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俗话说:“开卷有益”,读书这件事,只要开始永远不嫌晚。这个假期,愿和孩子们一起在书海中遨游。</h3> <h1><font color="#ed2308"><b>作者经历:</b></font></h1><h3></h3><h3>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只念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走向人间独立谋生。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手。同年乌克兰解放,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因重伤退伍,进铁路工厂任助理电气技师。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5)和《暴风雨所诞生的》。根据亲身经历,描写苏联青年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的经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早在1942年就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中国青年的学习榜样。</h3><h1><font color="#ed2308"><b>创作背景:</b></font></h1><h3></h3><h3>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正是在这一人生的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3><h3>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就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h3> <h3>我的“作业”</h3> <h3>217 李嘉妮</h3> <h3>217 李娜</h3> <h3>217 霍艺冉</h3> <h3>217 李思羽</h3> <h3>217 李欣雨</h3> <h3>217 李佳鑫</h3> <h3>217 魏墨宇</h3> <h3>217 司家琪</h3> <h3>217 张芮萌</h3> <h3>217 徐诗婷</h3> <h3>218 焦子欢</h3> <h3>218 任姚梦</h3> <h3>218 张倩</h3> <h3>218 琚雨露</h3> <h3>218 冯嘉怡</h3> <h3>218 李梦娇</h3> <h3>218 丁嘉玉</h3> <h3>218 朱凯煜</h3> <h3>218 李舒雅</h3> <h3>218 王云霞</h3> <h3>218 王思昀</h3> <h3>218 焦卓</h3> <h3>218 朱梦茹</h3> <h3>218 牛芯茹</h3> <h3>218 张美丽</h3> <h1>万事开头难,如今我们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同学们可以和我一直<font color="#ed2308"><b>坚持</b></font>下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