们的友谊很深厚。这次来长春看国奇,也是我的愿望之一。</h3> <h3> 庆思大哥和蔡福田副指导员夫妻的合影。</h3> <h3> 这是庆思和明志大哥与国奇二哥夫妻的合影。</h3><h3> 长春那边的战友联谊交往,都是庆思大哥联系,通过庆思大哥,我也和许多战友增加了联络,很是辛苦,谢谢可亲可敬的庆思大哥了!</h3> <h3> 大家都纷纷和当年的蔡副指导员合影。</h3> <h3> 2018年7月,我们本溪战友组团到鸡西看望战友。以郝俊生、陈文才为主,为我们的到来作了周到的安排。这是我们去中饿界湖兴凯湖游览的一组镜头。从左起,陈文才(鸡西),谭振生(本溪),尹国平(83年鸡西入伍),朱凤平,郝俊生(鸡西),崔士军(鸡西),我本人(本溪)。</h3> <h3> 这是在兴凯湖岸边的视频</h3> <h3> 看到中饿界碑了,必须留个影。</h3> <h3> 俊生文才又把我们带到密山口岸(中饿)参观。</h3> <h3>我和凤平班长</h3> <h3> 我和崔士军的合影。士军当年是侦察班副班长,平时言语不多,厚道是他的本性,这次接触后感到,性格没有多少改变,对我的当年记忆非常清楚,自信也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说,我很想他,当年没有考入军校,面临退伍回农村,情绪比较低落,这次见面士军还记忆忧新,他还懂我,因为我们俩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h3> <h3>我和郝俊生。</h3> <h3>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两国界桥了。</h3> <h3> 这条鱼非常珍贵,叫白鱼,只有兴凯湖生产,这么大个的鱼已经很难搞到了,并且价值不菲,俊生的朋友专门为我们准备了这条鱼,俊生的深情厚意可圈可点。俊生还是那样,忠厚老实,为人热情,使我敬佩。</h3> <h3> 大家坐下歇会儿,在白稜河桥旧址前合个影吧。</h3> <h3> 从兴凯湖回来,晚上白振忠作东,又招待了我们。81年入伍的母云到场,图中最左边的为八三年鸡西入伍的刘明江老弟,当然还有其他连队的战友。</h3><h3> 振忠回地方后发展很好,曾担任一个煤矿的副矿长,振忠当时是计算兵,他的忠厚老实,我印象深刻。</h3> <h3> 这是在振忠的晚宴中,崔士军还要给单位出车,分别时难舍难分,我们都流出了热泪。</h3> <h3> 我们从鸡西返程到啥尔滨,又受到军生和金利等战友的热情款待,哈市的指挥连战友不是太多,但非常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军生和金利的爱人也都到场,我深表谢意。</h3> <p class="ql-block"> 这是朝阳几位78年入伍的老班长在2018年8月来本溪水洞观光的合影。左起,关喜波(80年本溪县入伍)张中山(78年建平入伍,四连),张久昌(建平78年入伍),谭振生(本溪),耿向学(78年建平入伍),李清堂(78年建平入伍,二营部),刘书明,我和崔杰(80年本入伍。)。</p> <h3> 第二天,正好赶上我们本溪战友小聚,这样,朝阳本溪两地战友搞起了联欢,场面热闹非凡。</h3> <h3> 这是2018年10月,到东营参加贾茂林女儿的婚礼的战友合影。</h3><h3> 茂林当年是我们侦察班的战士,入伍后勤奋刻苦,赢得了干部战士的爱戴,后转为志愿兵,在部队干了十多年,转业到东营胜利油田工作,家庭事业双丰收,我为其感到自豪。</h3> <h3> 这是在所住的宾馆前部分战友的合影。</h3><h3> 这次来东营,又见到了好多从未谋面的战友,心情格外高兴。</h3> <h3> 参加完茂林女儿的婚礼,曹炳杰(左二)邀我到德州作客。我们共同举杯,庆贺重逢。丙杰当年是我们侦察班的战士,文化程度较好,入伍的第二年就考入了军校,没过几年就调回德州军分区工作,现就职于德州第二医院,家庭事业都很好,我为丙杰点赞。</h3> <h3> 以下是我们本溪炮团战友几次聚会的合影。本溪战友豪放,热情,好客,团结。经常有外地战友来本溪观光,我们真诚希望全国各地的战友来本溪作客。</h3> <h3> 本溪战友联谊活动,现在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格局,即每季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相聚。</h3> <h3> 这是在火热的夏季相聚。看照片大家都不老啊!</h3> <h3> 大家在一起,回忆部队的火热生活,侃大山,喝小酒,唱军歌,乐哉乐哉!</h3> <h3> 受篇幅限制,战友相关的故事只能先讲到这里,由于素材不多,对有些战友我还不能做到详细介绍。伴随着战友之间的深入交往,有关战友的故事还将继续。通过讲故事,做美篇,感受颇多,我还用2015年回连队时的感慨来结尾吧。</h3><h3> 袍泽齐聚至军营,</h3><h3> 火红连旗留下名,</h3><h3> 军旅生涯终难忘,</h3><h3> 发扬传统再峥嵘。</h3><h3><br></h3><h3> 卅年回眸把酒迎,</h3><h3> 一枝一叶总关情,</h3><h3> 未来战争需要我,</h3><h3> 毅然投笔再从戎。</h3><h3> </h3><h3> 谢谢关注!如有不准确的方面,垦请提醒,及时更正。</h3><h3><br></h3><h3><br></h3><h3> 战友:孙春习</h3><h3><br></h3><h3> 二零一九年二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