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安峰山水库位于江苏省东海县南部,安峰镇和曲阳乡境内,蔷薇河支流,厚镇河上游。水库始建于1957年10月,1958年6月建成,原设计集水面积130平方公里,因1958年开挖阿安引河,拦截30平方公里入库,实际集水面积约175.6平方公里。(为调引阿湖水库和石梁河水库水源,开挖阿安引河和石安河,为解决向东泄洪,拓宽疏浚安房河。)</h3> <h3>安峰山水库属大(二)型水库,集水面积143.77平方公里,淹没面积33.8平方公里。水库设计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枢纽建筑物有正、副坝各一座。正坝长2326米,坝顶高程20.8米,挡浪墙顶高程21.8米,坝顶宽6.5米。副坝坝长4265米,坝顶高程20.0米,挡浪墙顶高程21.2米,坝顶宽5.5米。溢洪闸一座,设计最大流量335秒立方米;输水涵洞三座,合计最大流量54秒立方米。为了跨库调节水源,开挖了两条引河,一条是阿安引河,沟通阿湖水库;另一条是石安河,沟通石梁河水库。安峰山水库上游承接了西双湖、张谷水库及陆湖引河来水,下游可向安房河、黑泥沟泄洪入黄泥河,再通过蔷薇河入海。</h3><h3> 2006年安峰山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设计洪水位为18.00米,校核洪水位18.67米,汛限水位在主汛期为16.00米,初汛、末汛16.50米,兴利水位17.20米。实际发生最高水位18.22米(1960年7月28日)。总库容为1.2亿立方,按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h3> <h3>安峰山水库于1958年竣工时就成立了安峰山水库管理所,属徐州专署水利局,同年8月划归东海县管辖,1961年又交给徐州专署水利局,1962年10月4日,归于江苏省水利厅,1970年1月再次划归徐州专署水利局管辖,1983年6月划归东海县水利局。安峰山水库属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设财务室、工程室、资料室、值班室等。</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核定编制24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企业编制工人7人。岗位设置:所长、副所长、会计、工程员、水政监察员、工勤员、炊事员、驾驶员、档案管理员、电工、涵闸工等。在岗人员17人,均高中以上学历,其中本科3人,大专6人,高中8人。取得工程师资格3人,助理工程师资格2人,在职人员每年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函授教育、技能培训等。</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运行经费来源:(1)水利工程水费(2)多种经营收入</h3><h3>维修保养经费来源:每年根据工程具体情况上报上级,财政会同水利主管部门分别下达维修和养护经费。</h3><h3><br></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规章制度: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所长职责;会计职责;工程人职责;防汛值班制度;溢洪闸运行管理制度;副坝涵洞运行管理制度;薛埠闸运行管理制度等。</h3><h3><br></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十分重要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成立安全管理工作组,落实管理所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责任人,明确专职安全员。做到大坝、库区及工程枢纽安全检查,落实正坝、副坝、溢洪闸、薛埠闸等安全责任人。</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 一楼西侧 值班室</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 二楼东侧 会计室</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 二楼西侧</h3><h3>所长室 工程室</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 二楼 所长室 工程室</h3> <h3>工程室资料柜</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 三楼党员活动室</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 三楼会议室</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职工食堂</h3> <h3>职工餐桌</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后院小菜园</h3> <h3>安峰山水库1995年进行了确权划界,明确了水库、大坝、各水工建筑物、工程设施管理范围,设置工程和保护范围的届桩,国土部门颁发了土地使用证。</h3> <h3>安峰山水库所在流域水系属:淮河流域片,沂沭泗水系。