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来到七星岩风景区,它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部,景区总面积达8.23平方公里,因七座石灰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观为主体景观。素有“岭南第一奇观”的美誉,景区内的摩崖石刻是岭南地区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主要有水月岩云、星岩春晓、天柱摘星、星岩烟雨、玉屏叠翠、千年诗廊、水中林趣、卧佛含丹、仙鹤呈祥、石洞古庙等景点。</h3> <h3>在肇庆七星岩风景区标志性建筑七星岩大桥也叫廊桥前留影。</h3> <h3>肇庆七星岩位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区北边,景区由星湖、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之称。传说七星岩的七座山峰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七块灵石。</h3> <h3>星湖中连接岩峰水月岩云(九曲桥)。</h3> <h3>石室岩中水月宫。</h3> <h3>北海碑亭。</h3> <h3>七星岩中石室岩里龙岩洞(喀斯特地理风貌)</h3> <h3>龙岩洞留影。</h3> <h3>嶺西第一洞天。</h3> <h3>龙岩洞内河景。</h3> <h3>宝光洞千年诗廊也叫摩崖石刻群。</h3> <h3>星湖中仙鹤呈祥。</h3> <h3>星湖中的五龙亭景点(标誌性建筑)。</h3> <h3>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自力村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强盗)、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h3><h3>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h3>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h3><h3></h3><h3>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h3> <h3>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h3><h3>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h3> <h3>参观自力村的碉楼群。</h3> <h3>铭石楼由美国华侨方润文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主楼,副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600平方米,主楼坐西北朝东南,高五层,砖混结构加外墙水泥批荡,第四层为宽广畅廊,四角为悬桃,燕子窝,楼顶中央筑有六角揽尖琉璃凉亭,主楼集防御,居住为一体功能,副楼为青砖平顶主要功能是厨房和存放农具,是早期居住型碉楼建筑的代表。</h3> <h3>铭石楼主楼的客厅。</h3> <h3>铭石楼主人的家族照片。</h3> <h3>铭石楼居住房间的大床。</h3> <h3>铭石楼副楼厨房。</h3> <h3>铭石楼屋顶留影。</h3> <h3>铭石楼主人当年用的美国留声机。</h3> <h3>铭石楼主人当年用的德国产桌面缝纫机。</h3> <h3>自力村云幻楼是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方文娴先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回乡建筑的碉楼,由碉楼和庭院两部分组成,总占地998.4平方米,楼高五屋,坐西北向东南,钢混结构,平屋顶,装饰朴素,是乡村匠人设计与建筑众人碉楼的典范之作,“云幻”两字体现概主对当年混乱的社会政治局势的无奈态度。</h3> <h3>来到珠海渔女雕像位于珠海市情侶中路的香炉湾畔,这尊珠海渔女雕像有8.7米高,重量10吨,用花岗岩石分70件组合而成,是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的杰作。渔女雕像已成为珠海市的象征,因为这里以前就是一个海边渔村。</h3> <h3>珠海香洲区湾仔码头前留影,准备乘游船海中观赏港诛澳大桥全景。</h3> <h3>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香洲区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h3><h3>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28日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h3><h3>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h3><h3>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同年12月1日起,首批粤澳非营运小汽车可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h3> <h3>港珠澳大桥的桥面。</h3> <h3>乘游船观赏港珠澳大桥外景。</h3> <h3>游船上观赏港珠澳大桥视频。</h3> <h3>孙中山故居纪念馆(The Museum of Dr.Sun Yat-sen)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h3><h3>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其他展区6大区域组成。</h3><h3>2008年5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11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h3> <h3>1921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共和国。</h3> <h3>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现为中山市)翠亨村,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h3><h3>逝世于1925年3月12日。</h3><h3>毕业院校:香港西医书院(现香港大学)。</h3> <h3>开放式的孙中山故居翠亨村落。</h3> <h3>开放式孙中山故居翠亨村外景。</h3> <h3>孙中山故居</h3> <h3>孙中山故居的堂屋。</h3> <h3>孙中山故居公园。</h3> <h3>圆明新园于公元1997年2月2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坐落于珠海九洲大道石林山下,占地面积为1.39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之一。圆明新园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为游客再现圆明园。[1][2][3]</h3><h3>圆明新园融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之幻境,将一座座仙山琼阁散落于福海周围,按“徐福海中求”之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它是当年皇帝及后妃们游湖、观龙舟、观烟火的好去处。是圆明园中水上活动的中心。圆明新园的福海把这一景象再现,加上帝后们的龙舟巡游表演。</h3> <h3>园明新园中景点一夾镜鸣琴。</h3> <h3>园明新园中文澜阁景点前留影。</h3> <h3>园明新园中梧桐书院景点。</h3> <h3>东莞虎门镇威远炮台位于中国珠江出口的穿鼻洋北武山脚下,南山炮台前滩岩石正中。