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三棵树中学工作日记(第一期)

张冬冬

<h3> 三棵树中学位于秦安县叶堡镇三棵树村,距离县城20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初中,现有学生117人,教师19人。服务东升、钱坪、马庙、新区、三棵树五个行政村及白下、上棱干、下棱干、逯堡、集店梁、盘山、师河、庙山、杨咀、冯家梁、武山、张家湾、张武、朱洼、老沟、路坡、下湾、黄湾、王山、梁头、半山等二十余个自然村。娃娃上学路途遥远,一天大量时间奔波在上下学路上。情况好的学生中午靠一包方便面过日子,大多数孩子中午只能用干馍馍和自来水充当午饭。</h3> <h3> 奋斗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为了改变现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学期以来,学校在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奋斗中每天都发生着变化。下面,让我们用一个个奋斗瞬间来感谢生活带给我们的欢乐。</h3> 第一篇章 整理思路 整装待发 <h3> 2018年9月10日,学校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征求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56条。</h3> <h3>9月20日,学校制定了《三棵树中学2018年---2021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21年,将三棵树中学办成全县较有影响力的农村初中。</h3> <h3>9月25日中午,学校领导带领班主任深入寄宿生宿舍,对29名寄宿生的住宿、饮食、学习情况做了全面的调研。</h3> <h3> 9月26日,学校召开校外寄宿生家长座谈会,决定为校外寄宿学生开设一间教室上晚自习,并安排教师进行辅导,彻底解决校外寄宿生晚上学习困难的问题。</h3> <h3>9月30日,三棵树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了纪念第五个中国烈士纪念日活动。</h3> 第二篇章 社会实践 改变思想 <h3>2018年10月16日,学校派出14名教师和九年级36名学生组团赴秦安县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h3> <h3>第一站到达县高铁站,一路上参观了滨河路绿化建设,水上公园建设,高铁站文化广场建设,参观了候车厅,并召开了现场主题班会,号召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乘坐高铁出去开创未来。</h3> <h3>第二站到达桥南中学,观摩了22节优质课。</h3> <h3>师生亲眼目睹了高效课堂的魅力,使九年级学生增长了见识,树立了信心。</h3> <h3>第三站到达县烈士陵园,进行了庄重的献花仪式。</h3> <h3>通过现场讲解和给烈士献花活动,使师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h3> <h3>第四站到达凤山公园,参观了泰山庙。</h3> <h3>站在凤山之顶,师生无不惊叹古代秦安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当今秦安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h3> <h3>第五站到达县解放纪念馆,学生重温了入团誓词。</h3> <h3>师生聆听了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程及解放军解放秦安县城的艰难过程。</h3> <h3>面对展厅图片上曲折的行军路线和衣着破烂的指战员照片,全体师生都肃然立正,深深鞠躬表达崇敬和谢意,感谢英雄们为秦安人民所做得一切。</h3> <h3>第六站到达县职校,参加了由白孝忠书记作的“职业教育讲座”。</h3> <h3> 学生参观了禁毒展厅、电焊、烹饪、机床、护理等二十几个操作展示课堂。通过参观,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给中后学生树立了学习成才的信心。</h3> <h3>实践活动受到了解放纪念馆、县教体局、民政局、职校、桥南中学、凤山管理所的大力支持,为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h3> 第三篇章 深入群众 &nbsp; 共谋发展 <h3>10月18日,学校向全体家长发送了《给家长的一封信》,传递学校办学思想。</h3> <h3>10月20日至21日,学校利用周末时间,在绵绵小雨中对全校117名学生进行了全覆盖式家访。</h3> <h3> 家访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由校长张冬冬、党支部书记兼总务主任王晓春、教务主任秦彦平、教师蔡荣强带队,先后深入二十余个自然村逐户走访。</h3> <h3>家访教师详细记录了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家庭教育等情况。</h3> <h3>给每一位家长讲解了学校新的办学思想。</h3> <h3>介绍了九年级学生赴县城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h3> <h3>解读了《给家长的一封信》。</h3> <h3>宣传了职业教育的技能学习和有关政策。