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弥勒佛我情有独钟

峰尔洞

目前我国收藏队伍中,工薪阶层的收藏爱好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这部分人闲钱毕竟十分有限,若是藏品只进不出,不仅难于持久,恐怕还会造成生活上的拮据,甚至影响家庭的和谐。以藏养藏是收藏理财和丰富藏品的最佳途径,给收藏平添了生机,注入了活力。 “微店”正好给了我以藏养藏、以藏会友的平台,于是注册了“锦艺古玩店”,将一些多余重复的藏品,“去粗取精”、“调换补缺”、“存优去劣”。通过诚信经营体现藏品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提高自己鉴赏能力,更可以集中资金,投资于升值潜力大的精品,长此以往慢慢积累,小藏变大藏,粗藏变精藏,使自己的收藏档次不断提升,收藏品位不断提高。 近几年,民国瓷器的价格一直不断攀升,受到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的青睐,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升温,民国瓷器的收藏也开始发生变化,收藏家对民国瓷器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而我在民国瓷器中,偏偏情有独钟、十分喜爱收藏瓷塑弥勒佛。这主要是源于我父亲收藏一尊景德镇茂记生描金白瓷弥勒佛的一段经历。 <p class="ql-block">1995年春天,我父亲去成都新津县,在一家古玩店里看见一尊弥勒佛像,并判断这是一件清末民初时期的艺术品,乃问价。店主开价1800元,父亲还价1000 元。可是店主咬定了卖价,不理我父亲去照顾别的顾客了。我父亲仔细查看这尊佛像,忽然发现佛像肚里有一枚大金戒指。于是他叫来店主说:“那我就给您1800元吧,您不会后悔吧?”店主有些疑惑:“您刚才不是还只给 1000 元,怎么突然愿意1800元买了?”父亲笑吟吟地说:“我诚心请佛,不贪图钱财,因为您这里还有颗金戒指啊,但我估计,您不会搭着卖吧……”店主激动地把弥勒佛像抱在怀中说:“这颗金戒指我找了好久,老伴还以为我把它卖掉了,它可是我们当年的定情物啊,原来藏迷了放在这里!谢谢您帮我找回它。这佛与您有缘,我就1000 元卖给您这实诚人。”</p> <p class="ql-block">这件事对我感悟很深,父亲也一直教导我对人要真诚,诚则多友。于是近10年来我对清末民初的弥勒佛产生了极大的收藏兴趣,目前已经收藏有100多尊,有清代、民国、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出口创汇、包括现代制作的弥勒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藏友交流探讨,对清末民初瓷塑弥勒佛的收藏鉴赏有了一点认识,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收藏和市场投资空间。</p> 民国瓷器产生于一个独特的历史年代。公元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萧条衰落的时期。这时的中国社会动荡,瓷器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瓷业整体处于萧条衰落时期,生产的瓷器质量、数量都不如从前。于是,在生活压力下,一批烧瓷制瓷、供职于官窑场的能工巧匠流入民间,另谋生路。 在这一时期,陶瓷创作者开始在作品上署名,创作者的思想体现得更加浓烈,作品个人色彩更为鲜明。而且,欧洲先进的理念开始融入到瓷艺的烧制中,使制瓷业迎来了新的突破,作品改变了常规的平衡与对称,无论从拉坯、用色、施釉、构图等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一位资深收藏人士告诉我说,民国瓷器的文物等级和经济价值都不算高,但却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投资价值今后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民国精品瓷器,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影响了手工艺品的发展,所以存市数量并不多。