和镇远、靖远两炮台形成一“品”字,并与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的第二重门户。炮台间系有铁链木桩于水中,阻碍敌船行驶;炮台火力交织,控制洋面,在狭长的江面上形成坚固的阵地。威远炮台总共安炮40门,曾是潮州总兵李廷钰和守军于1841年1、2月份浴血奋战的地方,遗迹尚存。</h3> <h3>前膛滑膛铁炮。</h3> <h3>炮台掩体。</h3> <h3>虎门海事博物馆。</h3> <h3>展览大厅。</h3> <h3>虎门十台全图。</h3> <h3>当年抗英场景。</h3> <h3>虎门炮台石碑标石。</h3> <h3>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灯光表演,“辉煌新时代”是指深圳市中心(福田区莲花山)市民中心大厦和平安大厦为地标的夜景灯光大格局。</h3> <h3>精彩灯光表演,无人机表演腾飞的大鸟。(网络图片)</h3> <h3>.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h3><h3>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h3> <h3>当年中英街以界石为准,一边为中共警察,一边香港警察。</h3> <h3>中英街场景。</h3> <h3>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留念。</h3> <h3>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坐落在滨海大道西海岸边,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相邻,为了保护红树林及其鸟类,1999年初在建设滨海大道时,市政府决定把滨海大道向北移200多米,将这块原来准备建滨海大道的约21公顷建设用地进行绿化,改造完成后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移交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公园筹建于1999年,2000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2001年3月成立生态公园管理站。</h3> <h3>深圳海滨生态公园海堤。</h3> <h3>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h3><h3>突出特征: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h3> <h3>深圳海滨生态公园内茂密的树木。</h3> <h3>车游深圳地王大厦,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是一座摩天大楼。因信兴广场所占土地当年拍卖拍得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被称为“地王”,因此公众称之为地王大厦。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实高324.8米,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是深圳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位居世界十大建筑之列。大楼于1996年完工。 2018年11月24日,深圳地王大厦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h3> <h3>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由西湖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13平方公里。</h3><h3>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水为特征、以休闲和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五湖、六桥、八景等景点。2002年5月17日,国务院审定惠州西湖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1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4A级旅游区。[</h3><h3>2009年10月22日,祥云挂榜(高榜山)、玉塔微澜(泗洲塔)、西湖苏迹(东坡园·苏堤)、丰渚孝感(丰渚园)、碧湖书香(丰湖书院)、留丹点翠(点翠洲)等景点被选为“惠州十大名胜”。</h3><h3><br></h3> <h3>惠州西湖公园曲径小道。</h3> <h3>惠州西湖公园内九曲桥。</h3> <p class="ql-block">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人们欢庆不已。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这是苏轼的雕塑像。</p> <h3>苏轼(东陂)与爱妾王朝云一起的雕象。</h3> <h3>苏东陂向当地村民传授中原地区种植农作物技术。</h3> <h3>惠州西湖公园内准提寺庙。</h3> <h3>西湖公园内西新桥上留影,背后是泗洲塔。</h3> <h3></h3><h3>惠州巽寮湾(读:xùn liáo wān),是粤东数百公里中海水最洁净的海湾之一。处在中国新改革开放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旁,除了一类的海水及沙滩沙质外,海滩上软细洁白的海沙含沙量高达99%。有“天赐白沙堤”美誉。踏足沙滩,你可以在沙滩上脱下鞋子尽情地嬉戏,感受脚板与细沙的摩擦依然是个舒适休闲的海滨度假地。踏足沙滩,享受一流的阳光和空气,领略蓝天、白云、沙滩、海浪的养生诗情画意,尽情欣赏琳琅满目的海底世界,度过难忘的蓝色之旅。境旁有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有地处沿海的巽寮海湾旅游区和南门海湾右边的是猴子湾,有被誉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平海古城和建于明清时期颇具特色的古镇村落,有远近闻名的九龙峰旅游区,有省级的古田自然保护区,有“东江红都”高潭老区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1]</h3><h3>乾隆年间,一群客家居民来到这荒僻之地,搭茅“寮”定居。“巽”是八卦中表示平安吉利之意。 巽寮位于惠东县的大亚湾畔,依山傍海,环境幽雅。海滨 10 多里的半月形海滩,沙细洁白。1米多深的平坦浅水达200多米之宽,是良好的天然海水浴场。海上的大小洲屿如同仙山琼阁。巽寮各处的奇周到怪石,富有海角天涯的景色。特别是磨子石,是天作地造一座大型的石磨,两块重达百吨的巨石相叠而成,旁边有各种各样形态奇特的石群,像满地米、石一样,有鬼斧神工之妙,是巽寮石景观的典型代表。</h3> <h3>巽寮湾有10多里长月牙形白沙海滩。我在此留影。</h3> <h3>巽寮湾在夏季的杂技表演地方。</h3> <h3>巽寮湾上全国及广东的劳动模范疗养基地。</h3> <h3>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 由南澳岛及周边33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44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岛上设后宅、云澳、深澳三个镇和青澳旅游度假区、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两个管委会。[1]南澳岛是广东全省距离台湾省最近点,距高雄162海里,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地理位置独特,处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 粤闽咽喉”之称[2]。