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写春联的日子

莫愁

<h3>  年就这样一天天逼近了,千家万户都在为过新年而忙碌着:忙着购置年货,忙着蒸包子蒸馍馍,忙着炖肉蒸甜米,忙着做各种美食,忙着买门神买年画,忙着写春联贴福字……人人都欢天喜地,等待着团圆幸福的中国年。 </h3><h3> 过年,这是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是快乐的,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分红包,放鞭炮,看热闹,真是自由自在,快乐无比。所以小孩子最盼望过年,最期待过年的压岁钱了。等慢慢长大,事情多了,烦恼也就多了,过年也便不再是单纯快乐的了。现如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让人对年没了感觉,也不再期待,甚至还有些害怕过年了。越到年跟前,越是心慌,有时甚至会莫名的伤感。常常感慨时光匆匆,过去的一年,好多计划还没有完成,好多事情还没有做好,还留有太多的遗憾。一年就这样匆匆而过了,不免让人心生悲叹。</h3> <h3>  过年对于老年人来说,那就是期盼。期盼在外打工、上班、上学的亲人们、儿女们回家过年。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美食,拉着家常,看着春晚,让浓浓的香味弥漫整个房间,让暖心的话儿带着亲情,钻入每个人的心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团圆是最幸福的画面。我想:这才是烟火气中的温暖,岁月静好的甘甜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别让父母等得太久,更不能让父母在热闹的年里独自享受孤独。</h3> <h3>  过年就是除旧迎新,把过去尘封的污垢统统清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打扫卫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我在打扫阳台卫生时,整理出角落里的一袋瓶瓶罐罐,打开一看,原来是以前写春联时的家当。这么多年了,都没舍得扔掉,因为那是一段记忆的见证。看着这些东西,我的思绪轻轻悄悄地飘到了从前。 </h3><h3> 那是从2005年开始吧,由于工资低,家里还欠有外债,生活比较紧巴。老公喜欢书法,毛笔字写得不错,所以,每年快到春节时,也就是从腊月二十五开始,我和老公就天天去街道卖对联。老公骑摩托车带着我,从胡家底去街道老火车站转角处的这条路上,来回奔波。老公负责写春联,我负责拉纸、卖对联。每天天还没亮,我们就早早出发,寒冬腊月的风,吹得人瑟瑟发抖。我只好紧紧的缩在老公身后,期待着快点到吧。来到街道搓一搓冻僵的手,然后开始给树上绑绳子。绳子要站在凳子上去绑,绑低了,对联挂上去就拖到地上,会弄脏的。绳子绑好后再把写好的春联,用夹子夹在绳子上。一幅幅春联挂在一起,连成红红的一片,看着还挺漂亮的。句句祝福的话语,读着也挺暖心的。挂好对联,摆好笔墨,便开始写对联,一边写一边卖。 </h3><h3> 我是给老公打下手的,说文雅一点就是助理。别小看我这个助理,干的事情却不少。我负责给老公拉对联纸,把纸得拉直了,他才方便在上面写字,也才能把字写好。拉纸时还要不停往后退,用金粉写还能好些,汽油挥发快,现写现干。要是用墨汁写,那可得把纸拉平,不然多余的墨汁就会流下来,对联就不美观了。我还要负责卖对联,刚开始时,我有些害羞,不吭声,谁要哪幅,我就给取哪幅。有些人看一阵子,见没人理会也就走了。后来我慢慢变得胆大皮厚了,只要谁来看对联,我就会主动上前给他介绍,看顾客想要哪一方面的对联?想要喜庆的?还是发财的?或者是平安多福的?我会根据顾客的需要去推荐,顾客也便开心的买走自己心怡的春联。卖走一副我就要给绳子上再挂一副。拿个凳子上高沿低的,如此反复,一天下来腿都疼了。有时买对联的人多,我都忙不过来了,又要给这个人找钱,又要给那个人取对联,还要给绳上重新挂对联,老公那边又喊我取红白事的对联纸,还有人要我给他找商店饭店的对联内容,有时对联书上找不到内容,我还得绞尽脑汁给他现场编对联,还有人要又宽又长的对联,我还得去重新裁纸,长度不够还得粘一截……我忙得团团转,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根本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h3> <h3>  老公写对联也是笔挥不停,一碗金粉写完了,再和一碗。