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舞伴练舞是在琢磨,在磨合,在协调,不要因为舞伴配合不到就认为是对方的问题。练永远比跳多,多长时间才能磨合好一个动作,练不是给人家看的,不要有什么面子问题,做不好就再来,舞伴不是对象,走了就没了,再找很难。收起你的脾气,善待舞伴。</h3> <h3>一对合适的、默契的舞伴,应该具有的感觉:</h3><h3> ①顺手,是两个人搭手跳舞,能配合默契,心领神会,对音乐理解,跳舞节拍,非常一致。</h3><h3> ②顺眼:就是要有眼缘,互相看着舒服,不别扭,有好感,愿意在一起。</h3><h3> ③顺耳:互相熟悉后,跳舞要有交流,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话能说到一起,听着顺耳。</h3><h3> ④顺心:互相能互敬、互谅、互容,不为小事情生气。跳舞在一起感觉顺气顺心 。</h3><h3> ⑤顺路:舞伴最好住在一地域,可以方便相互联系,来、走方便。舞伴有方便的地点,共同的时间,共同去练舞,找共同的感觉。</h3><h3></h3> <h3>寻找舞伴的条件归纳:</h3><h3> ①具有共同的舞蹈志趣和理想;</h3><h3> ②对舞蹈的认识较为一致,主要是技术风格;</h3><h3> ③性格和处事态度的兼容和豁达,能够彼此互相尊重、鼓励和谅解;</h3><h3> ④舞蹈技术的互补和差异,一般讲男士舞龄和技术要比女士早或高于3年以上, 这样可以确保舞蹈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h3><h3> ⑤身材和外表形象搭配合理,最好不要出现太大反差;</h3><h3> ⑥能处理好各自的家庭、社会及工作关系;</h3><h3> ⑦文化层次比较接近;</h3><h3> ⑧有共同时间学习和练习</h3><h3> ⑨居住或工作地较近,便于合作。而产生的一对舞蹈爱好者!</h3><h3></h3> <h3>舞伴关系:共同提高舞蹈的合作伙伴。相互珍惜对方,虽然有一些小矛盾,也是因为在意彼此与想提高的潜意识的作用。所以,矛盾是正常的,只有陌生人才会全部说好,然而片暇开心可以却当不得真,要知,一旦因此在不甚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而错而相处,结果后来慢慢会发现可能比舞伴的感觉更差,白白失掉了一个本该珍惜的好的舞蹈伴侣。这是初入门者易范的错误,同时一些竞技水平的选手因为太着意于水平提升也可能频繁换伴,最后只能成借伴来参加比赛了。</h3><h3></h3> <h3>交谊舞伴不只是跳几次舞或者为同门师兄妹搭手学舞练习就是的,它是经历考验,珍惜彼此长期合作而自然形成的。老师说过:“标准舞舞伴不仅属于自已,它也属于观众”。因为摩登舞是综合要求相当高的舞蹈,通过彼此的信任与尊重,在不断交流与适应中达成一致,提高自身人格与技术水平从而让观众接受认可。</h3><h3></h3> <h3>人们常说:“拉丁舞伴像情人之间的舞蹈,而摩登舞伴像是夫妻之间的舞蹈”, 舞伴本就是有别于朋友、情人的概念,它更高更多的是知友的角色。因为舞蹈本身是要表达音乐情感的,还因为标准舞是有别于舞厅舞,它是有文化、有美感、一体化默契程度高的舞蹈,所以它不仅在舞上,在舞蹈的生活中也要有一定的沟通以达至理念与交流高度的一致。舞伴间更多的是尊重、信任、关心、亲切与鼓励那种无私的感觉。</h3><h3></h3> <h3>舞伴不是夫妻,但它却有属于两者独有默契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前提是以舞为主与相互尊重、相互欣赏。正确处理好与舞伴之间、舞伴与朋友、舞伴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对双方来说既是一种现实的挑战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不影响生活空间又能提高舞技同享快乐的舞伴很难啊,呵呵,人们常说找舞伴难于找伴侣,真是一伴难求!因此女士因家庭及社会因素比较重视选择合适的舞伴,往往在意对方的人格、气质、理念、舞技与现实环境。一两场舞得开心那不叫舞伴,单纯地合舞也不叫舞伴,顶多算是舞友或舞搭子而已……</h3><h3></h3> <h3>对舞伴的要求绝对不能理想化,不能要求对方完全符合自己的理想。因为这是由两个不同生活经历生活习惯的人走到了一起进行合作,双方都需要通过交流来慢慢适应。不能只要求对方,肯定自已,要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也要主动改变自身旧有的一些思维概念和交流习惯,在换位思考的同时主动来适应对方,再通过讨论达成彼此的一致。