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月16日,离校五十年的太原十中老三届六个年级500师生,在煤博金阙酒店举行师生大联欢。其规模,其形式,其热闹,创老三届之最!</h3> <h3>盛大隆重的大联欢现场。</h3> <h3>五百师生大合影,《我们从十中走来》条幅异常醒目,透着学霸的骄傲,豪迈和大气。离校五十年中,老三届各班都有过聚会,但从沒有像今天这样,跨六个年级,联合30个班,这样规模这样隆重还包括老三届熟悉的老师代表,以及现任省实验中学校长和书记。是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把五百多颗心紧紧连在一起。</h3> <h3>2012年9月27~28日,山西省实验中学迎来了令德堂130年和建校60年校庆。离校40年的老三届部分校友得知消息,前来参加校庆。</h3> <h3>离校几十年,母校情缘常常令十中学子魂绕梦牵。得知母校校庆的消息,十中老三届老同学奔走相告,于9月28日上午,我们来到新落成的南校校区大操场参加庆典大会。只見主席台两侧赫然矗立着四块大牌子:左边是“令德渊薮”、“女中发韧";右边是“十中崛起"、"实中辉煌"。概括了由令德堂发源,经女中,十中,到实中130年的发展历程。大会上还特邀了也曾是著名教育家的张之洞的孙女张厚粲先生在大会上发言。大部分同学之前并不大清楚学校发展史,这时才晃然大悟,原来母校建校可追溯到1882年的令德堂,难怪说"令德为母校之渊薮"。</h3> <h3>母校为各届校友来校聚会安排了教室。</h3> <h3>令德堂创始人张之洞的孙女张厚粲先生在大会发言。张厚粲先生也是著名教育家,他追溯了省实验中学的发展历程,盛赞实中在教育理念、教学革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做出的世人瞩目的成绩。</h3> <h3>说到张之洞创令德堂,还真得特别介绍一下。1882年(光绪八年),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奏准筹建令德书院,开山西近代教育之先河。书院创建之初,由著名学者王轩任山长,学额40名,由提学使从省内府州县在学生员中甄录,设经史、考据、词章等科目。回忆起在校时,似乎有以上照片中图书馆角楼的模糊印象。</h3> <h3>追本寻源,张之洞(1837-1909年)曾是同治进士,一位既有教育理论,又有办学实践的杰出教育家。1882年任山西巡抚,1884年后先后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是清末洋务派首领,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校庆专为母校创始人张之洞先生设计了纪念张,设计古朴典雅,雍容大气。</h3> <h3>这是女子中学的校门,古香古色。记得当年入学新生报到时,校门门楣上依稀有女子学校模糊字样。</h3> <h3>这才是我们这帮老同学最熟悉的1964年新落成的,当时太原市最先进最豪华的教学楼。记忆中的母校画面就是这里,魂牵梦绕的青葱岁月就是在这里渡过。因此大会主题背景特别选了这座楼做背景。</h3> <h3>如今母校升级改名为山西省实验中学,规模宏大,豪华大气。当我们第一次踏进新校区大门,尚觉陌生,只能仰望他,似乎我们不属于这里。</h3> <h3>尽管如此,我们当然不希望五十年后的母校还是我们熟悉的老样子,十中成了实中,母校换了豪华新装。一个校区扩展成了南北两个;原来是太原市重点中学,现在成了全省首屈一指全国名列前茅的重点中学;操场也不再是解放路上那个可以溅起尘土的200米跑道的土操场,现在可是现代化塑胶400米跑道和两个田径场,还有国际标准的体育馆;60年代初高中只有30个班1400名学生,现在可是92个班,学生4500,据说教室有300间,可容纳10000名学生就读。后来我们参观学校,仅合唱室就有5个,四个声部分别有各声部的排练室,和综合大排练室,每室都配有钢琴,令各校艳羡。</h3><h3>校庆持续两天,上午是庆祝大会,下午是参观校展馆,晚上有文艺晚会。校方还邀请我们在学校容纳千人就餐的餐厅用餐,这样的大餐厅有三个哦!饭菜那个丰富,餐厅那个大,座椅那个舒适,真羡慕现在的实中学生,真是五十年变迁,今昔天壤之别啊!</h3><h3>我和先生是同年级,我们一起来到南校新校区参加庆祝活动,激动兴奋,一脸豪迈,仿佛回到学生时代。 </h3> <h3>见到教我们语文的孙爱洁老师,同学们围着孙老师问长问短,好不热闹。</h3> <h3>我们当年的班主任赵太安老师和夫人李老师,后来赵老师调任太原五中任校长,而今虽然78岁,但精神瞿烁,身板健朗。</h3> <h3>校史展览馆的老校牌,就是当年我们入学时校门口挂的校牌,如今成了文物;旧讲桌不大,所谓人们常说的三尺讲台吧。