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刚博兰盆景系列之三------《风动式盆景篇》

大熊

<h3>  刘传刚先生在博兰盆景的创作与研究中,最早时期就是选用博兰树制作风动式盆景。几十年来,也从未间断这一类形式的探索,无论在国内做示范表演,还是在国外做教学演示等都是如此。</h3><h3> 从2019年1月1日、1月15日以来,我们先后推出了“刘传刚博兰盆景系列”之一《树木盆景篇》、系列之二《树石盆景篇》,本期将推出系列之三《风动式盆景篇》,继续与各位同仁分享和探讨。</h3> <h1>浅谈风动式盆景 (刘传刚文-图-制作)</h1> <h3>  风动式盆景,是表现自然界各类树木受风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或姿态后形成的一种盆景艺术形式。</h3> <h3>  风动式盆景,是以各类树木(含山石及辅助材料)为素材,通过对树木的加工(绑扎和枝干取舍)、布局、养护等制作而成。</h3> <h3>  一代宗师贺淦荪先生是风动式盆景的开拓者和引领人。早年的开篇之作《秋思》,及系列作品《风在吼》、《西风烈》、《海风吹拂五千年》等,至今还是风动式盆景的典范之作。</h3> <h3>《心潮逐浪》 (博兰.火山石)</h3> <h3>《风帆云涌》(博兰.云盆石)</h3> <h3>《风骨》(博兰.成都砂碛石)</h3> <h3>《根深何惧风雷》(博兰.火山石)</h3> <h3>  海南的博兰树是制作风动式盆景最佳树种之一。</h3><h3> 风动式盆景的制作有四个要领:</h3><h3> 一.按意选材。盆景创作立意为先,风动式盆景同样如此。</h3><h3> 树木因受到风的压力,树的枝干转变成风的运动方向,才由一种姿势转变成另一种姿势。风力有强弱大小之分,要根据创作的主题,表现不同的情境:是清风徐徐还是狂风怒吼,是萧瑟秋风还是和熙春风,都要认真推敲和把握。</h3> <h3>  按意选材,是要把符合创作主题思想的材料挑选出来,并且不能忽视树木桩坯许多共性要求:如树木整体架构完美、根盘完整、根理健壮、树干走向顺畅、结构合理、收尾自然、出枝茂密等等。</h3> <h3>《风林更显佳境》(扦插博兰苗组合配海母石)</h3> <h3>《扬帆》(播种博兰苗即兴而作-斧劈石)</h3> <h3>《椰风海韵》(播种博兰苗造型.火山石)</h3> <h3>《高歌启程》(扦插博兰树.钟乳石)</h3> <h3>《观海潮》(扦插博兰树-乐东灰石)</h3> <h3>  二.见机取势。风动式盆景的造型,势取向背乃是树木造型“布势”的关健。分枝布于四方:向势力求长枝,强化动势;背势蓄枝转向,前枝遮掩,后枝陪衬,以达到整体动态的完整。见机:需要灵活,更需要积累和修炼;取势:要符合目的性,服从于造型原则和要求。</h3> <h3>《宝岛雄风》(博兰.云盆石)</h3> <h3>《呼风唤雨》(博兰.海母石)</h3> <h3>《听涛》(博兰附石.火山石)</h3> <h3>《风雷动》(博兰.火山石)</h3> <h3>《潮起海花岛》(博兰.母贝石)</h3> <h3>  三.骨架枝的定位。风动式树木造型的骨架枝定位,要在正常树木骨架基础上,突出向背驰张。造型上要奇中求正,险中求稳,动中求静,克服和打破左右平衡的形态。定向、定点、定芽蓄枝,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任其放长,并适当控制顶和上部分的枝条,放纵下部分特别是第一出枝(大枝)的生长。骨架枝的定位要下疏上密,聚散合理,适当留出空间以便将来再造型。</h3> <h3>《傲笑风雷》(这是19年前的树照,该作已被广东知名企业家收藏)</h3> <h3>《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20年前的树照,博兰树飘长260Cm,该作被深圳盆景世界收藏)</h3> <h3>《海岛风云》(该作于2012年被意大利克里斯皮盆景博物馆收藏)</h3> <h3>《东风号》(该作于2013年新加坡盆景人士收藏)</h3> <h3>《风满楼》(该作于2005年马来西亚盆景收藏家收藏)</h3> <h3>  四.风动式造型的蟠扎</h3><h3> 按照风动式造型的骨架枝,长到满意的程度便可蟠扎。蟠扎前一至二天不要浇水,摘去全部叶片,清除掉不需要的枝条,先确定主枝托和大层面,由下至上,先扎顺向枝,再扎反向枝,依顺序操作。</h3><h3> 制作风动式树木盆景,需要毅力和恒心,每年都需要不断地蟠扎、解丝,每根枝条都需要多次造型,随着枝干的粗壮和增多,造型的难度也愈来愈大,作品也愈来愈成熟,同时也能享受创作的挑战和乐趣……。</h3> <h3>《风雷激》(博兰.石灰石)</h3> <h3>《搏击前行》(博兰树高198Cm)</h3> <h3>《天涯劲风》(博兰.千层石)</h3> <h3>《山雨欲来》(博兰三干式造型)</h3> <h3>《大风歌》(博兰.海母石)</h3> <h1>  (编者语:由于水平、时间和篇幅之限,本贴中不到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仁海涵并予赐教)</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