这就体现了摩登舞的精神:合作与进步(不仅是快乐),通过彼此的合作提高舞蹈水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舞伴之间的争执不应等同于矛盾,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与讲究方式。男士易犯的毛病是“小老师”与“自以为是”,女士最易犯的毛病是“说不得”与“冷对抗”。“小老师”是因为男士引舞过程中需考虑更多问题的潜意识中反映,“自以为是”就是心态与技术理解问题了。“说不得”可能涉及面子观点太强及对方表达方式的不妥,“冷对抗”就是心态问题了,是不能面对自身的问题或对对方有一定的反感却又不去主动说明沟通。</h3><h3></h3> <h3>一切不能过分去分因果呵,因为因果关系是循环的,问题的出现双方都有一定的因素。由于对舞蹈技术的不同理解会伴随整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周期性反复出现的,不会因一次问题的解决而消失。</h3><h3></h3> <h3>这时需要双方先达成一种协议,遇争议时先予搁置冷静一下。彼此要向对方说明什么表达方式才是自已能接受的,并要在下次出现时主动提醒对方,也给予对方一定的改变习惯的时间。 通过老师来解决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技术问题请教老师来裁决是最合理的了,要不,要找老师干嘛。还有一点是老师对于此有丰富的经验,会剖析遇矛盾时双方表达方式如何才是妥善的。所以学舞也涉及到对自已处事方式的提高。</h3> <h3>舞伴是一对学舞的人想把舞学好,有缘结合的一对异性好友。他们必有相互吸引之处,因此,应该放大双方的优点去学习,缩小双方的缺失慢慢的改進,以赞赏、感写替代嫌恶、责骂,心平气和时笑笑的说;心中急切时慢慢说;心中生气时轻轻讲,用心灵的沟通方式去对待双方,学舞的过程不只是舞技的进步,也是心境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呢?</h3><h3><br></h3><h3></h3> <h3>舞伴是舞蹈圈圈内的一种双方在舞蹈技巧的进步中去领略其中乐趣和成就感的产物。它需要相对固定的舞伴默契配合。在共同的舞蹈中,舞者彼此间是和谐、默契,一对舞伴,随着音乐一迈开舞步,这种感觉便立即透过两人接触的身体中传遍整个身心。舞姿上的相互传感,一下子就会把两个性格的关系的最真实的感觉充分传达。</h3> <h3>舞伴是人们投身于体育舞蹈运动中,一种属于非亲属关系、也非情侣关系,也非情人关系。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较固定的男女舞蹈伙伴关系。它是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新型的男女之间亲密关系。</h3><h3><br></h3><h3></h3> <h3>舞伴之间有有了好基础,因舞走到一起,对舞都有浓厚的兴趣,以后就是如何相处的问题。在练舞中男伴是领舞是引导者,一定要主动积极,平常要多吃苦,加倍努力,水平不如舞伴更要迎头赶上或者超过舞伴,要呵护、爱护舞伴。切记,这是双人的舞,是你们俩的舞,多看看对方的进步,多鼓励,少责怪,更不能伤害,尽量的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对方难堪。练舞时不能性急,心平气和慢慢磨,舞是时间和汗水堆积出来的,练舞时有时感觉不好就别勉强,可以暂时放一放,待感觉好的时候再练效果更好。女伴主要是随舞,积极的随,有头脑的随,这样俩人会形成很好的互动,久而久之养成良好习惯,会有很好的默契,到时苦尽甘来,享受跳舞的乐趣和舒适的愉悦。其实舞伴之间的相处、配合,磕磕碰碰又算得了什么,凡是过来的,哪个又不是这样呢?我们看到的只是光彩夺目。总而言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让我们为了心爱的国标舞共同努力吧!</h3> <h3>维持舞伴的关系犹如经营一家公司,要很用心地经营。如果相互间意见不合,总是抱怨对方,恶语攻击,最后一定是要破产倒闭的。舞伴间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倾听,才能心意相投。练习时的讨论与争论必须要有意义,有不同的认识要找出原因与改进方法,被抱怨的人首先要认真检查自己的不足,并接受对方的意见建议,加以改进,不要太多的互相指责。跳舞是要用头脑去想着跳,要做一个聪明的舞者,你必须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要以重心、腿的力量与好的头脑共同去完成动作,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舞艺大进。