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勤能补拙"

难得胡涂

四年电大生涯 <h3>文:難得胡涂</h3><h3>图:网络</h3><h3><br></h3><h3>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来自衣饰华丽、香车宝马,而是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丰盈。内心丰盈,是知识不断积累后的沉淀的结果,也是一种人类本真的追求。</h3><h3><br></h3><h3>我从农村回城来到家乡无錫,冥冥中的"否极泰来"使我从下乡十三年的艰苦坎坷中"枯木逢春",从头顶青天、面朝黄土的下乡知青转换为模具車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我不知所措。我暗下决心,必须珍惜这份"上帝的眷顾",努力再努力,刻苦再刻苦。那时有一句老话"学会車、鉗、刨,走遍天下不用愁",此生无憾矣。</h3><h3> </h3><h3>三年模具車工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辛勤和汗水比一般的熟炼工种,无论工作量、技术含量和精细程度要高许多,加上领导们的关怀和爱护,还经常被派去外地、外单位学习取经,所以眼界如站在髙山之上被拓宽、心胸被放大。</h3><h3><br></h3><h3>三年时光学到了很多很多,对水表生产的工艺流程了然于心,这些金加工技术基础对我以后的人生軌迹起到了重要作用。</h3><h3><br></h3><h3>从76年到79年三年,我已三十三岁,已过而立之年,我想此生有此机缘巧合应十分满足,此愿足矣。但谁曾料想,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又在不远处向我招手了。</h3> <p>1979年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中央广播电視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在经过十年浩劫,知识、人才断层的情况下,为解决广大髙中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受到髙等教育而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硬件设施绝对简陋,一间教室、一部黑白电視机。其软件,就是师资水平却是全国頂级一流髙等院校的顶级教授。其学分考核堪比髙考。其生源是往年落榜的应届髙中毕业生,而更多的是来源于广大回城的下乡知青(文革前的髙中毕业生)。</p><p><br></p><p>电大在当时我的心目中是"野鸡大学"。而就是这"电大"成就了我后半生的一段佳话。在电大招生之初,自来水公司仅有二个名额其中之一落到了我头上,在我"一百个不愿意"的情况下,公司政工科撕了我工作证上的照片给我报了名,並冠以上级交给你的政治任务说服了我,至此我已别无退路(我已33岁,女儿已小学三年级,我去上大学,这不是开玩笑吗!)。</p><p>但木已成舟,唯有在招生考试中落榜,可能还有希望!,因为我太酷爱我模具车工的岗位,学一样,钻一样嘛,这也许是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缘故吧?</p><p><br></p><p>我草草的复习了一个星期,就进考场,胡乱的涂了几笔,草草了亊的走出了考场,一身轻松。谁料三天后,录取通知却送到了我面前,被机械专业录取了,我顿时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怎么一回亊。亊后才知,我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吸引了老师的眼球。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挿柳柳成蔭"。只能作罢,既来之,则安之。在人生征程上,再来一次努力拼博吧!</p><p><br></p><p>况且公司领导承诺:1;带薪带职全脱产学习。2;学杂费公司负责,个人无任何负担。3;学习期间,工资晋级、奖金发放,不受影响(学习期间真的加了一级工资)。4;学习期间算工龄,毕业后回公司等待分配。</p><p><br></p><p>至此,我才恍然大悟,这是领导在培养我。我也暗下决心,要学就学个样子,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不辜负此生,就这祥在众人羡慕的目送下,我踏上了新的征程。</p><p><br></p><p><br></p><p><br></p><p><br></p> <p>我们成为了电大的首届机械系学员, 学习第一天,班主任金老师(全市髙等数学颇有建树),見了我们八位年过三十的学员,语重心長的说:你们年纪大了,就要比年轻学员更要努力,我怕你们学不好,毕不了业,这就像一盆冷水"将我从头浇到脚",此时我淡然一笑,轻轻的回答道:拭目以待。这时我已暗下决心,化压力为动力,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亊,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鉄杵磨成针"。</p><p><br></p><p>上課时教室虽然只有一部28寸黑白电視机,但屏幕上出现的却是顶级院校的顶级教授。第一学期为髙等数学,物理、英语三门基礎主课。髙等数学老师为北京大学邵士敏教授,年近五十岁左右的女教授,其讲课水平一流,口齿清楚,条理清晣,深入淺出,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和欣佩。物理老师为北京师范大学阎金铎教授,其讲课精练,语言比喻得当,堪称大师。英语老师为北京外国语学院郑佩蒂教授,一口流利纯真的牛津英语令人叫绝。这三位教授号称电大"三剑客",使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优秀师资的风采。</p><p> </p><p>随后的学习使我不知疲倦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翱逰。而更为棘手的是一堂课下来,全凭笔记复习、思索、做题,一切全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起早摸黑,挑灯夜读,无人輔导。更要命的学期末的学分考核,三年下来就好似进行了六次髙考,其难度可想而知。物理、英语还好说,特别是髙等数学以前从未碰过,如何度过这一难关,我采用最笨、最儍但也是最可靠的办法,在临考前一星期,请假不去学校,将范映川的髙等数学习题集从头至尾做一遍,再从尾至头做一遍。果然效果极佳,並取得了97分的髙分,令人欣慰,从此学习的劲头倍增,学习上踏上了一馬平川的坦途。其他基础学科如化学,我髙中时就很优秀,考试时用5分钟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当堂默写在草稿纸上(髙中时练就的口诀表),这样成绩基本保证在80分以上(我考了93分)。通过三年的学习,其他专业学科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热处理、液压技术……等均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至於机械制图更是小菜一碟,远远地把年轻学员抛在了后面。这也应了一句老话:"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令电大老师刮目相看,同时也更说明了一个真理:学习不分先后、老少,只要勤奋加努力,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p> <p>三年半电大学习生涯就如白駒过隙般飞驰而过,在学分完成,毕业之際,迎来了论文答辩和毕业设计。借此机会全班学员从上海出发,去青岛,上烟台,渡海去大连,再从大连到塘诂,分兵去北京、天津。从下放农村以来,还第一次如此畅遊沿海港口城市,心情放飞,从未如此轻松和愉悦。这都基于三年多来的寒窗苦读,虽有辛苦,但更多地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喜悦和幸福感。</p><p><br></p><p>我电大毕业的同时,我女儿也正好小学毕业,想来也好笑。由于我从模具車工出来完成了机械专业的大学深造,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从理论上再来指导实践,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换句话说:人造卫星进入了轨道。"学以致用“能否完美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挑战等待着我,我期待着……。</p><p><br></p><p>人别无选择的生,所以或者生对于人而言本就不存在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在迷茫间寻找属于自己存在的意义过程,这辈子都是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塑造和修炼提升,在过程中又在不停的惊喜失望中交替进行。人生这部戏,只有确立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才能够让整个故事或动人或唯美的充满精彩亦或是感动,也只有先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人才能够越活越通透,个人的思维内心的境界才会升华到新的高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