[1]</h3><h3>南澳岛是南海当中的一个绿洲,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植物,还有优质的港湾,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岛,古往今来,南澳岛是东南沿海通商的中转站,附近可开发渔场达5万平方公里。南澳岛上生长着14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并且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在此。主岛附近有一个鸟岛,是候鸟自然保护区。南澳岛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水产资源,文物古迹50多处,寺庙30多处,大小港湾66处。</h3><h3>南澳岛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前“象山文化”是目前粤东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南宋皇帝、南明监国鲁王、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刘永福都来过南澳,留下了古宋井、招兵树、雄镇关等许多历史遗迹</h3><h3>南澳岛历来是东南沿海通商的重要节点,也是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南澳Ⅰ号”明朝古沉船佐证了南澳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2014年经中央台办、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h3> <h3>汕头南澳岛连接的金银岛。</h3> <h3>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广东汕头市 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h3> <h3>南澳岛总兵府帅堂办公之地。总兵郑成功。</h3> <h3> 今年2月1日,是伟大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一生光辉的发祥地,是在中国东南门户、处于闽粤台海上交通要冲、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的粤东南澳岛。郑成功的雕像。</h3> <h3>宋井旅游景点区在南澳岛云澳镇澳前村,占地50549平方米,由“神奇宋井”,太子遗址和雕塑公园三个部分组成。据县誌记载,南宋景炎七年,元逼而退至这里皇帝赵炎与官兵挖了三口井,这井紧靠海边每逢台风必将淹没,海水退后该井恢复甘甜,故而神奇。</h3> <h3><h3> 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上,相传为南宋末期被元兵所迫撤离临安的南宋皇帝赵昰所挖,井有三口,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后世并称三井为宋井。天长日久,古井为被潮水和沙子掩埋,只有台风经过才偶尔一现,为了防止再被掩埋,当地人将前几年出现的“马井”又用护栏围起来,这就是目前看到的“宋井”。</h3></h3> <h3>在宋井石刻前留影。</h3> <h3>由于元军进逼,南宋少帝(太子)赵昱和赵昺进驻澳前村居住的小楼遗迹。</h3> <h3>宋井风景区雕塑公园。南宋少帝赵昱.赵昺和母亲等。</h3> <h3>宋井风景点一蛙嗚池。</h3> <h3>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位于南澳县青澳湾北回归线广场,是迄今我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该塔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0。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图为游客近日游览南澳“自然之门”,人景相映,趣味横生。</h3> <h3>潮汕海阳县儒学宫又叫红学.红宫在文昌路和黎星路交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景炎三年(1278),后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虽历经沧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风貌特点,以后历代屡有增建,始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h3><h3><br></h3> <h3>潮汕海阳县儒学宫大门前孔子语:“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后要懂得思考,思考后才能提高。</h3> <h3>圣贤孔子,万世师表。</h3> <h3>潮汕海阳县儒学宫内孔子雕塑。</h3> <h3>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著名文物旅游胜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是我国古桥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h3><h3>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残破不堪,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广济桥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h3><h3>198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广济桥上观礼亭前留影,每个桥亭都有名字。</h3> <h3>广济桥上浮桥,潮人称为十八梭船,由十八艘木船连接而成,这些船只可开可闭,开启时可通航可泄洪,闭合时连接东西两桥为一体,这正是茅以升教授所称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启闭式桥樑”。</h3> <h3>广济桥侧景。</h3> <h3>广济桥边工艺品展览。</h3> <h3> 潮州古城,位于潮州市老城区,北起金山,南至韩江大桥,西接潮州西湖,东临韩江,隔江与笔架山相望。潮州古城在宋代形成规模,经历代多次修筑而不断完善,到明代已颇为壮观。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现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全长2132米,保存有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4座城门,并建有城楼,其中尤以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2013年,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潮州古城墙上。</h3> <h3>潮州古城墙内牌坊街,一共有七十二个牌坊,两边都是商店。</h3> <h3>这里牌坊敬字是恩光涛锡。</h3> <h3> 潮汕开元寺:大悲殿,国内第一座供奉86尊观世音菩萨大悲化身像的寺殿</h3><h3> 广东四大著名寺庙之一,潮汕三大名寺之首,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始建于唐开元26年,原即敕名开元寺,明代改开元镇国禅寺后延用至今,但一般仍习惯以“开元寺”称之。相传最初敕建此寺时,占地百亩之多,且至今仍存有北至广源街、东至开元路口、西于义安路内的寺界碑石或“开元古井”为证,虽经历代沧桑,至今全寺仍有约五十亩之广。一千二百多年来,开元寺香火不墬,历代高僧辈出,寺风开阔,佛法广被。</h3><h3> </h3> <h3>2019年元月11日我们结束了广东之旅踏上回家的列车,再见美丽的岭南大地,再见了经济强大的珠三角地区,看到了广东的繁荣,衷心希望更大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