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这是一本启迪教师心灵的教育智慧之书,它充满对教育的洞察力,直通教师的深邃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王蔷</h1> <h3>作者简介 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Fetzer研究所高级顾问。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著有《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以我们熟悉的方式认知:作为精神之旅的教育》、《悖论的承诺》等书。 <br></h3><h3> 译者简介 </h3><h3></h3><h3> 吴国珍,江西进贤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h3> <h3></h3><h5>内容推荐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十周年纪念版)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在《教学勇气》中,帕克?帕尔默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十周年纪念版做了全新修订。 </h5><h5>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心灵失落。我们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学勇气,像优秀教师那样——把心灵献给学生吗? <br> 帕尔默引导教师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他也号召有关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支持教师。教育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 <br> 帕尔默的书总是使人激动、令人感动。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对教师生涯进行探索的书。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h5> <h5>这个寒假我再次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的时候。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慕名翻阅它的时候,读着读着,竟然有点读不下去了,向来,我对理论书籍,是充满敬畏和恐惧的,不得不把它雪藏于书架中。直到今年,要和叙事者们共读这本书,才充满“恐惧”地又捧读了起来,可能近几年,钟情于各种教育理念书籍的阅读和汲取,比第一遍识读,要多出一些味道,并被以下四个词语,深深触动了心灵。</h5> <h5>一、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br>“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帕克·帕尔默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最深。这么多年来,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比赛,也获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名次和奖项,这些荣誉,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我发自内心想去做的,而是因为其他的别的诸如职称评定的逼迫下,才去做得,所以,我一直对这些都不满意,缺乏自我认同感。毕竟,这些荣誉绝对没有我自己达到自我期许、自我认同的目标后,所产生的成就感更有价值。正是因为对自己缺乏认知,所以,在自身完整的发展上,前行的脚步一致都很迟缓。<br>二、恐惧。<br> 没想到帕克·帕尔默竟然用恐惧这个词语来形容教师的心理,并且他本人,也在文章中大篇幅地向我们诉说自己的恐惧。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原来,恐惧是每一个出生就已经有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回想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哪一天不是在恐惧中度过的呢?恐惧明天的课没有充分地准备好,恐惧那些个顽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又会捣乱,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恐惧难以达到令师生双方都满意的教学效果,更恐惧自己任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与其它班级又太大的差距,领导找自己谈话。在很多时候,恐惧对我来说,成了我前进中的障碍和绊脚石。现在才知道,恐惧,如果利用好了,它反而是我们不断调整自己步伐的动力和执着前行的勇气。<br>三、共同体。<br>对共同体这个词汇,我在其他的书籍中,经常读到,但是,却对它知之甚少。帕尔默在“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所凝聚”、“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学习于共同体中——共事切磋”这三个章节中,对共同体的内涵,做了全面的剖析。<br>帕尔默对共同体的解释是:“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与世界联系的交融。”或许他的另一种说法更通俗一点:“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h5><h3></h3><h5>共同体的成立,无疑为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实现,建立一个圈子,搭建一个平台。</h5> <h5>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去控制学生,与学生造成分离;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源自教师的心灵。当我们把自己自身的独特优势整合于教学中,教学于共同体中,在于自我、学生、学科的密切联系中彰显生命本质时,就能发挥出有效的教育力量,体现出我们教师应有的价值。</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