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摩洛哥(二)

水乡午茶

<h3><p>2018年9月,赴摩洛哥旅游。<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沿海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充满浪漫色彩和异域风情。曾被旅行圣经《Lonely Planet》评为全球十佳旅行目的地之一,也是无数人终极一生梦想要去一次的旅行地!又被喻为“非洲花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是旅游的第二部分。</p><p><br></p></h3> <h3>路边等车的摩洛哥人</h3> <h3><p>旅途中遇到的年轻人</p></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艾本哈杜村建于11世纪,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摩洛哥最美的古旧村落。艾本哈杜村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让人完全体验摩洛哥的红色魅力。</p></h3> <h3>艾本哈杜是由柏柏尔人建造的土城村落,临着瓦迪河,密密麻麻的屋子聚集在山坡上。</h3> <h3><p>枯水季的瓦迪河滴水全无,游客在满布碎石的河底眺望山坡上艾本哈杜旧村落。</p></h3> <h3><p>村内有很多居民出售各种旅游纪念品</p></h3> <h3><p>也有人出售绘画</p></h3> <h3><p>商铺老板在清扫门前的小路</p></h3> <h3><p>各种色彩丰富的编织品</p></h3> <h3>目前许多村民已搬迁到瓦迪河对岸的新村落定居,但仍有少数居民故土难离,这家人正在古村落里盖新房。</h3> <h3><p>古井上打水的轱辘,见证了岁月的沧桑。</p></h3> <h3>山顶的公共谷仓,现已废弃不用了。<br></h3> <h3>美女们自拍留影</h3> <h3>干枯的瓦迪河,远处就是沙漠。</h3> <h3>有二十多部国际电影以艾本哈杜村为重要背景,包括了经典名作《阿拉伯的劳伦斯》及《神鬼战士》。</h3> <h3><p>山脚下用以抵抗外敌侵略而筑的防御墙,如今只剩断垣残壁,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辉煌。</p></h3> <h3><p>卖饰品的老汉</p></h3> <h3><p>小贩向游客兜售披巾</p></h3> <h3>摩洛哥最壮丽的托德拉河峡谷,垂直山壁高达300公尺。</h3> <h3><p>山谷的托德拉河干枯的只剩一条小溪,一位小姑娘正拉着马去饮水。</p></h3> <h3>撒哈拉沙漠大门——梅祖卡,这里的沙漠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为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丽色泽。</h3> <h3><p>眺望撒哈拉大沙漠,远处城堡般的建筑就是我们住宿的酒店。</p></h3> <h3><p>撒哈拉大沙漠的晨星</p></h3> <h3><p>三毛曾经与荷西热恋的撒哈拉沙漠——“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p></h3> <h3><p>漂亮的沙丘</p></h3> <h3><p>沙漠中的骆驼队</p></h3> <h3><p>当地人拉着骆驼去揽客</p></h3> <h3><p>游客骑上骆驼向沙漠进发</p></h3> <h3><p>骆驼都有当地人牵着,游客不用担心迷路。</p></h3> <h3><p>路漫漫</p></h3> <h3><p>沙漠中的帐篷旅店,许多年轻人喜欢住这里。</p></h3> <h3><p>沙漠之舟----骆驼</p></h3> <h3><p>夜幕降临</p></h3> <h3><p>酒店的灯光召唤着在沙漠中流连忘返的游客</p></h3> <h3><p>在夜色中回归的骆驼</p></h3> <h3>摩洛哥著名小镇“伊芙兰(Ifrane)”,摩洛哥人也叫它“法国小镇”。自从1912年法国殖民摩洛哥开始,大量的法国人便常常来此滑雪和度假。1929年,法国人把这里建成“度假村”一样的小镇,伊芙兰这个小地方就更加“热火”了起来。