</h3><h3> </h3><h3></h3> <h3>正如人不可貌相,舞伴也是不可貌相的。有的舞伴,看上起来身材苗条,跳起舞来却刚硬如铁,舞步很沉重,带起来很吃力;有的舞伴,看起来身子笨重,跳起舞来却柔若无骨,舞步轻盈,带起来毫不费劲。当然,不可一概而论,身轻舞也轻者,也大有人在。</h3><h3> </h3><h3></h3> <h3>男士要多担当,打铁必须要自身硬,被报怨,被责怪,也要大量、要大度,要有无怨无悔的境界。</h3><h3><br></h3><h3></h3> <h3>舞伴分手的最大原因是两个人对舞的态度不同。有的人倾向于严肃、认真的态度,并常常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的人以乐趣为主,且不愿意太吃苦受累,尤其是跳得好一点的,就更不愿意苦练了。因此,男士应该经常注意营造轻松的氛围,并注意多给女士一些休息时间,同时,不要把比赛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于训练不刻苦,时间不够多等等,对业余舞者来说,提高固然重要,但乐趣才是最终的目的。舞伴之间要坦诚相待,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及时解决, 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男士要注意不要深究,有相当一部分女士属于"不可多说" 型,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抬杠" 型,这都是正常的女性心理的表现;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并不太在意这些问题,并善意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及对对方的一些希望。双方都要经常提醒自己:我们为什么老吵架?我们如果不是夫妻,我们更应该彼此尊重,我们不是最优秀的,我们更不应该互相挑剔,我们不是那么富有,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的付出,我们放弃固执,用耐心和毅力去练舞,我们就不会劳无所获,我们为什么要吵架?我们用笑脸面对困难,把争执变成切磋,这样不是更好吗?</h3> <h3>我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特别是舞伴俩人在同时学习新套路、新技巧及新花样的时候,我感觉女士比男士接受快、记得也快,但是,一到二人在一起跳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许多人就觉得不合拍没法跳了,其实那是因为男士除了和女士一样学同样的东西外、还要听音乐、记步子套路、带着女伴在运行中考虑如何避让他人等等,所以,女士应该给男士更多的时间去慢慢消化、去理解,去磨合,才能把学到的正确的东西跳出来。否则就会影响情绪、为一时还做不到位的动作而无休止地争论就得不尝失了。学舞练舞过程中磕磕碰碰,坎坎坷坷是很多舞伴必须经历的。不争不吵的舞伴几乎没有,只不过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罢了。只有尽量做到不争不吵,少说多练,保持好心情,宽容理解,和谐共舞,这舞才能练好,也才能不断有所提高。</h3><h3><br></h3><h3></h3> <h3>有人说:"找舞伴比找对象难",想想也真是,因为舞伴要有对舞共同兴趣爱好,相对适合的身材和性格,还要相互顺眼等等因素,所以比较难。一但确定为舞伴,后面的相处就更加难。很多舞伴一路磕磕碰碰,风风雨雨,为舞有过吵架,有过伤心,有过眼泪,有过散伙、撤档的想法,有的舞伴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坚持,最终造成分道扬镳。但还是有很多舞伴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为舞结缘,为舞到现在,为舞到将来。如果当初不冷静,不克制,散了伙,这些年的学舞练舞前功尽弃,就不会有现在的和谐共舞。</h3> <h3>舞蹈是两个人的艺术。舞伴双方的配合,是习舞者体现艺术美感的主要环节。它的美学理念是:所有动作的配合达到一致,两个人就象一个整体,在音乐旋律中不断流动,不断飘逸。要达到配合的完美,自然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磨合期也很长,在那悠扬的乐曲中,用轻盈的,富有弹性的舞步,交流着人生经历和感悟,就像讲故事,像读散文,像诵诗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