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流行一句话:“走的太远,也别忘当初为什么出发”,我似懂非懂,说不清楚当初为什么出发……要说远吧,今年最远去了北极点,为什么要去那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句两句话还真说不出个道道来……有记者采访我问到“你觉得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对老年人来讲是挺沉重的话题,我不会说“正能量”的名言,就一句话:“我就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这和所谓的“意义”能沾上边不?</h3><h3> 我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叫“生活就在于折腾”。对于我一个退休老人来说,喜欢折腾,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自虐和挑战,因为一个人生活在人世间,在胳膊腿还能动的时候,你不去折腾,安静舒适的生活,会把你仅有的一点棱角慢慢磨掉的……</h3><h3> 2018年,日子过的飞快,一眨眼一回眸的功夫,365天就在眼前溜过去了……回顾总结一下吧,要不然都不知道这一年究竟干了些什么。如果有那么一天,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那就……大过年的别说不吉利的话了吧……</h3><h3>就以时间顺序,捋捋今年折腾的流水账吧……</h3> <h3>1 参加最有价值的两次跨年度会议:参加了中国科学院2017年的农民种子网络年会(贵州铜仁)和2018年的农民种子网络年会(丽江石头城)都跨了一个年度。会议主办方可能是要给人一个印象:保护传统种子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有连续性的抓下去。作为一个根在农村的老年志愿者,还能发挥点余热,没被这个社会彻底抛弃,我还是沾沾自喜挺自恋的……</h3> <h3>2018年农民种子网络年会开幕式,吾木村东巴和继先在举行仪式。</h3> <h3>2 参加最有特色的一次婚礼:是参加丽江玉龙县宝山乡吾木村东巴和继先的婚礼仪式。这次婚礼的特点是:东巴结婚请东巴举行仪式非常难得……</h3> <h3>3 采访最大的一个摩梭人家庭是丽江宁蒗县拉伯乡加泽村油米自然村的东巴杨扎实一家,11口人四代同堂,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h3> <h3>杨扎实东巴的老母亲</h3> <h3>年初杨东巴家四代同堂11口人合影。</h3><h3>杨扎实的母亲80多岁了(等到年底我们再来他家的时候,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两个儿子杨宝荣、杨泽礼娶的媳妇是亲姐俩,哥俩是兄弟又是连襟,姐俩是姐妹又是妯娌。(坐在前排中间的是杨扎实母亲)</h3> <h3>年底杨东巴家三代同堂合影</h3> <h3>4 组织参与了最有意义的几次拍摄活动。一是给油米村的摩梭人东巴拍照(正赶上中国地理的摄影师左老师来油米采风,就请他来拍摄);二是为油米村东巴拍摄全家合影照;三是为村里的老人拍摄纪念照。</h3> <h3>油米村老人(黑龙江于江拍摄)</h3> <h3>5 参加最痛快的一次徒步是从宁蒗县拉伯乡拉伯村到玉龙县石头城这一段曾经的茶马古道。由资深社会活动家木文川担任向导;领队是中国科学院宋一青教授;副领队农民种子网络管奇老师;摄影田秘林;我负责收队……</h3> <h3>6 最悲痛的一件事:2月9日,好朋友申俊在非洲旅行路上发生车祸去世了。据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消息,两名中国游客9日傍晚在纳米比亚红沙漠景区内因严重车祸不幸身亡,另有4名中国游客受伤。特向朋友家属表示深切哀悼!逝者安息!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警示生者,在外旅行,安全第一!</h3> <h3><h3>7 最有趣的一次电视采访:内蒙古电视台记者到我的办公室和我家里进行录像采访,播出的时候把我的姓多加了一横“丁”变成了“于”,我开玩笑说,2018年我多赚了一横……</h3></h3><h3>8 时间最长的一次房车旅行:环澳大利亚48天22000公里,在大洋洲画了一个圈……</h3> <h3>9 最值得纪念的一次航拍:是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坐水上飞机拍摄心形岛……</h3> <h3>10 最值得尝试的一次直播:借助腾讯平台在网络上直播环澳大利亚房车旅行48天全景记录。</h3> <h3>11 最刺激的一次跳伞:一生来一次凯恩斯,一生要体验一次跳伞。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坐小飞机从14000公尺的高空跳下来……</h3> <h3>媒体报道我们的澳大利亚房车旅行(1)</h3> <h3>媒体报道我们的澳大利亚房车旅行(2)</h3> <h3>12 游览一个最远的景点,来回5000公里去看一块大石头,值得吗?你觉得值就值!从凯恩斯往澳大利亚的国土中心插入,看完乌鲁鲁大石头再回到达尔文,将近5000公里。