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檀学堂当主班(三)

生活路上的行者 胡海燕

<h3><u><b>堪称孩子精神食粮的故事环节与偶戏</b></u></h3><h3><h3>我们的物质身体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睡觉的,如何型塑孩子的元身与元神,故事与偶戏便是绝佳的手法,犹如阳光空气那般重要。故事可以带给孩子内在心灵丰富的图景世界,而偶戏则是故事的艺术化升级版演绎,他能把一个场深深地带进来,孩子们的呼吸甚至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深化,因此对于而今深受电子媒体冲击的孩子们而言,无形中具有很好的疗愈作用。</h3></h3> <h3>本学期幼儿部故事环节基本每个月更换一个主题,偶戏进行了中秋、冬至和新年三场。这部分的内容会由张老师进行主要教学回顾,在此不做赘述。</h3><h3><br></h3> <h3>只记得每一次偶戏几乎都是需要号召全社区老师、家长集体上阵方能完成的一台大戏,那需要一针针戳制的羊毛偶偶、故事主要演述者要对所有台词熟烂于心、另一位配合演述者全神贯注地根据故事言辞的推进栩栩如生地对所有偶、俱的逼真演绎、乃至前前后后场景的布置与收场归位,台上台下忙着拉幕布的人员,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那么地不可或缺。</h3> <h3>记得这印第安麻雀故事偶俱的制作,我花了整整两天,每天几乎六个小时不移不动地制作羊毛偶。不做不知,除了有心、用心还需要心到手到,否则不是心烦意乱地无法坚持,就是偶具制作的松松软软毫无质感,无质感时,就如那精神不饱满的精神状态,他带给孩子的精神状态不言而喻。</h3> <h3>就是心到,手到,体力是否能够持久地支持这份系统工程,因为在戳制每一针,调整每一个角度心里都需要回放那故事剧本,能否把这神给传出去,例如这冰雪之王一出场他就那么一句话,所以这气场完全依靠这形态。因此制作过程中,这王的体型、架势,乃至东西方着装皆需考虑进去。</h3><h3>当用尽了一切身心之力,自己都能心满意足,眉开眼笑之时,相信这偶俱的传神也便达到了。</h3> <h3><u><b>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教师团队</b></u></h3><h3>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因此两位妈妈教师,加上一位刚刚结婚不久的女性教师,好戏确实连台,但稳定也需要有自我革命的态度和时机。只要发生了的,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享受当下就是最真实地活着。</h3><h3></h3> <h3>真实不虚需要底气,需要觉知,更需要行动力,吴老师的团队干起活来需要杠杠的颈头,也需要常拂拭的行为,做不到时吴老师的那把扫帚会发挥作用的,不然这“大江大河”剧中“革命委员会”牌子不是浪费了嘛😄</h3> <h3><u><b>家园互动的圆桌会议</b></u></h3><h3>三位一体的教师团队是保证孩子每天节律自由呼吸的重要条件,但是家庭氛围气息的延展以及与学园之间的互动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背景,这一切看不见却能带来家园关系的涟漪。立体交织的关系,作为忙碌的妈妈主班,身心只要有片刻不听使唤,把握不住自己的中心或是中心把握的太紧时势必会带来漩涡或浪潮反弹。</h3><h3>因此在关键时刻我召开了两次全员家长圆桌会议,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彼此看见,彼此换位,不求完美,但求真实不虚,因为成长与修复永远是同步运动的。</h3><h3>即便如此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当烦扰级别达到我以意志力无法承受之时,我提议休息,敬爱的吴老师给我公费提供了杭州满园备课学习机会。</h3> <h3><u><b>走出大山的杭州满园学习备课会</b></u></h3><h3>对于华德福圈内的学习我一般比较主动,而且从2006年接触《学校是一段旅程》(吴蓓老师翻译)伊始,我一般都是自我掏腰包式按需自我学习,不为别的,只为自己和自己的两个孩子。</h3><h3>这样的公派学习记忆还是2002以前的事宜,所以心情还是有点与众不同。两天的学习内容主题是:孩子自由玩耍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一首首的声乐歌曲,一段段的优律斯美练习,一场场的小组探讨,不断地让我回观我们青檀学堂幼儿部的各种现象和棘手问题,最后发现谁也给不了我答案,因为青檀学堂的关系是一个特例,吴蓓老师走的也不是别人能走的,或是别人已经走过的路,所以只能靠我自己的内心和大脑以及手脚。听天由命可能有点悲观,但是保持自己的中心和做人原则与底线是基本的需要,剩下的就交给时机。</h3> <h3>随着身边的一切时机舞动,随着日月星辰守护好自己的内心,尽一份社区赋予我的责任,做一个教师妈妈该做的,结果便是那真善美的自然运作。</h3> <h3>向孩子学习发出自己的心声,洞悉身边一切能捕捉到的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养好自己的身,没有过不去的事,最后定是那皆大欢喜。</h3> <h3><u><b>小而别致用心的学期结束仪式</b></u></h3><h3>悠悠然然中,这一学期接近尾声,冬至活动的完结,拥抱内心向着明亮远方的那颗心,开始着手本学期的结束仪式。</h3> <h3><h3>简简单单,一张老师绘给孩子的新年贺卡,在本学期所学全部近十五首的集体歌声中,这台戏落下了帷幕。</h3></h3> <h3><u><b>我的离开</b></u></h3><h3>鉴于自家两个孩子,一个在上海上传统学校,一个因户籍没着落在黄田上学,这种女儿想爸爸,儿子想妈妈,丈夫想妻子,妻子想丈夫的感情撕扯,决定再次搬家回到了上海。</h3><h3>一段美好的遇见就这样划上了句号,结尾一起唱这首歌吧,他也算是我们青檀学堂的集体教师歌曲了。</h3><h3><a href="https://changba.com/s/VBMdoUj_dzKx3FFKyT0_lQ?&amp;code=RkvQSz26klpA4E2cTppPyXFu1V1IAZgEV6darnuQ3BHYX9DU4gCA6pd9i5aFQueaTecYUSng7wNjXBh0EwQ-Qoj4oNQgmU6HLmXBCmj1iv5hRVK2reM-BBqSgxJvYkqA"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最美的遇见</a><br></h3><h3>(孩子们会唱的歌曲均在我的唱吧作品集里)</h3>

孩子

偶戏

故事

需要

老师

青檀

教师

学习

本学期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