</h3> <h3><p>小镇的建筑完全是欧式的</p></h3> <h3><p>如果不是披着头巾的妇女,你完全看不出来这是在非洲的摩洛哥。</p></h3> <h3><p>在街上偶遇一位102岁还自己开车的老爷子,旁边陪着的是他的孙子。</p></h3> <h3><p>伊芙兰小镇上也有交通协管员<br></p></h3> <h3><p>伊芙兰小镇上的居民也比较开放,不象其他地方的摩洛哥人不让拍照,这位父亲就大方的让我们给他的女儿拍照,一位漂亮的小公主。</p></h3> <h3><p>在小镇的中心广场,有一个巨大的石狮子雕塑。据说,是为了纪念这里最后一只狮子被猎杀。</p></h3> <h3><p>菲斯<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摩洛哥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nbsp;<br></p></h3> <h3><p>菲斯鸟瞰,密密麻麻的房屋,狭窄曲折的小巷,阿拉伯老城特有的风情,真实诱惑,令人陶醉。</p></h3> <h3><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皇宫的镀金大门是摩洛哥的标志。一字排开的七扇圆拱形大门都是用黄铜为原料,再通过手工一点点敲打出来的。</p></h3> <h3>高大城门的四周满是一个个马赛克瓷砖的拼图,展现着伊斯兰花纹的繁复精美和色彩斑斓。</h3> <h3><p>大门上的把手,做工精细,造型漂亮。</p></h3> <h3><p>在菲斯老城区的城门中,布日卢城门最为出名。布日卢城门的外墙镶嵌着蓝色的马赛克瓷砖,就是有名的菲斯蓝。</p></h3> <h3><p>而城门的另一面则是用伊斯兰绿色的马赛克瓷砖镶嵌的花纹。</p></h3> <h3><p>摩洛哥女孩</p></h3> <h3><p>背着孩子的母亲</p></h3> <h3><p>  菲斯古城里最精美的建筑就是布伊纳尼亚神学院。这座神学院建于1350年至1357年,不同于其他神学院只负责宣扬教义,它还是一座供公众朝拜的清真寺。</p></h3> <h3>  神学院内部装饰华丽精美,四周的墙壁都镶嵌着精美瓷砖,装饰着细致雕刻的门扇。</h3> <h3>每一处都值得细细观赏,都让人驻足惊叹,游客纷纷拍照留念。</h3> <h3>菲斯古城有着9500多条街道小巷,纵横交错、狭窄弯曲,游客如没有导游,那一定会迷路的。</h3> <h3><p>小巷的房屋大多老旧不堪,保留着古城风尘的记忆。据说,一千多年来,老城就保持着这样原始的面貌,从未变过。</p></h3> <h3>小巷里店面林立,摊铺拥挤,各种物品琳琅满目。</h3> <h3><p>古城的商铺</p></h3> <h3><p>古城的居民</p></h3> <h3><p>匆匆而过的游客</p></h3> <h3>曲折的大巷套着小巷,窄的地方有时只能单人通过。</h3> <h3><p>破旧的小巷,散发着岁月沉淀的迷人气息。</p></h3> <h3><p>小巷中有摩托车轰鸣而来,母亲紧紧搂住受惊吓的小孩。</p></h3> <h3><p>小巷中的餐馆</p></h3> <h3>菲斯古城有60多个公共喷泉,大都用瓷砖铺面,木雕装顶,精致美观,供居民取用水。<br></h3> <h3><p>伊德里斯二世的陵寝,是在18世纪初伊斯梅尔时期修建的,伊德里斯二世被认为是菲斯城的奠基人。</p></h3> <h3><p>他守在门口,不准游客入内。</p></h3> <h3><p>在菲斯第一次见到了男女分开祈祷的清真寺,这是供男士祈祷的。</p></h3> <h3><p>而这是供女士祈祷的</p><p><br></p></h3> <h3><p>坐在家门口的老人</p></h3> <h3>街道上店面林立,摊铺拥挤,各种物品琳琅满目。</h3> <h3><p>在鞋铺购物的父女</p></h3> <h3><p>拥挤小巷中的游客和居民</p></h3> <h3><p>小巷的墙上挂着供出售的地毯</p></h3> <h3>菲斯有着各种各样历史悠久的手工作坊,这是师傅在制作刻花的木桶。</h3> <h3><p>制作铜器的工匠</p></h3> <h3><p>手工制作马赛克瓷砖</p></h3> <h3><p>绘制瓷盆</p></h3> <h3>菲斯最”臭名昭著“的皮革染坊,奇臭无比。</h3> <h3><p>五颜六色的大染缸</p></h3> <h3><p>用微笑向菲斯告别吧!告别这古老而又迷人的菲斯。</p></h3> <h3>谢谢观赏!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