</h3><h3>乌鲁鲁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地球上50个一生中必须去一次的旅行地,与南极、巴西的亚马逊森林、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坦桑尼亚的塞伦盖帝平原、加拿大的洛基山脉等都列入“最后的处女地”。当你来到澳大利亚北领地的乌鲁鲁时,你付出的千辛万苦都随着千变万化的大石头,那种美妙绝伦的景色,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h3> <h3>站在乌鲁鲁变色石头顶上</h3> <h3>变色大石头形状千奇百怪</h3> <h3>13 经历了连续最高气温的旅行体验:澳大利亚在4月份的北领地,我们经历了连续11天的40度左右高温,每天喝不少水,竟然排尿困难……</h3> <h3>14 参加了最大一次爱护动物协会举行的集会:在墨尔本爱护动物协会组织的大型聚会上,要求人们禁止食用动物,引起了不同反响。«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鸡鸭鱼牛羊猪,就是让它们为人类所食用的。</h3> <h3>15 观看了世界上最小的企鹅群:在澳大利亚菲利普岛,3万只小企鹅在晚上六点多从大海陆陆续续回到岸边自己的家里(按规定不允许拍照,怕惊着企鹅),我违反规定偷拍了一张。</h3> <h3>16 到世界上最穷的国家观光:对朝鲜这个“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小兄弟,近几年有点儿不听“大哥”的话了,有时还给“大哥”脸上抹点黑让“大哥”下不来台……虽然曾经的弟兄之间的关系忽冷忽热大不如前,还是想近距离看看~我们前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h3> <h3>17 最有价值的航拍:在丽江玉龙县宝山石头城,这是我第一次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效果还可以。在宁蒗县拉伯乡加泽村油米自然村,我的航拍第一次运用到工作中,把航拍效果图纳入到农民种子网络团队的考察计划之中。</h3> <h3>18 最大的梦想~去北极点,实现真正的环游世界。绕着北极点跑一圈,瞬间就把全世界24个时区全部转遍了,这就是环游世界?站在北极点上,已经没有东西方的概念,四面八方指向一个方向就是南方。不是做梦,这是真的!我不喜欢扎堆式打卡式的旅行,我喜欢来到北极探索未知的世界……7月30日,圆梦北极点之旅正式启航……</h3> <h3>19 最麻烦的一次游览是在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口,我们在这里停留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活动,我带着相机准备去港口拍照,结果进入了军事禁区,可让人盘问了个“底朝天”,两个小时就这么白白的过去了,还差一点没让人家当成间谍关进小黑屋子……</h3> <h3>20 乘坐最大马力的俄罗斯“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船上配备两个核反应堆,核反应堆距离我们住的房间只有50米。有个朋友还提心吊胆的拿着一个测量仪测量核辐射的数值,结果都在安全范围之内。</h3> <h3>21 我见到一次最多数量的北极熊,北极点行程总计发现5次8只北极熊:三次是单只行动的;一次是雌熊领着俩幼崽;一次是雌熊领着一个幼崽……我们的破冰船远远的望着北极熊,尽量不要去惊动它…人们说话都要轻声细语,别让北极熊听见……</h3> <h3>22 在世界最远的地方~北极点烧烤:我们到达北极点徒步之后,按照船方的安排,要在北极点的冰面上烧烤,北冰洋的海味在这里都能品尝到……</h3> <h3>在北极点展示内蒙古民间救援协会会旗</h3> <h3>23 最大胆的一次尝试~进入北冰洋融池。北冰洋的融池有的是和冰下的海水相互贯通,北冰洋水深达4000米。作家毕淑敏北极点旅行写的文章里面,就有一对夫妇进入融池,掉到冰窟窿中差点没丧命……</h3> <h3>24 最精确的一次确认~登陆北极点。8月4日晚上,是核动力破冰船确定北极点的日子。北极点的确认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的船在开动的时候,要停在北纬90度,万吨巨轮稍微差那么一点点,不是越过了90度,就是没到90度,稍微一疏忽,又回到了89度……船在不停地前进,不停的后腿,不停的左移右挪,终于在晚上21点确立了北极点。破冰船鸣笛半分钟以示庆祝,船上的船员和游客,在甲板上欢呼雀跃,庆祝登陆北极点圆满成功!</h3> <h3>登陆北极点证书</h3> <h3>25 最尴尬的一次错误~火车票买错了。从莫斯科回国,决定买经过满洲里入境的K20次车票,由于不懂俄语,车站搞错给出了经过乌兰巴托的K4次车票(这两趟车都到北京),而且到临上车时才发现。据多方了解坐火车路过蒙古要办理过境签证,办理签证时间不赶趟只能买从满洲里入境的K20次,结果车站失误给买成路过乌兰巴托从二连浩特入境的K4次了,只好将错就错先上车吧,到时候再说。当时想实在不行就在伊尔库斯克下来转满洲里方向,别让人家遣送回来就丢人丢大发了。结果一问列车员,过境蒙古不用过境签,掏点罚款3000卢布(合人民币300元)了事。这才叫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歪打正着,就想坐K4次一趟火车走俄蒙中三国,一不注意梦想就实现了……后来在边境签证的时候没罚款,只是正常办理了签证,规定可以在蒙古国停留十天,我又在乌兰巴托呆了三天多……</h3> <h3>26 坐了最长距离的一次火车旅行~欧亚大陆穿越。