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沥溪老街

随缘

<h3>  河沥溪老街依水而建,主要有正街和小溪口两条街道组成,另外有四通八达的窄窄的小巷子将这里串成一片。 这里曾经是明清时候的商业街,最初的时候因为东河一带水运发达,所有的商贸往来都是在河沥溪进行的。甚至在大约半个世纪以前,河沥溪依旧是当时宁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当时有句话叫做“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足以见得当时此地的繁华。</h3><h3> 但现在的老街真的很破旧了,到处是岌岌可危的低矮木质老房子,像残破的古董在晦涩地衰竭。如今的老街多是些闲居的老人和人去楼空的旧屋,所有的景物和画面似是停滞又像在延伸,穿越时光的喧嚣,寂寥地令人窒息又让人感怀,但不乏幽雅清静。</h3><h3> 近日闻听老街马上要由外地的公司来开发了,所以赶在面目全非之前到这里看看,寻找一下童年的回忆!</h3> <h3>东津桥,也叫河沥溪大桥。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以前是一座石桥,桥上的栏杆都是用条石砌的,上面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桥进行了大修,改为水泥桥了,栏杆和上面的石狮子也改为批量生产一模一样的了。</h3> <h3>东津桥东头顺石阶而下就是河沥溪老街——正街</h3> <h3>从这里往下就是河沥溪大河了</h3> <h3>昔日的码头,曾经的水陆交通要道,现在不仅没船了,连水都快没有了,而这一段石砌的码头也不会保存太久,镜头的深处已经在用水泥往这边施工了。</h3> <h3>原来的十八踏遗址,应该是从河边上到这里有十八级台阶,现在已填起来一级都没有了,仅留下上面这一小截的石板路和路口的一棵老树依稀还有往日的模样。</h3> <h3>从码头走上正街第一家是理发店,现在已是危房了,不能靠近。</h3> <h3>沿街的房子,昔日的繁华已变成今日的沧桑。</h3> <h3>时代感很强的标语</h3> <h3>门坎石,现在的房子都没有这个了。</h3> <h3>人去楼空的巷道,在这里彷佛走入了时光隧道。</h3> <h3>泾川会馆遗址。每一块砖都是特制的,上面都有泾川会馆四个字。</h3> <h3>卫国巷,和下面的保家巷这两个巷名应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的。原话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h3> <h3>古老的青石板路,中间是独轮车压出的深深的车辙印。而正街上的车印因为这几十年已没有独轮车行走慢慢的已被几乎磨平了。</h3> <h3>以前的凤家大屋现在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宁国主要的海产品供应地</h3> <h3>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改建也是迫在眉睫。只愿开发能有点技术含量,修旧如旧,而不是重建一个千人一面的所谓的老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