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芹巧名师工作室最大的特色就是“育师树人”。最好的教师不应该只自己茁壮成长,涵养别人;而应该在涵养别人的同时也发展自己,培育更多的人,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h3><h3>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h3><h3> <b>根据王国维的读书三种境界,古芹巧名师工作室“育师树人”创设出属于自己的三层境界:以计算登高望涯;让几何为伊消悴;凭方程回首阑珊。</b></h3> <h3><b> 一、以计算登高望涯——用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搭平台,促进专业分享</b></h3><h3> 1、以加法凝聚教师,和得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在名师工作室,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者,而是雁行中的一员。工作室一成立,我们就同步创建工作室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借助新媒体的渠道,充分发挥了宣传工作室、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的作用。</h3><h3> 2、以减法经验共享,差筛智慧互补。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多了反而繁杂,本着少即是多的原则,我们立主每个学员在课堂驾驭方面、科学研究方面、信息技术方面或其他方面找准定位,筛选出自身最具优势的技能,并在工作室中智慧互补,经验共享。</h3><h3> 3、以乘法设立了“会课制”,积出专业共同体。“会课制”旨在有效地促进教师之间分享专业知识与经验。我们通过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的会课活动,让每个学员以实践去乘以所有的课,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中前进,在学习和继承主持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的同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乘出专业共同体。</h3><h3> 4、以除法设立“沙龙式研讨”,商是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在每一期的会课活动中安排了专题讲座,并在活动前征集问题和困惑,开展“沙龙式研讨”,以除法除去老师们的一个个教学困惑,丰富老师们的数学专业知识,使他们一步一步地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指导他们在一定的限度内更好地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h3> <h3><b> 二、让几何为伊消悴——用垂直平行的几何模式广辐射,构建名师网络</b></h3><h3>1、以垂直方式辐射周边区域</h3><h3> 工作室成立后,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带领着若干个工作室成员,而每个工作室成员又可以在各自的学校带领3-5个以上的老师。因为这些老师都分布在不同的学校,所以他们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名师网络。而每学期的工作室活动我们轮流安排在活动承担者的学校进行,并邀请所在学校的老师一同参与。</h3><h3> 工作室团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借助“名师网络”的校本研修形式,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使区域性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还通过举行成果汇报、校际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等途径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密切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帮扶、带动、引领、促进区域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推动市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h3><h3> 这几年来,我们到访了省内外近二十多所学校,通过同课异构,评课议课,专题研讨等形式让工作室学员在参与这些活动中提高了学科教研能力,并得以锻炼和成长。</h3><h3>2、以平行方式辐射远处区域</h3><h3> 除了垂直辐射周边学校,工作室还结合县、市、省乃至全国的活动,组织成员和学员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教学研究,或作课,或讲座,或研讨,从而努力给他们创造学习、锻炼、展示的机会,以平行方式辐射远处区域,逐渐在基础教育届创设自己的品牌。</h3><h3> 我们还与广东省多个省市的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合作发展关系,如深圳的广东省邓春苗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杨新梅名师工作室,我们梅州的广东省吕崇平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温利英名师工作室,刘雪芳名师工作室,赖艳红名校长工作室等,在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种交流活动中让成员和学员们取长补短,共同成长。</h3><h3> 主持人还要求学员们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并通过成果分享,获得同行认可与关注。工作室还建立了学员成长电子档案,不断促进工作室发展及学员的专业成长。从而使我们在工作周期内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的优秀骨干教师,并定期招募新的成员。</h3> <h3><b> 三、凭方程回首阑珊——用求解未知的方程思维促成长,积淀教研文化</b></h3><h3> 工作室主持人要求,无论是其本身,亦或有经验和年轻教师,都应当自觉充当教育观念的先知者、教育问题的发现者和教育科研的实践者。以求解未知的方程思维,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在工作室的引领下,自动自发,自觉积极思维,大胆对自身成功的教师实践再反思,再发展,主动认识未知的事物,探求不同的知识,研究符合自己教学理念的理论,总结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策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流派。从而实现名师和育人的全面发展。</h3><h3>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每一次的跟岗学习时间或交流研讨活动里,都有效地去开展集体备课、教研、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实践活动。课前,主持人会引导老师们对每一次的研讨课进行教学程序和课前小研究的认真设计和认真预测;课堂上,让老师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力求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各有特色。同时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多种情境,让小学数学问题在情境中呈现,数学知识在情境中生成,数学能力在情境中提高,教学目标的“三维性”得到充分的落实。</h3><h3> 此外,主持人还引导老师们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而在这些尝试和探索中,都要求老师们学会从纷繁复杂的教学模式中凸显独属于自己的风格特点。并通过课后的研讨,各抒己见,不断反思和感悟,不断地收获课堂教学技能。</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芹巧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孵化摇篮,小学数学为有机养料,志在“育师树人”。希望通过名师的引领和骨干凝聚,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学科甚至一所学校走上科研兴教的教育改革之路。独行速,众行远,凭借工作室的平台结伴雁行的学员既收获了能力的提升,又收获了一份真挚的友谊,在满足多元的情况下让世界长寿乡的老师们更长寿!</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