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玉环十万法精深,露峥嵘方显真铁汉一一一一一一初练玉环桩小记

彼岸花开

<h3>  我儿时,就憧憬着贤侠,剑道,有着练功习武的梦想。可一转眼间,世间的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已经过了四十几个春秋。有诗,可以这样形容:</h3><h3>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h3><h3> 我梳理着零乱的思绪,多少年来我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心理话,找一个人倾诉一番,可是太难了。</h3><h3> 想和母亲聊聊,她说她老了。想和父亲说一下呢,可是他已经踏鹤西去了。想和女儿谈谈呢,她说她不懂。那么最后,我还是想和老婆说一声,可她却说,没有时间。</h3><h3> 看来,我不用说了。还是把他写出来吧,放在网上,让大家看一看。也许就能产生共鸣,以抚慰心灵的期许。</h3> <h3>  在这里呢,我可以直抒胸臆,一展歌喉,灿漫身心了。</h3><h3>诗曰:</h3><h3>闲情信步醉翁亭,</h3><h3>一壶浊酒壮我行。</h3><h3>我本自号逍遥客,</h3><h3>倚剑清风作别情。</h3><h3> 这首诗,就是我年少时的写照。要做一个剑侠,想除暴安良,打尽天下不平之事。侠客,就要行走四方,才能了却宿愿。可现实生活又与之背道而驰。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侠客,就要有一身好功夫。所以我的练功习武生涯,就在上初中时,开始了。</h3><h3> 记得,那是在上初二的时侯。曾和邻村的,一个吕姓拳师学拳,是临清派的十路弹腿。练了几个月,确实长了力气,饭量也大了。拳架大开大合,大弓大马,先是在平地练,然后在斜坡上练。着时费了一番功夫,可是随着我,初中学业的完成。这段拳缘也就无疾而终了。</h3> <h3>  之后,我就步入了社会,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虽然,为了生活疲于奔波。但我心中的梦,并没有破灭。九一年以后,我开始订阅《武当》杂志。从中汲取传统内功文化的营养。2000年时,李兆生先生,在武当杂志社推出了丹经武学的,系列功夫。我也就是在那时,与铁松派有了不解之缘。</h3><h3> 我先后的买了《真元宝笈》,《先天太极拳》等书,之后,我就认真的阅读起来。李兆生先生,这些书写的很有特色。内容生动而祥实,古典而文雅。将铁松派的内功源流,特点,武林秩闻等内容都一一的作了陈述。</h3><h3>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玉环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先生,在书中讲到此是坤道入门之功。如果,男性练功者三四十以后才练功,也可以练这个。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少年入手大字桩,中年还是玉环强。”如果是少年入道,可以选修大字桩。大字桩,是太乙十三桩之首桩,十分刚猛。所以,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h3><h3> 据李先生书中讲,练习玉环桩有力者可以用力,无力者可以不用力。我觉着这个有意思,完全可以不费劲,还能偷点懒,可以出功夫。所以呢,我就煞有介事的自学起来。就那么几个式子,照猫画虎,居然也能比划那么几下子。每天练上个三五十个,坚持了有二三月,也未见有什起色。至于功夫也就别提了,我思前想后的瞎着磨了一通。最后还是放弃了。</h3><h3> 看来,练功夫想要无师自通,那是不可能的了。个中精要和关窍,是不能自学的。非得有老师,面传亲授才行。</h3> <h3>  前些时,看了刘老师的一篇文章后,我也深有感触。内容是这样的:</h3><h3>忆当年船厂励后学,看今朝古法惠群英。</h3><h3>诗曰:</h3><h3>塞外白山松水间,古法入世度有缘。</h3><h3>先贤遗有修真法,接引故人续前缘。</h3><h3>三公法承铁松律,开枝散叶船厂间。</h3><h3>桃李花开吉祥地,法雨广布润尘环。</h3><h3>玉环再现红尘地,乾坤法象话从前。</h3><h3>莫测玄机掌中握,一念调合阴阳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话说往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古船厂吉林,笔者回家探亲,一天早上在练功场地,有一个老功友领着一个人来到了我面前说"铁成,你帮看看他玉环桩练的怎么样"?</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看了看,问道:你是怎么练的?那个人答道:我每天推一百多个,推了有三年多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一听就笑了,说:你不用练了,可以回家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一听就急了,为什么呀?我练的好好的,怎么就让我回家了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就笑着同他说:按你现在返种练法,强身健体足够了,出功夫?