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咸宁被称为“中国温泉之乡”,然而走近咸宁温泉之乡,最好的温泉在那里呢?当你看到“华中第一泉”的牌坊,这里就是咸宁最早最好的温泉。或许许多人都会产生疑问,这里为什么会被称为:“华中第一泉”。又为什么是最好的温泉呢?</h3> <h3>这里的“华中”应为一个区域的概念,从百度中的解释:中国华中地区,简称华中,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华中国土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9%。华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涵盖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地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之间。</h3> <h3>温泉是泉水的一种,严格意义说,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自然水,泉口温度显著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而又低于(等于)45度的地下水天然泉水叫温泉,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泉水。现在也有很多地区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水温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温泉井。由于各地所处的气候、纬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温泉的温度下限很难统一。温泉依温度之高低不同可分为三类:高于75℃者为高温温泉(也称汤池),介于40℃至75℃者为中温温泉,低于40℃者为低温温泉,低于25℃者为冷泉。</h3> <h3>咸宁温泉历史悠久,温泉的开发和利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时“温泉沸波”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它的泉水出自岩窟,水激石岩,沸沸涌涌,雾气蒸腾,被称为“温泉虹影”。明朝天顺五年(1461 年)《咸宁县志》 记述温泉“水有硫磺气”、“疮疡浴之辄愈"。咸宁温泉又名沸潭,水温一般高48℃~50℃最高水平54℃,最低35℃。温泉泉水呈淡黄色,“蒸如坐暖室,从石隙之。沙沸泡起滚滚上,热如釜”,“其水如汤,浴之可愈病”。经科学鉴定,水中含有硫酸盐、碳酸盐、钙、镁、钾、钠等十多种矿物质,咸宁温泉系硫酸钙弱放射性氡泉,对慢性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神经炎、风湿病及多种皮肤病有明显疗效。</h3> <h3>“华中第一泉”牌坊上的字是啓功先生题写。为什么这里被称之为华中第一泉呢?我的理解可以从四种说法加以验证,第一是地名说,第二是品质说,第三是渊源说,第四是风水说。</h3> <h3>首先地名说。这里是温泉镇上温泉路上的温泉,所以是真好。我们知道一般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地名特别是老地名,出处一般都是古人以地形地貌或名人故事传说的真实表示,而非现在人的随意赋予。如温泉镇和温泉路这样的地名是老地名和老路名,过去这里叫温泉镇,现在叫温泉街办温泉路。从资料中查寻,全国以温泉命名的县只有一个在新疆,叫温泉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部,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三面环山,因境内有数处著名的温泉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温泉命名的镇有二十个左右(不算近些年来人为旅游开发的新温泉小镇)。就算每个镇上都有一条温泉路,那么也就最多20条,但未必每条温泉路上都有温泉,所以这个在温泉镇上温泉路上的温泉就更少,所以也就更好。</h3> <h3></h3><h3>第二品质说,温泉文化应该说是发源于中国,但是传到日本后,是在日本被发扬光大了。咸宁温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咸宁后,日本侵略军占据了温泉资源最集中的月亮湾河段,划为禁区,修建了“军人病院”,用温泉为日军伤员疗伤。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在此建有别墅,如今这里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整其旅,昭和十九年(1944年)春,石琦部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在温泉设立了训练营地。1949年9月咸宁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进驻温泉,温泉重回人民的怀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温泉旧址建起了第195医院,利用温泉治疗皮肤病而闻名于世。当年日军侵占了大半个中国,路过中国各地的温泉也应该不计其数,为什么唯一只在咸宁温泉这里建立日军医院呢?只能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里的温泉品质好,对伤员和战时皮肤病治疗有效果。所以这里作为华中第一泉应该是当之无愧的。</h3> <h3>第三渊源说。195医院成立之初共有三个泉眼,分别在香吾山东侧一个,西侧两个。咸宁军分区1965年成立,当年为不增加地方财政和土地压力,决定直接从195医院土地中划出一部分建设军分区,即将香吾山东侧原属于195医院的土地划归咸宁军分区,同时东侧山体上的泉眼也划归了军分区所有,也就是现在的瑶池温泉。</h3> <h3>第四风水说。龙头上的温泉,品质最好。咸宁温泉有两座山,一座叫潜山,一座叫香吾山。潜山属幕阜山余脉,最高海拔247米,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8公里,占地约4平方公里。山势东高西低,山峦叠翠,连绵起伏,气势雄伟,似虎雄踞亦有“虎头”之称。老虎岩是潜山最高的山峰,几块巨石犹如从天而降,其势挺拔雄伟,其形宛若猛虎,每当山风吹过,发出阵阵声响如虎啸不绝于耳,因此潜山又被称为虎山。</h3> <h3>潜山相传古时潜有贤才佳人而得名,留有不少文化古迹, 人文资源丰富。它的得名有一段传奇的故事,传说在宋朝的时候,冯状元的小姐招亲,她绣了一面有九个人像的彩旗,挂在山东坡龙王庙的施杆上,说谁数清了旗帜上的人像,便招谁为婿,彩旗挂出后,不少文人才子,都慕名前来,都说旗帜上绣的是九个人。冯小姐都说不对。 一日,龙王庙的一个小和尚走到旗下,抬头数了起来。守旗的士卒笑他说:“和尚想讨媳妇,到尼姑庵里去吧!” 只见小和尚不慌不忙地答道:“旗下士卒莫笑君,旗上九人头摆昏;尔等快去回小姐,今有十郎配千金。” 士卒将小和尚的话回复小姐,冯小姐高兴地说:“他就要我要招的人。”于是令士卒请来庙中长老,为小和尚解戒还俗。庙中长老为了讨好冯府,便当即要了纸笔,题诗一首:“锦旗挂庙前,小姐招婿贤,九人隐一君,才子大山潜。” 以后,人们就把这山叫做潜山。<br></h3> <h3>香吾山与潜山隔河相望,海拔117米,山体呈长条形顺淦河伸展,一直延伸至今天的咸宁大道,后来随着温泉镇建设发展,削山建路建房,缩小至今天的香吾山公园的范围。由于潜山称为虎山,与之相邻的香吾山因形似一条卧龙,龙头伸入淦河之中,成卧龙饮水之势,固又称为龙山,而龙头正是淦河一桥“华中第一泉”牌坊旁,也就是说这个温泉正好是位于龙山的龙头位置上,可以认为龙头上的温泉,由此可知此温泉风水有多好,故称为“华中第一泉”当之无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