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带回上游(第二季)——英国之行第一站(二)《莫顿行,不一样的自己》

浅水鱼₍•͈˽•͈₎

<h3>学习一时,受用一世。我们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从我们的召唤,它会帮助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h3><h3>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一行十人在英国莫顿学校为期五天充实的学习圆满结束。中西文化的交流,不同思维的碰撞,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和收获。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是教育艺术的探寻者。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h3> <h3>张习芳老师:</h3><h3>莫顿的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学生活动充分,板演、手工、讨论等形式多样。师生对话平等柔和,似朋友促膝谈心。课堂容量小,节奏和缓,师生皆淡定自如,从容不迫,不急不躁。来到莫顿,我开阔了眼界,发现了差距,也找到了自信!“一切有效的学习都是从自主学习开始的。”上游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莫顿学校不谋而合!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只要方向正确,努力就一定有结果!今后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摒弃短期功利心,克服焦虑情绪,带给学生自信心和安全感,引导舒服流畅的课堂。</h3> <h3>齐芳娟老师:</h3><h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这样描述安全感:“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而让学生有安全感的课堂才可能成为最高效的课堂。莫顿之行一幕幕,而每一间教室里独有的那种让学生有十足安全感的和谐成了我最羡慕的一幕,如此,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想象力更丰富,才能更积极、愉快的汲取知识、健康成长。作为老师,想让学生汲取知识并全面发展,首先要从细节着手去信任、尊重、鼓励及关注学生,努力创造有十足安全感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一定能培养出由内向外散发着自信和快乐的上游人。<br></h3> <h3>卜秀娟老师:<br></h3><h3>每一次外出学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h3><h3>潮湿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春一般的景色,热情的主人,让我爱上了这里。在莫顿学习的这一周的日子里感受颇多,而感触最深刻的是他们的课堂:师生和谐、平等、友好,课堂轻松、快乐、有效,每一位老师都特别有耐心和爱心,甚至可以单膝跪着和学生交流。在课堂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体验式的去学习,学生不怕出错,所以更愿意去回答或者提出问题,老师不会去否定任何一位同学,同学之间也不会讽刺挖苦,所以建立了彼此间的信任。</h3><h3>而以上的感触也正是我想要带回上游的东西,并希望自己能够坚持。</h3> <h3>杨燮林老师:</h3><h3>在莫顿中学为期五天的学习中,感触与收获并存。这里的体育课,老师打破了常规,学生解放了天性,老师与学生配合默契,有规则制约,但不教条束缚。我希望未来我的课堂充满着更多的欢声笑语,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快乐自我,放松身心。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身体对抗,给学生更多的实战机会,感受不一样的运动快乐。</h3> <h3>于骥老师:</h3><h3>为期五天的培训,感悟有以下两点:</h3><h3>一、在一节讲世界人口的地理课上,老师用彩色的卡纸剪裁出不同颜色的小人代表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又用很多卡片设置了多种情境。教具,课堂小游戏等多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实践的同时,充分体现出教师备课的用心。我不竟想起乔老师在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中说到的一句话:“我不能做到每节课都精彩,但是我保证每节课都用心准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用心对待孩子,用心对待课堂教学是固守的努力方向。</h3><h3>二、在课堂上,从教师蹲下来给孩子解答问题,到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打断老师进行质疑等细节无不体现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可我认为,正真的尊重还是教师理解孩子的需求,懂得孩子真正想要什么,渴望什么。对于缺失学习激情的学生,我们应该弄清背后的原因,努力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而非一味地苛求孩子。</h3> <h3>王海英老师:</h3><h3>为期五天零距离体验莫顿学校的点滴与精髓,受益匪浅!</h3><h3>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友善,诚挚于心的微笑,还是以信任为核心的自律化管理,亦或是课堂上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轻松而又专注的氛围,无不冲击震撼人心!</h3> <h3>杨志宝老师:</h3><h3>1、学校对每个孩子的高度关注与各方面指导,使在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得到不同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有超出预期的发展;</h3><h3>2、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流更充分,课堂更注重体验、探究和思考,教师能耐心等待每个孩子完成任务,而不是催促和强调记忆;</h3><h3>3、课堂内外师生的交流都很随意、公平、真诚和开放,老师和学生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示人。不是要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样子;</h3><h3>4、老师、学生的规则意识非常强,虽然随意,但是绝不随便,该做事的时候一定是认真、有序的做事,该遵守的规则必须遵守。</h3> <h3>孙永燕老师:</h3><h3>来到莫顿学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孩子们在这里收获了快乐、幸福、尊重与理解!</h3><h3>在这里,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课程安排,学校及时根据知识的掌握进行学习进度与班级的调整。</h3><div>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针对性的个体关注!课堂上永远不对孩子say no,更多的是眼神和言语的鼓励。</div><h3>在这里,体现了更多的博爱与包容!没有过多的制度约束,一切靠自律,校园内,只是看到学生行色匆匆走班式的步伐,没有嬉戏打闹,没有铃声,却也没有迟到的学生。没有制度便是最好的制度!每个人心中自有规则,贵族气质便是这样养成的!</h3><h3>学习的收获,从改变自己开始!</h3> <h3>&nbsp;何立娇老师:</h3><h3>初见莫顿Moreton Hall,欣喜且激动。</h3><h3>在莫顿的这五天,以学生的身份感受着莫顿中学各位老师的课堂管理与教学,以教师的身份思考着今后如何更好地教学与教育学生。</h3><h3>莫顿提倡“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关爱,平等开放共享的环境,使其尽可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充分的体验中寻找学习的方法和乐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h3><h3>主要感受如下:</h3><h3>1.莫顿课堂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课堂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活动参与度高,生动有趣的课堂,形象的阐述出"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ight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这一道理。</h3><h3>2.莫顿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学课本,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大纲,设计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我要努力的方向。</h3><h3>3.教师和孩子们彼此信任,相互依赖。孩子们敢于表达自我,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正与我们上游“在这里说话无需防备”不谋而合。</h3><h3>4.在与人交往方面,继续向内归因,培养共情能力,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换位思考,学会倾听。”</h3><h3>希望今后在教学上,自己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我,一同与孩子们开启不一样的学习旅程。</h3> <h3>陈璞老师:</h3><h3>在Moreton Hall一个星期,看到、听到了很多,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聚焦到了两个词,一个是humanity,一个是student-led。这让我不禁为千里之外的上游学校感到自豪,因为这两个词也正是上游学校一直倡导的行为准则和办学理念。虽然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大环境有很多的不同,致使我们理念“落地”有困难,但是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先去改变自己从而影响他人,克服一切困难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上游学校成为一所真正的以学生为主导的人文校园,让每一位上游的学子安全、快乐地主动学习,力争成为每一个最好的自己!<br></h3> <h3>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世界带回上游,成为有格局、有情怀的上游教师,我们一直在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