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九六八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我们沈阳三女中初一己班的同学被其中的一波大浪卷进了西丰县房木公社普安大队这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我们十名同学被分配到普安六队,我们在那里和老乡(当时称贫下中农)学种地、学插秧、学砍柴、学喂猪、学去大井打水、学烧火做饭。我们仅用一、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纤纤少女到地道的村姑的转变。脸晒的黑里透红,手上磨出老茧,穿着打着补丁的破衣裳。(如果那时有像机拍下我们当时的模样,现在看看是啥心情。)我们和社员一样起早贪黑出工干活,旱田一身土,水田一身泥,汗水拌着泪水地摸爬滚打。那时受的苦,挨的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让我们感到幸运的是:我们遇上了纯朴、勤劳又善良的乡亲们。普安六队的老乡待我们知青像自家孩子一样。没菜时张家一碗酱,李家一捆葱。赶上谁家蒸豆包做豆腐也要给青年点送过来。我们和普安六队的老乡结下深深的乡情,下乡五十多年了,除了参加下乡三十周年和五十周年同学们集体组织回普安的纪念活动以外,我还和苏莉,董慧琴等同学搭拌回去过三次。每次回去乡亲们都围前围后,问长问短。晚上睡在老乡的热炕上一唠就半宿,临走时各种土特产都让你带上。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一一普安村。</p><p>几十年我们还和这里的乡亲们互相来往、互相走动,现在有的老乡也在沈阳安了家,有的住沈阳的子女家。离的近了,无论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知道消息都要赶过去,我们和老乡的情谊从友情变成了亲情。</p> <h3>这是让 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一第二故乡西丰县房木镇普安村</h3> <h3>这是我曾住过三年的青年点老房子。</h3> <p>我71年抽调回城工作、成家、生子,一直沒回去。但是我沒有忘记临走时乡亲们对我的嘱咐:得空时回来看看,我第一次回普安村是1996年秋。我和苏莉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这是1996年秋季我和苏莉同学回普安时和老乡合影。</p> <h3>这是1996年我和苏莉同学回普安时和老乡刘宝印夫妇合影。现在刘宝印也在沈阳买了房,老俩口在沈阳生活。儿女都在沈阳工作,她们在沈阳生活的很幸福。</h3> <h3>这是1996年我和苏莉同学回普安时和老队长柴连山老两口合影。</h3> <h3>这是1996年我们和当年在一起干活的普安青年赵守安(在沈阳读书后留沈阳工作)赵守君(当时任普安村小学校长)在沈阳相聚时合影。</h3> <p>1998年秋是我第二次回普安,参加我们纪念上山下乡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全大队三个班同学一起回到普安,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大队组织了庆祝活动,普安学校的学生们鼓号队、秧歌队夾道欢迎。那一天我们普安六队苏莉、白立君和我参加了当年的活动晚上就住在柴队长家里,这是我们和柴队长夫妻俩合影。</p> <h3>这是2008年回普安和老队长张维俭老两口合影。</h3> <h3>这是2008年和苏莉回普安时和李岩石大姐在大洼地水田边留影。李岩石的三个女儿都在沈阳工作生活,她现在经常住在浑南的老女儿家,我们也常去她女儿家看她。</h3> <h3>这是2008年我和苏莉回普安时和柴队长夫妻俩在他家院里留影。</h3> <h3>这是2008年秋回普安时和老乡合影。</h3> <h3>这是2008年我和苏莉同学回普安时和当年的团支书孙跃天夫妻俩在他们家院里合影。</h3> <h3>这是2013年我和苏莉、董慧琴回西丰到县里看望两位老队长(他们都让子女接到县城养老)他们的子女请我们在西丰饭店吃饭时留影。当时两位老队长虽然年近九十但精神很好和我们谈笑风声,这确成为最后一面,俩位老队长都己故去了</h3> <h3>这是2013年我们回普安时在村里和老会计的儿子儿媳妇合影。</h3> <h3>这是2013年我们回普安时和老乡们合影。</h3> <h3>同上</h3> <h3>这是2016年冬天李岩石大姐的女儿生二宝时,她来浑南女儿家帮照顾孩子。我们请大姐在德增饭店吃饭时合影。</h3> <h3>这是同学们和李岩石大姐合影。</h3> <h3>这是2017年春天我和苏莉去赵守江家串门,他的儿子女儿都在鞍山发展,他们老俩口也在鞍山买了房,还租了一块地和几间房在那里种菜养狗。过的也挺好!</h3> <h3>这是赵守江的孩子们请我和苏莉在饭店吃饭时和赵守江夫妻共同举杯的情景。使我们感动的是赵守江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一大家子都来陪我们,亲如一家人一样。