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玩转千年古村中村》

清韵

<h3><b><font color="#ed2308">余姚中村,一个离宁波不远的千年古村,小桥流水有人家,藏在深山人不知,走进中村,迎面是层层叠叠的苍翠青山,一条清澈见底的溪从村中穿过,有水有桥,有动有静,这个古朴的村落就有了感觉。<br>经过了弯曲的山路,目及之处翠竹密布,之后来到这里颇有点儿桃花源记的感觉。<br>据说此地正好是四地(距鄞州、奉化、余姚、上虞各45公里)、三镇(距鄞江、梁弄、陆埠三镇各20公里)之中心,“中村”之名由此而来,可见其地理位置。</font></b></h3> <h3><font color="#ed2308"><b>白云桥,桥全长25.3米,原共有石阶96级,南边有48级,北边现尚存30级,18级已在修筑公路时填没了。满月形的桥孔直径12.65米,桥面下宽上窄,桥顶的宽度仅3.3米。因此明代诗人王锡衮有诗赞道:“飞梯何经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横空贯索插云溪,补天镶地真奇绝”。<br></b><b>拱桥的桥面上共有16根望柱,最高处的四根望柱上刻有两对雌雄狮子,桥身的东西两边各雕有两只镇水神兽,据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的好水之蚣虫夏,至今都完好无损。由于桥洞的拱圈已超过了半圆,达正圆的三分之二,因此这座块石陡拱式单孔石拱桥,犹如长虹临空,显得轻盈俊秀。为了增加上桥行人的安全感,桥面两侧各有9块长2米的护拦,并增设3-5米的引道,因此减少了上桥的陡坡度,而又加强了拱桥的稳固性,于是桥的西侧刻着:“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济,村连龚郑千秋万载庆安澜”的桥联,是对白云桥造福于大溪两岸村民的写照。</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