主体工程开工时间:1957年10月,2005年3月加固改造。挡水建筑物:主坝和副坝。泄水建筑物:溢洪闸,薛埠调度闸,主坝东灌溉涵洞,主坝西灌溉涵洞,副坝灌溉涵洞,副坝节制闸。</h3> <h3>安峰山水库溢洪闸设计最大流量335秒立方米。</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的观测项目:安峰山水库水位、雨量、泄洪流量、大坝测压管、大坝沉降等。正常情况下,水位每天观测两次,雨量有雨即测,测压管每月两次,沉降每年一次。沉降观测器采用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的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满足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自备防汛巡查车辆一台,溢洪闸、副坝涵洞、薛埠闸均配备备用电源,运转正常。</h3> <h3>安峰山水库设计洪水位18.0米,校核洪水位18.67米,除险加固后汛限水位,主汛期16.0米,初汛、末汛期16.5米,兴利水位17.2米。</h3> <h3>安峰山水库防洪调度方案:(1)正常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16.0米以下,不宜宣泄洪水,以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当库水位超过17.2米时,应根据水势、天气情况,适当开启溢洪闸泄洪。(2)来水量的控制:按水库设计要求,兴利水位17.2米以下,可由阿安河和石安河向我库输水,减轻阿湖水库和石梁河水库负担。水位达到17.2米时,停止阿安河和石梁河水库向我库输水。</h3> <h3>安峰山水库防洪调度方案:(3)汛期库水位不足16.0米,非汛期水位不足17.2米,阿湖水库和石梁河水库可向我库输水。向我库输水前,必须经县防办批准,通知我库主要负责人。(4)本库泄洪流量按黄泥河、蔷薇河过水能力而定,当下游蔷薇河流量在250秒立方米时,一般情况下本库溢洪闸应避免泄洪或少泄洪,以错洪峰,减少蔷薇河洪水压力。</h3> <h3>安峰山水库防汛调度方案:(5)汛期水位在17.2米左右时,泄洪尽量照顾下游排涝,当库水位接近18.0米时,不考虑下游排涝问题,一切服从大坝安全,以确保下游几十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h3> <h3>安峰山水库溢洪闸闸室一楼</h3> <h3>安峰山水库溢洪闸闸室一楼 电机组</h3> <h3>安峰山水库溢洪闸闸室二楼 值班室和监控室</h3> <h3>安峰山水库溢洪闸闸室二楼 监控室</h3> 安峰山水库管理所每年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水法宣传,在管理范围内设立标志牌、警示牌、刷写水法宣传标语。<br><h3><br></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对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定期和随机巡查,发现采沙、开矿、非法爆破和圈圩等违法行为,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加以制止。</h3> <h3>安峰山水库自备防汛块石6000吨,堆放整齐,专人管理。</h3><h3><br></h3> <h3>防汛块石</h3> <h3>安峰山水库主坝:坝顶长2330米,坝顶宽6.5米,坝顶高程20.8米,挡浪墙顶高程21.8米。主坝灌溉涵洞两座,均为单孔箱式涵洞。</h3><h3><br></h3> <h3>主坝东灌溉涵洞:单孔箱式涵洞,底板面高程12米,洞身断面尺寸为1.2米×1.8米,铸铁闸门配QL-80KN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h3> <h3>安峰山水库主坝东端</h3> <h3>主坝水文站</h3> <h3>主坝背水坡</h3> <h3>主坝迎水坡</h3> <h3>主坝西灌溉涵洞:单孔箱式涵洞,铸铁闸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h3> <h3>主坝最西端</h3> <h3>湿地</h3> <h3>小岛湿地</h3> <h3>小岛湿地</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旧址</h3> <h3>安峰山水库管理所旧址</h3> <h3>副坝南端</h3> <h3>副坝水泥路</h3> <h3>副坝迎水坡</h3> <h3>副坝挡浪墙</h3> <h3>副坝涵洞管理房</h3> <h3>副坝灌溉涵洞:2孔,每孔净宽2.4米,净高1.8米,平面钢闸门配QL-2*50KN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设计流量38m3/s。</h3> <h3>副坝涵洞北侧</h3> <h3>副坝最北端</h3> <h3>薛埠闸:3孔,排涝为主。每孔净宽5米,底板高程14米,平面钢闸门配QPQ2*80KN卷扬式启闭机,设计流量210m3/s</h3> <h3>薛埠闸侧面</h3> <h3>薛埠闸进水河道</h3><h3>安峰山水库境内有三条管护河道:阿安河、安房河、溢洪道。</h3> <h3>薛埠闸工作桥</h3> <h3>薛埠闸闸墩</h3> <h3>薛埠闸管理房 共三栋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