体验一把从莫斯科到北京~坐火车7天7692公里穿越欧亚大陆的洲际旅行。</h3> <h3>27 我取得的第一个“世界乒乓球冠军”,是在去北极点核动力破冰船上。在船上的旅行者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上我拿到了“世界冠军”……虽然都是业余选手,也挺激动的………也算为国争光了吧……</h3> <h3>28 最有意义的工作~参加农民种子网络志愿者。我这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摄影爱好者出版了“农民种子网络在金沙江畔”画册;参与了云南丽江纳西古村落«三村故事»的文字图片编辑工作;跟随中国科学院专家和国际知名学者多次在云南、青海和内蒙古考察调研。遵循那句老话“干到老学到老”折腾到老……</h3> <h3>29 最恐怖的一次经历:11月21日晚上,缅甸当地时间九点,在东枝的点灯节上,一个热气球意外着火,拖挂的上千盏灯从空中掉落,火星四溅,围观的人们仓皇逃窜……我就在距离掉落地点十来米的地方,逃离时人们乱成一团,我的身下和身上边全是人,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根本跑不了……点灯节举办方遇险预案根本没有,人们乱做一团时,没有任何人来指挥……老伴距离出事地点有三四百米,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拽起她就准备逃离,后来看着火花没飞过来,就又坐了下来……(央视、搜狐、新浪、北方观网、中国青年摄影网等媒体都报道了此次事件)</h3> <h3>30 最值得回味的一次禅修:去缅甸旅行近一个月,我们去了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帕奥禅修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禅修体验。所见所闻感觉一切还都是挺值得的。</h3><h3>31 最受惊吓的一次旅行:在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帕奥禅修中心餐厅,小松鼠和猴子都来抢人们手中的食物,可是蛇也来凑热闹可能是找吃的,我们脚下的木地板很宽的空隙,蛇就在下面不时的爬上来,我们按规矩都要光着脚走在上面,确实挺害怕的……</h3> <h3>32 最值得纪念的一次徒步~环泸沽湖50公里。我先后几次来过泸沽湖,曾经环泸沽湖骑电动车走了一圈,这次想徒步走一圈。它的周长70公里,我从大洛水村到走婚桥,横跨泸沽湖少走了一个大拐弯儿;在洛洼景区翻越后龙背山到女神湾,回到出发地大洛水村大体上是50公里出头……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搭了一辆车,实际走了将近10个小时不到50公里。</h3><h3><br></h3> <h3>环泸沽湖轨迹</h3> <h3>在泸沽湖畔</h3> <h3>33 最痛快的一次组团参加摩梭人婚礼:宁蒗县拉伯乡拉伯村摩梭人朋友杨建新儿子结婚,我在朋友圈里喊了一嗓子:谁去参加摩梭人古村落婚礼,可以和我一起去!积极响应的有全国各地十来位,马上成立个小群,最后落实了五个朋友,其中三个人参加了接亲活动,和男女方的长辈们混的比我还熟……还有三个人和我一起到了比内地提前一个月过春节的油米村拍摄……</h3> <h3>34 最有意义的一次聚会:老同学丹东泡温泉。我们三对夫妇集中到辽宁丹东市,一起度过了十几天快乐的时光……</h3> <h3>35 最惬意的事儿~为村民写春节祝福语。村里没有毛笔,你们猜用什么写的?这是真正的硬笔书法……</h3><h3><br></h3><h3>2018年终总结,声明一点:不是炫耀自己,这么大岁数也真没必要,把荣辱已经看的很轻了……如果哪些不适合个别朋友的口味,也不用当个沉重的话题给我提出来,求你撇个嘴一笑了之吧……</h3> <h3>作者:丁振东 (环球旅行体验师;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中国科学院农民种子网络志愿者)64岁 退休四年,爱好旅行摄影,海外背包客,向往穷游,游览了南极和北极点,自由行先后到过40多个国家。国内曾4次由不同线路自驾进藏,历时半年,行程5万多公里。</h3><h3>主要旅行经历:</h3><h3>2016年12月份,南极、南美自由行归来之后在美国迈阿密农场体验打工换食宿,然后去古巴、墨西哥旅行;</h3><h3>2017.4~5月从呼和浩特到尼泊尔自驾旅行48天;5~7月在西亚、中东(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旅行;7月底参加法国、瑞士、意大利边界勃朗峰环线徒步一周;8月初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游览了坦桑尼亚、肯尼亚东非大草原;</h3><h3>2018.3.14~5.1日历时49天环澳大利亚房车自驾22000公里。5月底完成朝鲜旅行。7.30~8.11日完成北极点旅行,在俄罗斯自由行。8.21~27日坐火车横跨欧亚大陆从莫斯科回国,途经蒙古时在乌兰巴托游览。11.16~12.8日在缅甸旅行禅修。</h3><h3>联系方式:微信号28492920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