我数了数教我们的老师,曾有数学赵太安老师,语文孙爱洁老师,外语陈金蓉老师,政治江枫老师,语文卢传梁老师,生物王乾恒、植物康蔼凤老师,音乐肖敏老师,美术武尚功老师,体育郭文卿、刘春林、张润等十几位老师,遗憾其中已有几位老师作古。这些文物勾起我们青春年华的回忆。留个影吧,它们是那个岁月的见证。</h3> <h3>2017年12月27日,太原十中校友合唱团受母校邀请,在母校北校区参加艺术节演出。</h3> <h3>老同学们退休后,共同爱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了太原十中校友合唱团。首次亮相2016年老三届会演,赢得一致赞誉。2017年12月,机缘来自母校情缘,有幸受邀参加校本部举办的艺术节演出。这帮奶奶辈老校友听说回母校演出,兴奋得加紧排练,为艺术节带来了《鼓浪屿之歌》和《清晨小道》,那是在全市老三届会演时赢得一致赞誉的曲目。</h3> <h3>艺术节完全由初中小校友们主持,虽稚气但并不胆怯。</h3> <h3>观众席上的小校友们很觉新奇,哈哈,爷爷奶奶和我是校友?老校友唱得很动情,小校友为爷爷奶奶拍照也很投入。</h3> <h3>演出结束,小校友为老校友献花,这可是老老小小都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知小校友们想什么?老校友们心里可是热热的,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老少校友同台演出,这恐怕在一百多年校史上也是难得的一幕,要不说省实中校领导睿智!台上站着两代人,暖的却是三代人的心!赢得的是全社会的广泛赞誉!</h3> <h3>演出后郭校长同我们合影留念。</h3><h3>今天再回母校本部,旧楼换新楼,平房起高楼。一定要在熟悉而陌生的校园留个影!我们又回母校了,今天不是在梦里。</h3> <h3>老校友珍藏了母校赠送的玫瑰花和有校训的笔记本。睹物思情,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念想。</h3> <h3>2018年9月9日,是第34个教师节,受校方盛情邀请,太原十中校友合唱团第二次回母校,上次是参加艺术节活动,这次是教师节活动。老校友的心中再次激起涟漪!</h3> <h3>2018年教师节活动,就在南校区办公楼一层大礼堂。这次规格更高,坐着校车回母校。我们曾是十中人,也是现在的实中人。激动的爷爷奶奶们溢于言表。</h3> <h3>校车载着30位老校友在南校门口下车时,早有闻讯赶来助威捧场的其他老校友在等待,在刻着"令德令才实验实知"的校训巨石前一起留个影!令德渊藪,女中发韧,十中崛起,实中辉煌!咱是十中人,曾为母校崛起添砖加瓦,走出校门,咱更为母校争光添彩。</h3> <h3>实中掌门人孙秀梅校长来到我们中间,如她所说我来看望老校友。大家一下围上前来,都想看看这位蜚声省内外的知名教育家,甚至自家孩子在教育方面的问题也趁机向校长请教。</h3> <h3>孙校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嘘寒问暖。一起聊学生教育,聊学校发展,聊校友生活,其乐融融。十几分钟过去了,老校友们初到新校区的陌生感,初识校长的距离感,在真诚的交流中,在会心的微笑中,慢慢地烟消云散,最后彼此感觉像老友重逢一样。真不愧是能担当全国一流全省重点中学的校长! </h3> <h3>三十位老校友相邀孙校长一起合影留念。这张记录又一次回母校参加活动的照片,又一次见证了老校友与母校情缘深长,孙校长代表的实中母校张开双臂欢迎老校友常回校看看!</h3> <h3>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孙校长2004年就来到实中任书记兼常务副校长,是教学界知名专家。她代表实中出席新东方论坛讨论家庭教育问题,多次受邀杂志媒体解答学生考试问题,素质款育问题,为家长开办家庭教育讲座,为学生搭建成才成就平台…这一切让我们看到实中辉煌的背后,是广大教师和校方领导踏踏实实步步脚印的辛勤汗水。</h3> <h3>教师节表彰大会主题是:宏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这也是实中办学宗旨。</h3> <h3>大会首先播放了楼阳生省长接见省实验中学孙秀梅校长,并慰问实中贾爱菊等学科带头人的视频。之后是各班学生在教师节前特地制作的祝老师教师节快乐的小视频。屏幕上此起彼伏是各个班学生们对老师的祝福,整齐稚嫩饱含深情的"xx班全体学生祝我们敬爱的老师节日快乐”的祝福声持续不断,整个礼堂充满迴响。想此时,新老教师一定都欣慰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灵魂工程师的职业。就像一片云推动一片云,他们用自己的教育思想铸造这些孩子人生最重要阶段的灵魂。