别想了,再练十年还是这样。</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一听就急忙问道:那应该怎样练?</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看着他,严肃的说:推不到360别来见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看看我,寞寞的走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周后,那人又来了,一路连跑带跳的大声的说:刘老师我来了,我一看就笑了,问道:来了,这一周怎么练的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沉默了一下,沉重的说岀了三个字"苦与乐",然后就向大家描述了他这一周的经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说:做为一个男人,重来没有被人这样说过,太打击人了。回家后一咬牙,第二天直接推到了360,可"悲"的是第三天就下不来床了,上午休息了半天,下午又咬牙坚持推了360,回家上楼腿不敢拿弯,得一步一步的扶着墙往上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家人看他练功练成这样了,心痛的说:咱别练了,再练下去可能要残了。他一瞪眼睛说:别人都没有练残?到我这怎么就能残了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此坚持推了三天,第五天早上在床上一跃而起,那腿脚,那叫一个轻呀,他兴奋的说着,最后他感激动情的说道:刘老师,我终于明白那天你为什么那样说我了,按那种练法,别说十年,就是三十年也难有所成,说完向我深深的躬身行了一礼。</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事深刻的振动着我,深感古人修法不易,传法更难。今以此文激励后学。</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广清写于戊戌年癸亥月吉日,于粤地莲溪小筑</h3><h3>雷龙读后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玉环桩,是武当的缘法桩,古时常以此法来检验学子与武当的缘法的深浅,年轻身体好的则是用威猛的大字桩,站桩达到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来检验,这也是以前说的以武挡天下之求道者的意思。</h3><h3> 玉环桩,当达到360后,练够一百天,对改变体质,改善身体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好处。但这其中要经历一段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要求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文中的学子,坚持不懈有了,但坚持了这么多年,缺少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始终徘徊不前。所以当时师父给他了一个当头棒喝,再来个醍醐灌顶,俗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好在他的福缘深厚,在这个关头咬牙挺过去了,接到了法缘。</h3><h3> 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在那个时空启动的结果。值得恭喜赞叹。这是特殊的机缘。如果没有师父在现场调教,除了平时创造机缘多请教师父之外,平时的练习中还是以“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八字来自勉,坚持的走下去,循序渐进的加码,总会有到达彼岸的那天。</h3><h3> 雷龙</h3> <h3>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 觉得那个老学员,虽然练玉环桩时日不短了,但没有什么功夫的进境,只图健身尔矣。也就是他只是得了功架,而未得“心法”呀!心法,心法,以心行法。</h3><h3> “心法”,什么是心法呀?有的人肯定会问,玉环桩我都学完了呀,并未有遗漏之处。玉环桩要身心并举,才能艺有所成。现在很多学员,都处在强身健体的阶段。要想登堂入室,非下一番苦功不可。</h3><h3> 练功,第一点要得真传。这个刘铁成老师,教的肯定没有问题,正统的宗传。第二点要真练。现在很多人,都是嘴上功夫,你要说他没练吧,又不对。天天的也在坚持,只是量太小了。不足以推动气血运行,以达后天返先天的目的。</h3><h3> 玉环桩,是一块试金石。你真想发光,得过了这关才行。怎么过,先要每天推够三百六,达到十万之数才行。这是不是有点太难了,不掉皮不掉肉!所以说,这要身心并举呀。第一,要过心理关。意识上藐视他,战胜他,还要强大自己。第二,就是要身体力行,勇于实践了。不要想的挺好,一到真练的时侯又吓了回来。</h3><h3> 演玉环,十万法精深。露峥嵘,方显真铁汉。”</h3><h3> 玉环桩,怀揣着我的梦想,我也想在里边畅游一番。</h3><h3> </h3><h3> 李永胜于2019年1月I8日写于京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