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听同事说丽水的廊桥很美,那个时候就很想去探寻。后来关于她的美誉不断传入于耳,古堰画乡,云和梯田,景宁畲族,这些对于经常被雾霾侵袭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力的,只可惜一再错过!而今年早早的再计划着五一去丽水好好玩下,那知道只放假三天,怎么办?不去又要错过了,后来还是我家两个男人悄悄作了决定,选一个景点玩一天。
一天就一天吧!就是辛苦我家的“司机”了! 每次开车出去,我和儿子乐陶陶享受着坐车的悠闲,出了仙居,进入丽水地区,我们在大山的腹地穿行,长长短短的隧道成群的出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然而骨子里有着愚公移山的坚持和不畏难的勇气,于是就有了这般神奇的穿越,不禁在感叹之余发出啧啧的赞叹! 下了高速,比较顺利的找到此行的目的地――古堰画乡。走在通道上,两旁房子阳台和角落的盆栽植物开始点亮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兴致升温。不远处,油画展览馆跃然进入我们的眼帘,那里陈列着一些巴比松派的油画。画家用油彩挥洒他们对自然和家乡的热爱,向游人展现丽水的灵动和秀气。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欧洲的某个小镇也到处洋溢着人们对艺术的炙热!
进入景区,一颗巨树展开他宽厚的臂膀热情的召唤着我们,他在天地之间为我们撑起一把伞,我们纷纷想躲进去纳一下凉!放缓了脚步,是去画乡呢还是古堰?现今,遇到不确定的事首先习惯性地想到手机百度一下,匆忙中翻看还是定不下,倒是旁边的游客逐渐地向游船的方向涌去似乎提醒我们,去古堰吧!这时儿子也急着坐船过去!
繁忙的游船不停歇着驮着我们前行,我们也迫切地想看到古堰的面貌。马达的隆隆声,船凿开水面激起的哗哗的水浪声都好像被滤过一般飘远了。我们的目光投向不确定的方向,转过一个弯,河岸边的一个小小停靠点浮现在眼前。下了船,略略看了古堰的游览路线图,沿着小径往前赶,发现这里隔一小段路就设置了游廊或亭子,我们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另外一些神采奕奕的石像和介绍引起我们的关注,儿子也好奇地凑过去看个究竟,其中一位叫范成大,他的诗儿子曾读过,没想到他也与古堰有着联系,就这样走走停停,放眼不远处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儿子找到小道直奔过去,独坐在江边,我快速用手机记录下这画面。 我舒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悠然地融入在其中。突然,儿子跑过来说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吧!噢,对啊!只顾着饱眼福,却忽视了肠胃,该去找找当地的美食啦!又向百度求助没结果,后来偶然发现了一家庭院式的餐馆,我们就好奇地走了进去。在老板推荐下我们点了焦盐淡水小鱼、黄牛肉、清炒嫩笋,炒包菜,鸡蛋番茄汤这几个菜。其中焦盐淡水小鱼让我想起黄岩宁溪的淡水溪鱼,听宁溪的亲戚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严禁捕捉溪鱼。这样虽然对于外来游客少了品尝美食的机会,但是如果游客知道当地政府的举措肯定会为他们的远见和环保意识点赞!而这里除了这家餐馆在用小鱼作为重要的招牌菜的食材,后来走出餐馆看到沿路的店铺也在出售大量的熏烤小鱼,不禁有些诧然!此时眼前突然闪现出千万条银色小鱼挣扎着掉进油锅的画面,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对刚才下肚的喷香小鱼油然滋生一种愧疚感!是我们的馋欲助长了当地村民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以这样可爱的小精灵为代价。作为游人我们真的不能给环境施压,他们再强大也抵不住如潮人流的无知伤害! 带着几分怅然,不知不觉已来到古堰边上。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建在江边的木制建筑物,它涂着暗红色的油漆,显得庄重而古朴!走进看到一块石碑和另一头立着的两座人物石像,我们没有细究,迫不及待地登上这座建筑,把目光投射到江面。只见江面被一道弧线分成动静两重天,我有点懵,难道古堰的堤坝就是这样不显山露水的吗?在我的印象里堤坝往往如梯形巨物需要我们仰视的,没想到我们竟站在观台上俯视他!一侧平静的水姑娘经过他时突然不停地抖动裙摆,激扬起千万颗珍珠般跳动的水珠,她们欢呼雀跃,响声震耳!我们走下观台,沿着江边的小道走,我不时的回头观望古堰,有一些不解挥之不去。等我有机会坐在一颗大树下,看着江面上漂浮的竹筏,儿子他们在其中正撑着伞穿着救生衣融入水天之间好惬意! 我掏出手机,有意识地想解开疑团。百度一下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没想到的是古人早在1500年前就开始筹划建造这一庞大的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发挥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多重功效,滋养一方土地,为百姓造福!其中我们刚才看到水面的一道弧线下竟隐藏着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堤坝,经研究,拱形堤坝可以缓解水的冲力,改变水流的方向在水利工程建筑学上是个创举,比西方早1000多年就诞生了。 为了加固堤坝,古人作了很多尝试,其中他们把松木沉入水底作为坝基,松木在水中不会腐烂,因此就有“千年不烂水底松”之称。当时没有混凝土,他们就有铁水来浇注。另外,他们在古堰一带种植了许多的香樟树,也是为了更好的加固坝基。古堰的建造倾注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竟然开创了如此不同凡响的工程! 从古堰乘船回岸的时候,快午后2点了,看到岸边密密麻麻站着等待的游客,我们也庆幸上午先去看古堰,接下去我们要去画乡的老街逛逛了。和其他的老街不同的是这里简直是艺术家们的天堂,他们可以在这里度假、作画、交流。每一家店铺门口形态各异的石盆陶罐里养着主人们喜欢的花草,它们非常鲜活可爱,把老街妆扮得格外动人!我在想一江之隔的两岸,一边是现代艺术爱好者借用西方的油彩挥洒着热情,而另一边汇集的江水在古堰的引导下欢快地流淌着,他们彼此观望,彼此欣赏赞叹,融为一体!当我们踏上归程,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放松,也许是我们在这里作了一次彻底的洗礼,我们的眼睛变得更亮了,我们的呼吸更通畅了,我们的心也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