何其伟大!</h3> <h3>退休老教师被安排在第一排,大会首先给退休老教师献花,主持人代表学校感谢老教师教书育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祝福他们保重身体,全家幸福!我坐第二排,侧面看到老教师脸上欣慰的笑容。他们虽然退休了,但学校沒有忘记他们,学生永远记得他们,学生的成长中,奖牌中,成就中有他们洒下的辛勤汗水。桃李满天下,是他们一生的骄傲。</h3> <h3>校长总结学校教育成果,宣布获奖名单。</h3> <h3>主持人饱含深情地诵读给优秀教师的颁奖词:</h3><h3>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多么崇高的奖赏,你们爱生如子醉心教育,你们用良知诠释着为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加减乘除算不出你们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尽你们的付出。你们用粉笔书写着生命的温度,你们在讲台上塑造着人生的高度,在绿茵场上展现着潇洒的气度,你们是优秀的教师,也是人生的摆渡人。</h3><h3>全省一流中学的优秀教师用心血用行动践行着师者风范,是实中之所以成为"实中"的学校的脊梁,是学生的灵魂。</h3> <h3>教师节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们。我注意到又一个细节,孙校长为优秀教师发完奖,总是站在一旁欣赏地望着他们!而不是像多数单位领导那样,发完奖主动站到受奖者中间。这一中一侧,以小见大,是领导自我为中心还是受奖者为中心的外在体現,不得不佩服校长的胸襟格局!还有一个细节,教师节表彰教师版块中,还有一拨上台的是学校后勤工友,从他们穿的制服中我们猜测,他们是食堂保安清洁工等。佩服校方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员工的人文理念。在实中做后勤工友同样受到尊重,值得骄傲。</h3> <h3>孩子们的舞蹈跳得非常优美,不光是小学霸,艺术修养也不一般,个个令人怜爱。</h3> <h3>母校的学生交响乐队、午蹈和合唱团表演水准真不是一般的水平!看得校友爷爷奶奶们交口称赞!</h3> <h3>准备上台激动兴奋的校友奶奶爷爷们!</h3> <h3>时任太原十中校友合唱团团长的马捷生学长,代表合唱团在台上讲话。他介绍团员的构成,为自己曾是十中人骄傲,祝贺孩子们能在这么好条件的学校读书,将来长成栋梁为国效力!</h3> <h3>演出结束,孙校长贡书记以及张副校长上台和演员合影。让精彩定格,一起见证离校五十年的老校友与在校小校友同台演出的难忘时刻,一起见证母校开放尊重的治校理念!<br></h3> <h3>离校时,我们路过一间间正在晚自习的教室,没有老师在场督导,学生们正埋头书海在其中倘佯。</h3> <h3>真羡慕孩子们能有幸在专家治校师资雄厚设施一流的全省头牌中学读书,祝福这些骄子都有一个美好未来!</h3> <h3>分别时,下雨了。孙校长贡书记一直冒雨送我们到校门口,依依不舍情,眷眷母校心。母校情缘深,伴我到终身!</h3> <h3>2018年十二月,老十中王忠强、冯岳南学长,会同部分热心校友,发起组织老三届初高中六个年级30个班的师生大聚会,先是成立筹备组,确定各班联络人,连续发了三个文,从活动发动,到精心策划,又到彩排落实,现场运作,一桩桩一件件,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不愧十中当年学霸,个个工作的佼佼者,俨然在指挥一场战役。没有人推诿,沒有人懈怠,主动请缨,自觉落实。由于动员一呼百应,由于组织如此严谨,由于落实如此彻底,五十年离校后,首次全校师生居然超乎预期来了五百人!可想而知,照像如何容得下?专业摄影师不敢接的活,咱十中自己的摄影师硬是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策划,居然顺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演出四个板块的集体节目沒地方没条件排练,舞台策划组硬是因陋就简,利用微信群练唱指导,只集中了一次,居然现场表现不凡。就餐看演出,金阙酒店条件有限,初中全部上三楼就餐,看演出在一楼沒坐位只能站着,初一年级8个班140位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校友,毫无怨言,欣然听命。为办好咱自己的大联欢,所有不可能都成了可能,所有策划都得到落实。有如此号召力,如此凝聚力,如此行动力的队伍,五十年中分赴各行各业,并未有交集,居然同心合作步调一致。我们自己也惊讶,活动如期顺利圆满完成!