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中的年味

宋尚

<h1><b>题记:</b></h1><h3></h3><h1>有一种节日叫新春佳节</h1><h3></h3><h1>有一种问候叫微博拜年</h1><h3></h3><h1>有一种生活叫幸福安康</h1><h3></h3><h1>有一种心情叫新年快乐!</h1><h3></h3><h3> </h3><h1><b> 鞭炮声中的年味</b></h1><h3> </h3><h1> 伴随着猪年的即将到来,思绪好像随着翻过了一页,我的年龄也像杵在寒风中的树一样,不知不觉地增加了一个年轮。这是我人生的第三十三个春节了。</h1><h3> </h3> <h1> 新年对孩子来说是向往、是期待。在他们的心里,这仿佛不是节日,而是一个可以宣泄美丽心情的日子,可以穿新衣服、放花炮、吃饺子、走亲戚、还有人给点压岁钱。对于大人来说新年就不全然这样了。过年,是大人们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好像它集中了一年的所有大事小事,杀猪羊、炸麻馓、贴春联……,只是这些年货,就得提前一个月去准备。每次逢集都要上街,似乎把整个集市搬回家也不够用。其实,忙也是一种心气,一种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的心气。忙才有味,忙才有趣。</h1><h3></h3><h3> </h3> <h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细细想来,春节并非光阴流逝所带来的一种必然,而是人们本身的一种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难免会让人生厌,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劳作免不了让人生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充实一下生活,找一个理由来松弛一下神经,让热闹的气氛给平淡的生活营造一份别样的滋味和美丽,岂不是更好吗?</h1><h3> </h3><h3> </h3> <h1>  对于新年的来临,我是既害怕又欣喜。因为过年就意味着又大了一岁;同时我也企盼着过年,因为又可以回家了。我在想,那个恬淡宁静的小村庄是否有了新的变化;门口的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是否又变样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是否更加挺拔了;爸爸、妈妈的脸上是否又多了几道横杠。</h1><h1> 走进村庄才发现,一些看着我长大的老一辈越来越少了,代替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的陌生的面孔,看到他们也总是想起曾经年少轻狂的自己。</h1><h3> </h3> <h1> 回到家时,姐姐的孩子总是围着我转,看到那可爱的脸蛋,我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的匆匆。大姐出嫁时还是个小女孩,如今当了妈妈,小孩把妈妈撵老了,姐姐又撵老了妈妈,妈妈又把姥姥撵的面目沧桑,满脸沟壑。时光在撵,人在追。</h1><h3> </h3> <h1>  追忆中的姐姐曾是那么美丽,如今已是过眼烟云了。看看自己,也不再是一个曾被村人称着“蛋蛋”的小孩了,我的脸上明显地刻着几道优美的弧线,这是岁月的见证,是风雨驻足的港湾,是笑时的幸,痛时的泪。</h1><h1> 就这样年复一年,我由一个盼年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而又郁郁寡欢的中年男人。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幼时盼年的心情。</h1><h3><br></h3> <h1>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点了鞭炮。鞭炮声带给我们的是快乐,是幸福,是美好的祝愿,是来年的希望。一个个跳动的鞭炮,好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为迎接新的一年而欢庆。在笼隆的炮声中,心灵之树就应会越来越茁壮,参天耸立。</h1> <h1><b>个人散文观</b></h1><h3></h3><h1> 散文,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心灵之书。一篇散文里面,有家国情怀,有精神矛盾,有人生悲喜,有世态苍凉,再往细处说,有人性坚强与脆弱、痛苦与感动、困顿与焦虑、思念与自语。一篇散文,可以审美,也可以审丑,更可以化丑为美,可见,世间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大家所喜欢的。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什么束缚和限制。一篇散文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这也是散文的独特之处。</h1><h1> 我从06年开始散文创作至今,我觉得散文不仅是形散而神不散,还有就是要真情实感,而不是无病呻吟。散文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渲染,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条件,抓要害,写真情。但散文并非只是一味地内心情感的记叙,还必需有一定的节制。否则散文便会有沦为日记的嫌疑了。</h1><h1> 写散文最好要有个情节,有了情节,文章就有了方向,就像你走出家门去逛街,无论你上哪逛,逛再远,最后还是要回来睡觉的。有的散文没有情节,可是得有细节,有个片段。写一篇散文不像做一道数学题,做一道数学题可以套公式,可以不在乎演算过程,只注重一个结果。而写一篇散文正好与做一道数学题适得其反,写作过程非常重要,否则,就像我从阜阳去北京,如果不介绍清楚,别人就不能知道我是走路去,开车去,还是乘飞机去。而且,介绍这个过程又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别人都说了,我再说,不但没意思,大家也没看头。</h1><h1> 散文要讲事实的,不像小说能胡编乱造。因此,写散文不但要有生活,有认识,有发现,还要有被感动,被迷住,被软化的那种感觉,只有到了这种地步,才可以考虑写,就像与一个人谈恋爱,谈成熟才能结婚一样,必须要做到彻底了解。写散文也是这样,没有把握,就不能写,否则就会成为写作的奴隶,辛苦,吃力,还写不好,并且浪费时间,不像胸有成竹那样,可以一气呵成。</h1><h1> 散文必须有它的神韵。不能因为形式上的散,而使文章的中心杂乱无章。以金线穿珠玉,携而成链,这便是散文之精髓。</h1><h3></h3><h3></h3> <h1><b>作者简介:</b></h1><h3></h3><h1> 宋尚,男,八零后,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数学系本科,安徽省临泉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从事教师工作。2006年开始发表散文,擅长农村情感生活琐事青春言情等题材。作品散见于《淮河早报》《淮南师院报》《青年文学》《亳州晚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阜阳广播电视报》、网络、电台、省刊《银河》《教育文汇》《安徽青年报》及国家级报刊《现代教育报》《现代家庭教育》《当代教育》《法制文萃报》《南宁铁路影视中心》《上海中医报》《苏门山文艺》《打工文学》、江苏《建湖日报》等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万字。作品《改变一生的礼物》分别被新华网、光明网、大河网、宿州新闻网、国家风尚网、大西北网、华东财富网、宜兴网等转载发表。作品《深秋的纪念》入选2010年6月总第22期《语文报·青春阅读》。作品《爱的阶梯》荣获2010年“中国最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征文三等奖”。作品《逝去的爱》获2011全国散文作家论坛竞赛一等奖。作品《如此乞丐》获2014年安徽省“金穗文学奖”一等奖。作品«我的智慧背囊与真正朋友»获安徽省第五届用报征文大赛一等奖。2016年个人被入选新中国66周年文艺名家名典。</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