</h3> <h3>家访教师与家长们坐在炕头、庭院、田间果园,和学生三对面进行了有关学习方面的交流。</h3> <h3>帮助家长给每一个孩子制定了简易的人生规划。</h3> <h3>特别是通过介绍,使老百姓对职校有了新的认识,为中后学生的家长点燃了希望之灯。</h3> <h3>本次家访使教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h3> <h3>有的学生家里弟弟姐妹多,家长根本没有能力逐一关注;</h3> <h3>有的学生每天要跑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才能赶到学校,一直在黑夜里上下学;</h3> <h3>有的学生父母打工在外,每天放学之后还要照顾常年生病的爷爷奶奶;</h3> <h3>有的学生因为父母患病没有生活来源,家庭生活负担已经严重超负荷。</h3> <h3>有的学生父母离异,心理长期受到打击而沉默寡言;</h3> <h3>一个家庭一个故事,而且有的家庭情况特别悲凉。</h3> <h3>  有一个女生,母亲离异而走,父亲打工时意外身亡,由一个76岁的奶奶抚养,并且该女生本身患有隐性疾病,经常性头晕体乏,但检查不出问题。当老奶奶拉住校长的手说害怕把孙女拉扯不大而老泪纵横时,无不让在场的教师心里刺痛。当校长说孙女由他负责抚养成人时,老奶奶几乎嗓子嘶哑的说不出话来。</h3> <h3>  还有一个九年级男生,父亲做苦力挣钱,年迈的奶奶负责一家人的照料,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大哥去年因病去世,二哥瘫痪在炕。进到院子里之后,家访教师就根本说不出任何话来。临走时校长给他的父亲和奶奶保证明年一定会联系职校给这名学生选择最好的专业,一直跟踪教育到毕业工作为止。</h3> <h3> 本次家访主要目的是征求家长意见,共征得家长书面意见395条,集中在学生住校、食堂、晚自习、学生基础性知识教育、学校管理、课堂效率等几个方面,为学校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h3> 第四篇章 考察学习 积累经验 <h3>  为了做好开放学生宿舍,开放学生食堂、全面开设晚自习等准备工作,10月23日,学校派出考察组奔赴10个兄弟学校进行了实地学习考察。</h3> <h3> 在位峰中学考察学习</h3> <h3> 在好地中学考察学习</h3> <h3> 在西川中学考察学习</h3> <h3> 在王窑中学和王窑中小考察学习</h3> <h3> 在古城农中考察职业教育</h3> <h3> 在王湾学校考察学习</h3> <h3> 在王尹中学考察学习</h3><h3><br></h3><h3> </h3> 第五篇章 创造条件 为民办事 <h3> 考察结束后我们才知道了自己的贫穷和一无所有。学校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创造一切条件给所有学生开晚自习,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学生住校,利用晚自习给学生一点一点还长期积攒的“知识欠账”。</h3><h3><br></h3><h3> 11月4日开始,全校三个年级晚自习正式开放,要求校外寄宿生和通家较近的学生由家长接送上晚自习。较远的学生待住校后再上晚自习。</h3> <h3>  学校每天晚上安排科任教师对每个班级进行上课和辅导</h3> <h3> 学校为学生配备了专用饮水机</h3> <h3>  看到一半学生能够上晚自习,离家较远的家长开始雇佣村上的面包车接送孩子上晚自习,家长要求学生住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h3> <h3> 11月5日,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奔赴新西川中学、郑川中学等七所中学为学生借高低床,最后在教体局王廉副局长的帮助下联系到了王尹中学的学生用床,联系到了叶堡学区新区幼儿园的一套食堂用具。</h3> <h3>  当天下午,校长带领学校教师从云山转到王尹中学拉床,在王尹中学校长邵海平的支持下,借到了40套学生用床,在叶堡学区校长秦世忠的支持下借到了食堂用具。</h3> <h3> 在王尹中学借床的过程中,教师在推挤如山的架子中翻来翻去、挪东挪西、精心挑选;在一百多张床板中搬上搬下、反复挑选、不嫌麻烦。</h3> <h3>学校教师亲自装卸,回来之后连夜安装。</h3> <h3>每套床的24个螺丝钉要反反复复拧好几遍。</h3> <h3>经过3天3夜连续奋战,40套学生床才全部安装完毕。</h3> <h3>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学校教师每人集资2000元,并亲自拿起冲击钻改造了线路。</h3> <h3> 为每间宿舍安装了4个插板、4盏壁灯,安装了新窗帘,配备了八扇柜,并在学生床立柱上固定了卡子,确保绝对的安全。</h3> <h3>  教师利用周末时间用集资的钱为食堂购买了炉灶、烟囱、蒸笼等用具,安装了抽油烟机、案板等基础设施。</h3> <h3> 在一周的奋战中,三棵树教师任劳任怨,不顾及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一心一意为百姓办实事,表现出了强大的团队力量。</h3> <h3>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了住宿和就餐的条件,为晚自习的长期开展提供了保障。</h3> <h3> 学校教师虽然不全是共产党员,但是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实践着崇高的理想。