这支队伍不愧当年十中学霸。其中有国企厂长经理,有民企高管董事长,有公务员厅局领导,有教授老师律师,有总会工程师,有各行业精英…无论过去做什么,无论年纪大小,无论过去熟悉不熟悉,在这里我们统一都是校友同学。</h3> <h3>三百人初中三个年级和老师大合影!</h3> <h3>五百人初高中和老师大合影!真是老三届校聚规模空前!老十中学霸群体,仅此规模独拔头筹!</h3> <h3>到会的曾经是老三届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的十三位老师。他们年龄最长的是九十一岁的赵维祥老师,最年轻的是七十五岁的李增福老师。有后来调任五中的赵太安老师,张巧珍老师,有一直在母校任教的孙爱洁老师,李允武老师,陈海鸿老师,王家乐老师,王正礼,王乾恒老师,刘镜老师,赵玉珠老师,…</h3> <h3>接到活动筹备组的邀请,省实验中学孙秀梅校长和贡书记代表母校,百忙之中赶来聚会现场,慰问早已退休的老三届的老教师。看到现任校长风尘仆仆赶来一起和五百师生大合影,共庆联欢会,老教师们脸上乐开花,嘴上没说,心里对现任校领导那是一百个赞。</h3> <h3>当年的学生会主席冯岳南学长为老师们献花。</h3> <h3>左一孙校长,中:王忠强学长,右一:贡书记</h3> <h3>孙校长与太原十中老三届大联欢筹备组长王忠强学长等校友亲切交谈。</h3> <h3>大联欢发起人策划人筹备组负责人王忠强代表筹备组发言。</h3> <h3>百忙之中的孙校长,代表母校在师生大联欢会上讲话。她高度赞扬此次五百人大联欢的创意和组织,对老教师带来祝福,对老校友带来问候,祝贺师生大联欢圆满!老校友们离校时隔50年相聚,还能听到母校现任校长的问候和祝福,这在其他老三届校聚是很少见的。</h3> <h3>诗朗诵《记念我们的青春年华》,道出了全场五百校友的心声。</h3><h3>1963、64、65,我们从五湖四海,不约而同,跨进了太原十中校园。得遇恩师,我们扬帆畅游学海;同窗共读,我们携手攀登书山。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报效祖国,追随先贤。教室里、操场上留下我们的书声歌声和笑声;图书馆,阅览室点燃我们上下求索 的灯盏。美好的校园生活,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港湾;永远的太原十中,是我们一生的情缘。</h3> <h3>师生大联欢到场的13位老教师由学生教师搀扶上台,并向他们敬献鲜花致敬。</h3> <h3>杨爱民校友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字字句句深情表达了学生教师组合的心声。</h3> <h3>教师代表和老教师代表分别致辞答辞。詹妙玲校友的诗朗诵《我和你一样》再次表达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不懈追求。</h3> <h3>王家乐老师代表老教师致答辞,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激情发言十几分钟。</h3> <h3>李允武老师主动要求发言,我想在场的所有老师都被大联欢的精心组织策划所感动,被五百学生的热情真诚所感动,都有肺腑之言想表达。</h3> <h3>郝松林校友动心动情的独唱《老师我想你》,代表了所有老三届的心声。老师我想你,你的恩泽如绵绵细雨滋润我心底,你的教诲似凉爽的风轻拂我耳际,穿越人生的悲欢离合,走过循环往复的四季,老师老师我想你,你是我最美好的记忆。</h3> <h3>乔中兴校友的楹联由中国书法家研究员马骏生校友书写,献给此次师生大联欢,包括他们的即兴发言,为联欢会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也代表了十中师生大联欢与众不同之处。</h3> <h3>铁建组合表演又是哨子又是号子,俨然正规军,一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彰显他们当年抛洒汗水为铁路建设奉献青春的豪迈!</h3> <h3>曾经的煤矿工人,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仍然铿锵有力。</h3> <h3>曾经的海陆空军人组合《打靶归来》是他们最爱唱的歌,军人风姿健朗挺拔。</h3> <h3>太原十中舞蹈团曼妙的《茉莉花》是他们的拿手保留节目。能相信舞台上那展现优美舞姿的他们,最小65岁,最大72岁吗?</h3> <h3>太原十中校友合唱团演唱的《花儿朵朵向太阳》,喚起老校友们当年校园的美好回忆。