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承·弘扬——第六期“说文解字公益讲堂”回顾

玥宏

<h3>  汉字,是一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汉字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汉字展现了中国的山川、植物、动物、房屋、车辆、道路和船舶等,还表现了中国人的劳动、风俗、习惯、思想、情感等。它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本源信息,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潜藏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汉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系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断向前发展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了解、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及与汉字相关的文化知识。 </h3> <h3>  </h3> <h3>  一群有着历史文化责任感,乐学好学的我们每天在说文群里翘首以盼,等待大家相聚相学的信息。</h3> <p>  充实的时光总是匆匆,不知不觉中日历翻到了2019年1月18日,李华强老师主讲的每周一次《说文解字进课堂》系列讲座已进行到第六期,这是2019年春节前最后一期,大家都格外珍惜,不畏严寒,晚上七点整,又一次如约来到泰山社区。本期青社学堂来了很多一如继往关心支持文字传承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高朋满座。</p> <h3>  《说文解字进课堂》主编李胜老师,一年级上册主编翟翠敏老师也来到了当晚学习的现场。</h3> <h3>  当晚,李华强老师引领我们走进“鸟”的王国,一起去了解人们是怎样在从与鸟类打交道的过程中造字、释字的,我们应该怎样从“鸟”类字的文化阐释中传承我们的精神。</h3> <h3>  《说文解字·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鸟之足似匕,从匕。凡鸟之属皆从鸟。”鸟,长尾巴飞禽的总称。象形。鸟的脚像“匕”字形,所以写作“匕”。 “鸟”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鸟”字像一只鸟的形状,一般有喙、首、身、羽、足,形态各异。本义是长尾飞禽的总名。后泛指飞禽。鹅、鸭、鸡、鸦等字,都是以鸟作形旁,统属于鸟部,大凡鸟的部属都从鸟,它们的意义跟禽鸟有关。这就是《说文》“凡鸟之属皆从鸟”的意思。</h3> <h3>  隹,鸟之短尾总名也,是短尾巴的鸟统称为隹,象形。凡隹之属皆从隹,隹是说文部首。鸟和隹的区别,一个指尾巴长的鸟,一个指尾巴短的鸟。</h3> <h3>  《说文解字·乌部》:“乌,孝鸟也。象形。”乌,孝顺的鸟。象形。“乌”是象形字。本义是乌鸦。乌鸦具有反哺的天性,幼鸦长大后会捕食喂养母鸦,所以《说文》将其解释为“孝鸟也”。人们借用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天性,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来教育孩子要心怀感恩,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因为乌鸦多为黑色,所以乌引申指黑色,如乌鸡、乌云。“乌”与“鸟”字的不同之处,在于“鸟”有象征眼睛的“点”,而“乌”字没有。古人认为乌鸦一身黑,看不见它的眼睛,所以“乌”字未“点晴”。</h3> <h3>  整个鸟类分了很多样,千千万万鸟的种类都有鸟、隹、乌这三个基本的独体字来组构和演生出来的,这些基础的 “文”它们好比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下面所演生出来有关鸟的“字”好比儿子孙子。</h3> <h3>  以鸟的习性造字,以鸟的特点释字,以鸟的类别排字,正是《说文解字》创造和建构的这种体系,引导规范着人们理解和使用汉字,以致于中华汉字源源流长至今不会中断。这一系列的字告诉我们,汉字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汉字就在我们的农业文明中,农业文明是汉字起源的沃土。</h3> <h3>  乌鸦是孝鸟。什么是“孝”?人和鸟的“孝”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 “子”,意思是侍奉父母是孝。 “善”字上面 “羊”,下面“言”,《说文》解释“善”是“吉”。羊有跪乳吃奶的天性和见人不抵,宰杀时只咩咩叫两声,好像是知道礼、仁、义的动物。所以用羊的这种吉祥温和来侍奉父母叫善。很多羊做偏旁的字都与吉祥、美好有关系。这些自然界平时的现象就成了我们汉字造字,释字的重要素材和来源。孝从字义上来看,它讲的是一种吉祥顺责,在字形上来看它呈现的是一种“子承老”也。其实孝如果只是好的言行,那是表象,而真正的孝是一种心中有没有像羊那样跪和敬的心,是一种内心更善的心。有关“孝”的这一类字都强调的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改正、一种实践、一种孝行。</h3> <h3>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创和编的三个有关汉字的故事。第一个是有关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在编排过程中把字的义、字的形、字所蕴载的文化穿插在里面。第二个是猎人带猎狗打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纯粹用同一偏旁利用同一部首类的所辖的字来编排。第三个故事是弓和矢相关汉字的故事,引出了“弓长张”和“音十章”字源解析汉字的方法。李老师示范讲几个故事后,让听课老师自己为汉字故事分类,并思考汉字故事的背后故事,要求听课老师根据语文教材和大纲要求自编汉字故事,强调编写汉字故事应成为让学生学习汉字,书写作文的一种好的方式。编写汉字故事让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教学方法,可直接运用到我们实际教学中。</h3> <h3>  李老师每堂课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讲的神釆飞扬,生动形象,趣味横生。从他的课堂上能深深感受到李老师对《说文解字》的那份恭敬和责任感!</h3> <h3>  现场听课老师和孩子凝神聚气认真聆听、拍照、记笔记,他们都被李老师的课所深深地吸引着。</h3> <h3>  本次学习由漯河发布现场直播对外同步播放,当晚收看和关注者3000多人次,场内外有这么多认同关注《说文》学习的朋友,让我们感到前进更有力量!</h3> <h3>  参与学习的老师、家长们在听完课后,深表受益匪浅,对“孝”的真谛有了更深更真的了解和认识,并对李华强老师和李素娥女士这种为传承我们漯河许慎文化的奉献实干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h3> <h3>“《说文解字进课堂》公益培训”活动引发热烈反响,被漯河晚报在2019年1月22日独占一版专题报道!</h3> <h3>  借用李老师上课的经典原话:今天讲课到了一段时候就叫一章,2019年的课讲到这要告以段落了,我是多么的不舍得,因为还有很多预想的东西没有说出来,但是好饭不怕晚,学的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让我们就此告一章,等到2019年新春布谷鸟来的时候,我们再见!谢谢大家!<br></h3><h3><br></h3> <h3>  在此感谢李华强老师六期来的倾情奉献,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加,感恩我们的用心学习。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猪”大家喜气洋洋,“猪”大家笑囗常开,“猪”大家身体健康,“猪”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孝道文化代代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