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足迹5.俄罗斯之旅</p><p class="ql-block">1993年,应客户邀请我与副书记刘九皋一同前往俄罗斯访问。12月2日我们提前一天到北京,见到周倜。他用丰盛的晚餐款待了我们,还给我们带了一箱二两装“二锅头”白酒,真够沉的。那时候真好,不检查顺利登机。客机满员,飞了两个小时,我去后仓的厕所,远远的听到熟悉的声音,原来是刘局、王文重总工程师等一行五人,他们是去俄罗斯和立陶宛协商购买菌种的。空中熟人相见都很高兴。现在刘振武局长、王文重总工都已驾鹤西去。</p><p class="ql-block"> 7个小时后,飞机抵达莫斯科机场,过安检时来事儿了,一整箱酒没收。白辛苦了,不行。我马上拿出5瓶推给检查人员,他立刻搂进台子下的抽屉,右手一指;示意过关,走人。我们俩到了目的地,并没人接机。住哪,往哪去,不知道。语言又不通,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见接机人群中有一位华人打着一个汉语牌子,“欢迎住宿##宾馆”,我们一看,赶紧朝他走去。这位仁兄是专门为宾馆揽客的。上车以后我们才知道他原来也是天津人,他是民园邮局的职工,两年前不辞而别跑到莫斯科自己跳槽单干了。住的很舒适,第二天开始游览名城,这可是社会主义的大本营。耳熟能详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列宁墓到底什么样?这回能见到真的了。乘9号地铁直达红场,原以为红场好大,其实也就是天安门广场的1/5。两个人花10卢布(2毛钱人民币)参观了克里姆林宫。</p><p class="ql-block"> 一.我们做了一回有钱人</p><p class="ql-block"> 1993年是俄罗斯实施改革以来的低谷。经济萧条,商品十分缺乏,商店里陈列的商品只看不卖。可买的也就是高乐高、矿泉水、列巴…。那时一人民币兑换66卢布,一美元换700多卢布。公交、地铁上车一个价2卢布。买顶尚好的礼帽10人民币。一件纯毛呢子大衣不到100人民币。顿时感觉自己很有钱。莫斯科有两个大商场,一个叫“促姆”,一个叫“故姆”,“促姆”是高级商品的商店,“故姆”是平民百姓消费的商店。我们到商店里去看看,还没到商店门口,寒风中,长长的通道两侧有几百人,穿着高级的服装,戴着水獭帽子,高贵的贵族形象,手里托着两块香皂或者几瓶罐头,或一瓶酒,夹道售卖。那情景有点让人心酸。一天在地铁站附近看到一个人手托一个自己制作的双轨台钳子,我问他要多少钱?他说200卢布,我很喜欢,直接买下。</p><p class="ql-block"> 在莫斯科办完事后,我和九皋商量;来一次不容易,去圣彼得堡看看。九皋说:我跟你走。第二天我们去火车站买票,最好的车次是Indulis号,软卧,四人一车箱,每人票价1200卢布。我马上说可以包箱吗?回答“当然可以。于是我们两个人包一间软卧才花了80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二.圣彼得堡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豪华列车速度很快,一整夜第二天早上8点达到圣彼得堡。下了火车又不知怎么办了,我在大学学的俄语,当初学的就不怎么样,何况又放了30年。问了别人,好像没听懂,肯定是我的发音不标准,正不知所措,通道一侧墙壁突然闪出一串门。啊,原来是地铁。不管它,上车。九皋说:那我们到哪儿去呢,我说哪一站下的人多肯定是市中心,我们就跟着他们下。结果到了一个大站,我们随大流下了车。到地面以后还真是比较繁华的地区。先找旅馆住下再说。我拦住一个女人用俄语问哪有旅馆?她理解了问话,但她四处寻视,过来一个年轻小伙子被她拦住。原来她有急事,希望他能帮助我们两个外国人。小伙子叫瓦西里,同意帮助,但他说了一堆俄语,我没听懂。于是我不好意思说:Excuse me,can you speak English? 他说:A little。哈哈,这就好办了,两个英语二把刀,总算能交流了。他用英语说:你们在这等我,我去开车上班,顺便送你们去旅店。OK!六、七分钟,小伙子开着一辆“拉达”来了。老婆也在车上,互相友好地打了招呼。一回儿,车停了下来,瓦西里指着一扇大门说:这就是,我们拿出两盒三五烟表示感谢。下了车我看大门紧闭,像住户,圣彼得堡地处纬度较高,冬天很冷所以为了保温,减少热量损失,像北欧国家一样,门窗都很小。瓦西里看我嘀咕就下车引领我们到二楼大厅帮助我们办了入住手续,又陪我们到房间。真是热情有佳,都不知怎么感谢人家。我和九皋一起邀请他共进晚餐,他很高兴地答应了。真是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不请瓦西里陪同,我们找饭店还真费劲,即便找到饭店,怎么点菜,菜单我肯定是不认识的。</p><p class="ql-block"> 瓦西里带我们到一家不错的餐厅,就餐时来了两位小提琴和双簧管乐手,围着我们的餐桌演奏优美动听的小夜曲。第一次在异国他乡享受这浪漫的情调。我们付了小费,晚餐还算丰盛,但没花多少钱。饭后瓦西里开车送我们回到旅店。在我的邀请下他很愿意到房间继续我们英、俄混合式语言聊天,交谈中得知他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他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他妻子是一名教师…我也介绍了我们的情况。一谈就两个多小时。都很开心。最后他说明天是周日休息,我可以带你们去游览一下市容,我们一听非常高兴,我说如果能去冬宫、夏宫看看那就更好了,他说没问题,我还可以带你们去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看一看。以前我们总说,苏联的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声炮响就是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发出的第二天,我们坐瓦西里的车,游览了东宫夏宫真是宏大的建筑,使我们眼界大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维护的很好舰上任何地方随便参观,而且不收费。一天的活动很充实丰富。我问附近有没有市场,他带我们去了,我们为瓦西里五岁的儿子,买了一套牛仔服,送给他表示感谢。他很高兴认识我们。第三天晚上0点的车,瓦西里坚持送我们到车站并看着我们上车。真的像多年的老朋友,这种情景让我记忆很深,非常感动。</p> <h3>莫斯科中央火车站广场的列宁塑像。</h3><h3>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对马列主义信仰持反对态度所以塑像头上挂着许多西红柿鸡蛋皮。</h3> <p class="ql-block">步行商业街。</p> <h3>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h3> <h3>克里姆林宫里的大炮。</h3> <h3>和瓦西里在阿芙洛尔巡洋舰前合影。</h3> <h3>舰上主炮旁。</h3> <h3>共进晚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