把金粉和清漆、汽油调和在一块,这样写出的字金光闪亮,特别漂亮。老公写字的手冻得红彤彤的,让他带手套,他还不戴,说戴手套写字不得劲,把字就写不好了。他写一会,就得把腰往后背一背,伸一伸。我知道他是写字写得腰疼了,就抽空给他砸几下腰,缓解一下。但只要有人要对联,他就立马又写起来,写一副拿走一副,买对联的人是络绎不绝,人多时,还得排队等候。一些同样爱好书法的人还抽空和老公聊上几句,夸他的字写得好,字有功夫。他只是嘿嘿一笑。那时候街道上卖对联的都是些上年龄的人,练了一辈子的书法才敢当街卖艺。而老公当时也就二十来岁,年轻小伙子,字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那真是开心满足,勇气可嘉啊!</h3><h3> 就这样累并快乐着,有时忙得没时间,中午饭都吃到了两三点,下午又继续忙碌,直到天黑,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的。就这,晚上回家还得加班再写几十幅对联,不然第二天就没啥给绳上挂了。这样一天又一天,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卖到腊月三十下午两点,别人家过年的炮声都噼里啪啦响起来,我们才匆匆收拾行头,回家过年。</h3><h3> 卖对联的那些年里,我们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天气好时,阳光灿烂,我们在阳光下暖暖的写对联,这是老天对我们最好的照顾。但多数时间是有风的,腊月的寒风呼啦啦的吹,挂在绳子上的对联被吹得乱飞,甚至会被吹烂。我当时最讨厌风了,并不是可惜那几元钱,而是可惜对联上老公一笔一画写的字呀!有时碰上下雪天,那更是糟糕了,冻得人蜷缩一团,手都冻僵了,半天给人把对联都卷不好。虽然搭着两个棚子,但还是挡不住飞雪的来袭,桌子下一沓沓的对联纸,一会儿就被雪弄湿了,只好用报纸塑料纸盖住,但拿取的时候又很不方便。桌上的对联也不断有雪花来打扰,只能轻轻吹走或用手弹走,不然雪一化对联又湿了。</h3><h3> 卖对联的那些年里,感谢公公婆婆照看孩子,置办年货;感谢爸爸妈妈送来做好的冻肉、粉蒸肉、甜米、包子馒头;也感谢老火车站转角处小卖部的老哥和嫂子,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把桌子、凳子、对联纸等家当放在他的商店里,免得来回搬动不方便。还经常给我们提供开水喝,真是感激不尽。</h3> <h3> 我觉得那时候的过年就是一幅幅春联。当别人在置办年货时,我们在老火车站转角处卖对联;当别人带着老婆孩子逛街游玩时,我们在老火车站转角处卖对联;当别人烫头发美容美甲时,我们依然在老火车站转角处卖对联……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红红火火的灯笼辣椒中国结,看着琳琅满目的瓜子糖果……我们知道,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年真的到了。</h3> <h3>  现如今,不卖对联也有好几年了,但那套家当依然还保存着,保存着那段苦日子的记忆,保存着夫唱妇随的点点滴滴,保存着那些年酸涩又甜蜜的味道。现在虽然不卖对联了,但老公的毛笔字仍然坚持练着,还经常在手机上看书法大家们的写字视频,可见他对书法的那种执着深沉的爱啊!这不,前几天,他又天天出去,跟书法爱好者去义写对联了。</h3> <h3> 今天就是除夕了,年真的到了,我的心却是紧张而烦乱的。曾经的过往,苦涩的回忆,过年的杂感抒写至此,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美满!</h3> <h3>作者:刘永鸽,笔名:莫愁,女,1981年出生,陕西武功人,本科学历,教育工作者,武功县作家协会会员,武功县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品《春日逛庙会》《我与公园》《母爱深深》《校园的早晨》《挖野菜》《一碗面的追忆》《悠悠舍友情》《雨后相约》《漫步七星河》《青峰峡游记》等诗歌、散文20余篇在《咸阳校园美文》《有邰文苑》《武功书院》《家乡记忆之富美武功》《三秦文学》等报刊媒体及网络公众平台上发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