</h3> <p>我的第二故乡普安村经过五十年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茅草屋都变或了新瓦房。街道也都铺上了水泥路,房子外墙上贴着彩砖,屋里铺着地砖新式家俱,生活幸福美满。一切都己经今非昔比啦!这是2018年我们回普安时拍的街景照片。</p> <p>这是2018年我们回普安时拍的老乡家的院子,我的第二故乡真的变啦!祝乡亲们都幸福安康!</p> <h3>这是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话动,我们于2018年9月12日回普安村在青年点老屋前合影。</h3> <h3>这是史秀芝同学和张队长的二女儿相见时的情景。张维俭老队长己过世,他的老伴和孩子们在西丰县城生活。</h3> <h3>这是从美国回来的王晶和张家二姐见面时情景。</h3> <p>这是我和苏莉于2018年9月回西丰又和柴婶见面时的情景,上次见面是2013年那时老队长柴大叔还陪我们吃饭,现在己病故了。这次和柴婶的见面也成为永别,柴婶也在前不久突发心梗走了。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同学们都很难过,柴婶音容笑貌还常浮现在眼前,我们在普安当知青时都没少吃柴婶做的饭菜。</p> <h3>这是2018年9月12日在村里见到当年队里的车老板李大叔时的情景。</h3> <h3>这是在老乡李岩石大姐家正在吃老乡送来的甜玉米。</h3> <h3>这是2018年9月12日我们队同学回西丰时和张家四姐妹合影。</h3> <h3>这是史秀芝王晶和四十多年未见面的柴婶热情交谈。</h3> <h3>这是2018年9月12日在柴婶家同学们和柴婶及她的儿子女儿合影。</h3> <h3>这是苏莉同学和老乡合影。</h3> <h3>这是2018年9月12日我们和队里女社员合影。(她们现在虽然都远嫁它乡多年,但是为见我们一面特意赶回普安村的)</h3> <h3>这是2018年回普安时苏莉和原队里老会计李凤荣的女儿,女婿合影。当年老会计对我们知青特别关心,他的女婿李芳慧的父亲是我们普安六队德高望众的老人他的老伴李大娘常来青年点教我们渍酸菜,做大酱,对我们帮助很大。</h3> <h3>这是回普安时我和同学们在李岩石大姐的热炕头上准备睡觉了。</h3> <h3>这是2018年9月13日早在李岩石家吃早饭的视频。</h3> <h3>这是2018年9月13日我们队同学和赵守安,柴玉库在西丰城子山合影。</h3> <h3>这是2018年9月回西丰时在城子山上同学们和柴玉库、赵守安爬山累了在山上歇脚时合影。</h3> <h3>在城子山景区合影。</h3> <h3>这是从美国赶回来参加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王晶同学和赵守安,柴玉库在城子山上合影。</h3> <h3>同学们和赵守安,柴玉库在城子山合影。</h3> <h3>和张家姐妹在房木镇合影。</h3> <h3>这是我们给第二故乡的普安村小学送书的情景。</h3> <h3>这是和普安小学雷校长在校门前合影。</h3> <h3>这是2018年9月回普安时和下放户岳大爷的女儿岳红(她嫁给了当地的董柱子)合影,现在她也己经当上奶奶啦!</h3> <h3>这是2018年9月12日中午老乡请我们在貂皮屯吃大鱼时餐前合影。</h3> <h3>这是柴玉库,赵守安和张家四姐妹陪我们在貂皮屯鱼馆吃饭时情景。</h3> <h3>这是我们2018年9月12号晚上请老乡在普安村饭店吃饭后在饭店门前合影留念。</h3> <h3>2018年9月我和苏莉又应邀去赵守江家串门,这是苏莉和赵守江合影。</h3> <h3>这是我和赵守江在他家院里合影。</h3> <h3>这是我在赵守江家打枣子。</h3> <h3>这是2018年春我和苏莉,迎辉去李岩石女儿家串门时在小区院里和李大姐合影。</h3> <h3>这是我和苏莉去李岩石大姐女儿家看她时在小区合影。</h3> <h3>这是和李大姐的外孙女二宝合影。</h3> <h3>这是2O18年秋天李岩石大姐邀请我们去女儿家请我们吃攥汤子时在她女儿家合影,这次去的同学比较多有董慧琴,张秀琴,苏莉和我,还有老朋友赵守安老乡刘宝印媳妇,大家欢聚一堂亲亲热热像一家人一样!</h3> <h3>这是在李岩石大姐的女儿家做客小视频。</h3> <h3>同上</h3> <h3>这是2018年11月我们同学和普安当时的老乡(现在都在沈阳定居)赵守安,刘宝印,岳天祥相聚在德增饭店。</h3> <h3>临别时再留个影。</h3> <h3>同上。</h3> <p>普安村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普安人使我最牵挂。离开这里己经快五十年了,我们还丢不掉放不下。我们和普安村的乡亲们的联系从没间断,以前常有书信往来,后来有了电话方便了许多,逢年过节都打个电话互相问候,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就更方便了。2018年我们回普安又和老乡们建了<西丰普安乡情群>。我们每天都在群里见面聊天,群里除我们这一代人以外还有下一代的孩子们,让我们的乡情世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