</h3> <h3>师生大联欢文艺节目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王忠强学长邀请全体老老师和筹备组等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演员上台,感谢所有为师生大联欢做出贡献的校友们!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母校贡书记代表现任校领导陪伴师生大联欢活动由始至终,彰显本届校领导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治校理念,感动了现场五百名师生,我们曾为自己是十中人而骄傲,也为现在的实中而自豪。最后全场五百师生同声高唱《同一首歌》,舞台演出就此落下帷幕!之后大聚餐师生共叙佳话。</h3><h3></h3> <h3>大联欢演出在《同一首诗歌》的歌声迴响中进入大聚餐,继续共叙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h3> <h3>王忠强学长和赵太安老师,张巧珍老师李允武老师亲切交谈。</h3> <h3>武苑学长前来看望赵维祥孙爱洁老师夫妇。</h3> <h3>教师组合节目之后,李新欣抓住难得的机会,和自己的班主任赵太安老师与语文孙爱洁老师合影留念。</h3> <h3>赵建丽张星原校友和张巧珍老师。</h3> <h3>詹文玲等校友和陈海鸿赵玉珠老师。</h3> <h3>王功荣校友风尘仆仆从法国赶来参会,其诗歌《我回来了》热情洋溢,激情四射!会后专程发来献给大联欢筹备组。</h3> <h3>84班创大联欢班出席人数之最,30位同学与班主任赵老师亲切合影留念。愿校友之间常惦记常联系常相聚!</h3> <h3>继一月十六日师生大联欢之后,一月二十四日实中孙校长邀请太原十中老三届三十位校友前来母校南校区参观座谈。</h3> <h3>在母校刻有校训的巨石前合影留念。这是我们又一次与母校的联谊活动,让我们与母校的心更近,与母校的情更浓,为母校今日的辉煌更觉傲骄。</h3> <h3>在一楼沙盘模型前,孙校长为我们介绍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布局。</h3> <h3>艺术楼</h3> <h3>走廊里到处是老师和学生的艺术作品,世界艺术家的挂像,整座楼营造着浓厚的艺术氛围。</h3> <h3>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随处可翻看可休息的阅览室。</h3> <h3>推理兴趣小组每周到阅览室聚会一次,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h3> <h3>幸福的孩子们!</h3> <h3>厉害了我的母校,硬件设施一流!</h3> <h3>因十中同窗而结缘的四对夫妻,感谢母校,不仅找到了人生的座标,而且还找到了终身的伴侣,对他们而言,那是更深层次的母校情缘。让缘茵场为我们见证!</h3> <h3>在400米塑胶跑道的绿茵场,孙校长亲自为老校友拍照念。真羡慕现在的实中学子,在这么优越的学校学习生活,真想时光倒流再到母校读书。母校目前的硬件软件都堪称一流,甚至有的方面远超太原的高校。</h3> <h3>当天在母校阅览室,我们收到学校关于征集校史资料的通知。我校自1952年创办以来,已走过六十七年辉煌的历程。学校坚持教育本质规律的遵循,坚定教育本质规律的追求,坚守教育本质规律的信仰,坚决改革创新,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一别经年。昔日你们以母校为荣,母校今日以你们为荣。为更好地挖掘、搜集宝贵的校史资料,丰富校史馆馆藏,我们面向全体校友征集校史资料。相信重视历史积淀的学校才能越办越好!</h3> <h3>路上向孙校长请教学校征集史料的有关问题。</h3> <h3>校门口悬挂70字楹联:<br></h3><h3>不忘初心传道授业解惑教者情怀泽被天下一片丹心育千秋英才抒令德园时代新曲,</h3><h3>牢记使命载文著述立说学人风骨学贯古今满腔热血致万世良知绘实验校万世华章。</h3><h3>这就是实中辉煌的诠释!</h3> <h3>以上照片主要来自校友赵俊奇,崔太祥,林开虹,郭效义,李新欣等(因照片采集较多,又多有跨年,如有疏漏请谅解,并及时告之补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留下了精彩而难忘的回忆。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道一声你们辛苦了!</h3> <h3>借用此诗作为结尾,深情表达毕业校友与母校的世纪情缘。这份缘,源远流长,世世代代割舍不断;这份情,如同孩子与母亲的孕育之情,教养之恩永怀不忘。(在此衷心感谢赵建丽校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