现在民国瓷器身价年涨幅30%,民国瓷器的收藏门槛比较低,且能收到较为完整、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是藏家关注民国瓷器的一个主要原因。买不起高价位的老窑精品和明清精品,就买完整且比较漂亮的晚清民国瓷器,现在正当时。 明代以至清代、民国时期的精品瓷塑弥勒佛不论是青花、粉彩、五彩、素白,其艺术水准都是极高的,离开了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再复制出原样的瓷塑弥勒佛塑像的。在当时社会,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瓷塑弥勒佛,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敬,人们常说“弥勒进了家,人人乐哈哈”,“弥勒供上屋,全家享幸福”。然而,由于历史的洗礼,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目前唐、宋时期的瓷塑弥勒佛几近绝迹,明代的瓷塑弥勒佛也凤毛麟角,即便是历史较近的清、民国时期的瓷塑弥勒佛,一般品种都显得非常珍罕,如青花弥勒,素三彩弥勒、粉彩弥勒等等。而名家、名窑的瓷塑弥勒佛更为罕见,如德化窑的瓷塑弥勒佛和当世瓷塑罗汉名家喻炳昌、邓荣昌、谢长生、游长子、曾龙昇、徐林新、薛长森、游伯春、魏洪泰、万同顺和福建会馆手制的瓷塑弥勒佛。流传数量相对大的朱茂记、茂记生、游隆盛、朱义泰等手制的作品也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  弥勒佛在佛教地位很高,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早期造像瘦骨清像,肃穆庄严。晚清则风格迥异,弥勒佛造像据传说是以五代后梁契止和尚外形所塑,肥头大耳、笑容满面、肚大腰圆,手执布袋,憨态可掬,形象生动,极具亲和力,为民间喜爱,冠之“笑佛”。中国瓷塑弥勒佛由于工匠的精心雕琢,每尊佛像都各具特色,有恭喜佛、思维佛、欢乐佛、五子登科佛、九子佛、掏耳佛、卧佛、站佛、座佛等,几乎无形不有,千姿百态;每尊都是独自具有宗教化、脸谱化、装饰化的瓷塑工艺精品。尤其是其脸谱形象,有的真率明快,到眼一亮;有的神韵天然,独秀千古;有的持人之情,触人肺腑;有的笑人之愚,启迪人生;有的唱颂有声,祝福人间幸福;有的喜形于色,引领众生高尚。就我收藏的这100多尊瓷塑弥勒佛像来看,还真没一尊是一模一样的。 每当鉴赏瓷塑弥勒佛时,无不大有感触,令人一睹,便可使人暂时忘掉世间一切烦恼、忧郁、伤感,你的心灵也会慢慢沉静、安稳下来。所以,我认为中国瓷塑弥勒佛既是诗又是词,既是工笔又含写意。其眉目之间,意境广阔,饱含深情,虽口不能语,而其意旨甚深。每当我们鉴赏把玩一尊瓷塑弥勒佛,都是一次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过程。每当看到一尊尊精美绝伦的瓷塑弥勒佛时,无不被其丰富多彩的形象所感染,无不为过去那些瓷塑大师才情意趣所倾倒。从这一点看,中国瓷塑弥勒佛不论是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社会影响价值、工艺制作水平,都是其它瓷器及古玩不可比拟的,是中华民族千古独秀的艺术珍品。 2014年5月2日在泸州,我收藏的一尊朱茂记造黄地粉彩弥勒佛像,经央视《寻宝》栏目瓷器鉴定专家丘小君鉴定为清晚民初的真品。此尊弥勒佛像乃江西景德镇陶瓷弥勒名家朱茂生之大作,朱茂生生于晚清,卒于民国早期,早期他的代表作品有“朱茂记造”、后期用“茂记生造”等款识,其多年从事瓷器生产,晚清是宫廷造陶瓷弥勒佛大师,技艺精湛高超,名声赞誉远播。此佛像一看即知乃大师亲手力作,此时正是朱茂生艺术创作最顶尖的时期。朱茂生创作贴近生活,技艺娴熟,功力深厚,对弥勒等人物形象塑造、面目细节刻画逼真传神,如同真人一样,非一般工匠所能为,极为难得值得收藏。 “现在民国瓷器开始慢慢回归到它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前就是买名气,现在是真正在买艺术品,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一位收藏人士说。并且预言到2020年,拥有古玩是品位与财富的象征,有钱人家里如果没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古董,都不敢把客人往家里请,怕被人冠以“没古董就没文化”的帽子,丢不起这个人。古董将成为上流社会的标签,古董更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