</h3> <h3>  每一个人都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都把家长的需求记在心间,加班加点,用信念构思着学校的发展,用双手创造着学校的未来。</h3> <h3>11月9日,学校召开了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家长会。</h3> <h3>分析完成绩后,学校在凹凸不平、泥坑满地的操场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h3> <h3>表彰了3名三好学生,3名优秀班干部,6名优秀学生和9名进步较快的学生。</h3> <h3>  由于部分教师在准备食堂,没有参加家长会。11月12日,学校在办公室对半学期工作突出的宋广军、蔡荣强、李军怀、王爱平、王彩梅五位教师进行了表彰,同时感谢全体教师对学生的付出。</h3> <h3>  11月14日,全校学生开始集体住校,集体上晚自习。</h3> <h3>15间崭新的宿舍彻底改变了学生雇佣面包车上晚自习的现状。</h3> <h3>  为每个宿舍配备的卫生工具</h3> <h3>食堂开放,家长们争先恐后为娃娃做饭,教师轮流帮厨,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h3> 一日三餐,娃娃彻底告别了中午干馍馍喝凉水的日子<h3><br></h3> <h3>  12月3日,七年级家长给学校捐了3700元,要求给晚自习教师发补助,虽然学校婉言谢绝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但教师心里格外满足和温暖。</h3> 第六篇章 &nbsp;尊师重教 &nbsp;造福百姓 <h3> 12月17日,三棵树中学举行新教学楼启用仪式暨拜师大会。仪式结束后,各位家长参观了学生宿舍和食堂,脸上都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h3> <h3> 12月24日,学校组织教师和八九年级学生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直观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和服务宗旨。</h3> <h3> 2019年1月10日,学校召开本学期第三次家长会,学校给家长汇报了各项工作,安排了放假和下学期入学考试等有关事宜。</h3> <h3> 1月11日和12日,校长张冬冬带领总务主任王晓春、教务主任秦彦平、党员教师王彩梅和蔡荣强奔赴教师老家,自行购买两袋冰糖,逐一看望教师父母,给各位长辈拜年。</h3> <h3>  两天时间,先后驱车200余公里,将学校的心意带到了19名教师的家中,感谢各位教师家属对学校的大力支持。</h3> <h3>  2019年1月18日,学校班子成员赴天水景园集团协商扶贫资助事宜。</h3> 第七篇章 &nbsp; &nbsp; 吃水不忘挖井人 <h3> 本学期以来,学校从转变教师、学生、家长思想开始入手,组织老师和学生到桥南中学听课和社会实践,组织班子成员考察了10所初中学校,对117名学生进行了全覆盖式家访,主动和县职校和古城农中初步达成了人才输送和培养计划。教师集资38000元为学生开设了宿舍,开办了食堂、开设了晚自习,学生从早上6点30起床到晚上10点30睡觉,可利用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了每天16个小时,为全面推行学习方法改革提供了保障。</h3> <h3> 我们相信用三年(600天)时间,一定会把三棵树中学建成秦安县最有影响力的农村初中,改变这117个娃娃的命运。</h3> <h3>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h3> 要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h3><br></h3> <h3>要感谢各位教师为学校默默的付出</h3> <h3>要感谢全体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勃勃生机;</h3> <h3>要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大力支持;</h3> <h3>感谢王琴王涛爸爸为教师维修用了十几年的办公桌椅,感谢小丫爸爸给学生床做的专用卡子。</h3> <h3>感谢王妍妈妈和苗苗爸爸妈妈姑姑一学期来的辛勤劳动。</h3> <h3>要感谢各位乡亲长期的尊师重教;</h3> <h3>要感谢往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怀念之情;</h3> <h3>要感谢曾经为学校流过汗水的离任教师。</h3> <h3>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三棵树中学全体师生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h3> <h3>并向曾在学校奋斗过的人们致敬!</h3> <h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19,我们继续同行,继续奋斗。</h3> <h3> 最后,欢迎同行中的各位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创乡村教育的繁荣!三棵树中学会让每一个奋斗者的理想都开花!同时,也欢迎各位成功人士积极投资乡村教育,早日改变学生命运,早日实现家乡脱贫。</h3>

学生

教师

学校

中学

家长

晚自习

三棵树

感谢

家访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