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说说

想一想

<h3>随着生命的递进,老之将至。</h3><h3>老,人生规律,绕不过的人生阶段。</h3><h3><br></h3><h3></h3><h3>据统计,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h3><h3><br></h3><h3>作为国内超级都市的上海,也率先进入了中度老年社会的行列。根据披露的相关信息,</h3><h3><br></h3><h3>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56.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3.60万人,占总人口的33.2%;比上年增加了25.81万人,增长5.6%;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6个百分点。</h3><h3><br></h3><h3>一方面是老人绝对数持续的增加,另方面随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期望寿命不断提高。(去年上海男女平均可预期的寿命为83点37岁。)养老会成社会的重头关切,更是长者的现实考虑。<br></h3> <h3>鉴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历来是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故比较主流的是居家,靠儿女<span style="line-height: 1.5;">帮扶,以度人生之秋,或言冬。靠儿女又分两种,一是与儿女同住,自然照料会更及时,长者容易获得情感上的慰籍,小辈也稍顺手。<b>短处是多数因空间狹小,容易产生代际的摩擦。各自会面临不同的现实考虑,缘于两代人成长年代不同,思维,话语,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容易点燃那些不合谐的小火星,进而燃成漫天大火。</b></span><br></h3> <h3>再则我们看当下的家庭结构,城市6~70的老者膝下普遍是1至2个孩子,2个己属超额。不论1或2孩,按年龄推算,大致在30~40间,甚至40挂另。孩子也大多有了自已的家庭,有了小宝贝,且正处于事业和家事的忙碌期,工作,学习,教养下一代的职责繁重。说白点,自顾不遐,难有时间精力再来悉心照顾垂垂老去的父母。</h3><h3><br></h3><h3>此也为"四世同堂""三世同堂"式的居家养老带来阻碍。</h3> <h3>另种居家即老年夫妇或单个独处。优点是有自己的空间,一般住所会与孩子房靠近,互相有个照应。上年纪的生活节拍比较慢,散,随意,吃用穿没很多讲究。如还沒太过年迈,又配偶在,独居是有分有合,也属不错之选。<b>若一方失了配偶,独居劣势尽现,尤缺失亲情的滋润,还有话伴,只能寂寞作餐。</b></h3> <h3>近年,居家养老模式有新的拓展。</h3><h3><br></h3><h3>例如逐渐兴起的日间照料室服务。<br></h3><h3>日间照料室,类同于托老所。一般设小区内,紧靠老人的居所。照料室解决老人白天的衣食住,娱乐,包括情感上的慰藉。特别的优势在</h3><h3><b><br></b></h3><h3><b>①不离家。</b></h3><h3>老年人特别恋家。对子女,孙辈是格外的留恋。不愿轻意舍弃熟悉的环境。此模式符合长者情感上的需求。</h3><h3><b>②相对比较自由,可去可不去,每天有团聚,有与家人晚餐的机会。</b>对子女言,实实解了后顾之忧。</h3><h3><b>③因只承担有限的照料,估计费用不会高。</b></h3><h3>故日间照料中心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笔者网上挪了别地的实例,供朋友们对此模式有个直观的了解。</h3><h3><b><br></b></h3><h3><b>社区居家养老案例</b></h3><h3><br></h3><h3><b>日间照料室服务。</b></h3><h3>合肥市庐阳区光明街道共有60岁以上老人2730名,社区养老在社区服务中占了重要的比例。近期,街道根据大多数老人舍不得离开子女、离开家庭的心理特点,投入11万元将龚大塘社居委原工作和服务用房改建成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室,为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日间托管服务。老人日间照料室划分为休息区、餐饮区、医疗保健区、聊天按摩区、棋牌娱乐区、健身运动区等6大功能服务区,配备了锅台炉灶、空调、沙发床、按摩器材、健身器材,棋牌室,身高体重仪器设备,并设专人进行管理服务。</h3><h3><br></h3><h3>街道辖区老人不出社区即可免费享受到休息,餐饮,娱乐,保健,运动等全日托服务。</h3><h3><br></h3><h3>居家养老除上述模式外,<b>另有一种称为托老所的,与日间照料中心大约仅是名称上的差别。</b></h3><h3><br></h3><h3>托老与托儿,一字之差,内容其实差不多。只不过后者是父母祖辈每天一早送孩子去学前教育机构,前者倒过来是子或孙辈送父母或祖辈去处看护,休息,娱乐,照料中心。另外稍有别的,托老所应该更靠近居民小区。</h3><h3><br></h3><h3>上述实例为居家养老实践的新尝试,相信会逐步成为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br></h3><h3>除居家养老外,城市还设有专门的养老机构。(农村较少)说明白点即养老院。但除极少数高端的外,(有朋友的朋友住高端养老院,月费用3万,不知院内硬软件配置究竟如何?单3万大洋,成不可及门槛)一般养老院被多数老人视为畏途。好多身边长辈,尽管龙钟,生活上多有不便,也不愿轻意垮入养老院门。笔者前些年曾是几家养老院常客,故养老院事略有所知。总的看,长者视为畏途的原因有三条: </h3><h3><b>①是居室混杂,难有隐私,毫无生命尊严可言: </b></h3><h3><b>②是行动受很多约束,少了家的自在,随意:③是亲情,友情的缺失。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主要三条。</b></h3><h3><b><br></b></h3><h3><b>人说到底是情感动物,尤其晚年后,更如此。当然经济承受能力也在考虑之列。</b></h3> <h3><b>养老,也是世界性的课题。如何善待老人,既是现实的考虑,也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善待老人,说到底就是善待自己。</b></h3><h3><b><br></b></h3><h3><b>少和老是代际交替和接力的过程。</b></h3><h3>当下政府及民间不少先行者对养老模式不断有新的摸索和尝试,中间会有个过程。当然前提条件千差万别,对策也不尽相同。但不管如何说,探索无害。<br></h3> <h3>老年,常被喻为落山的太阳,可夕阳还有如彩的晚霞呀。</h3><h3><br></h3><h3>下面的图文,来自网络。有三组例子,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b>抱团养老。</b>此种模式,釆取:有分有合。分,各有自由独立空间,拥有个体隐私尊严。合,屋屋相连,近在咫尺,朋友均触手可及。</h3> <h3>其所以能组合而成,核心是彼此间拥有长时间的友谊和信任,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归属和依赖。此也弥补了部分缺失的亲情。</h3> <h3>不妨各位化几分钟读读他(她)们的故事,其中有无可借鉴之处?</h3> <h3>在全世界的普遍认知中,绝大部分美国人的老年生活都是幸福快乐的。美国人之所以老年生活过得好,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很会为退休养老做规划。美国人的退休体系建立在个人要为自己退休生活谋福利的基础上。</h3><h3><b><br></b></h3><h3><b>第一不靠儿女养老</b></h3><h3><b>第二也不把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b></h3> <h3><b>抱团养老,国内不怎么听说过,但在国外却是很流行的方式。</b>老了,就搬到一个地方住在一起。一起喝茶,种树,散步,旅行。 </h3> <h3>美国德州四对夫妇“抱团养老”的故事,启迪着全球的老人,<b>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b>就算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h3><h3>来自美国的这四对夫妻,是认识超过20年以上的好朋友。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就买了一块地,建了四座小房子,住在了一-起。<br></h3> <h3>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他们发现了一块废弃的草地。靠近Llano湖泊,风光很美。 </h3> <h3>一开始他们想着建一所大房子,然后四家人住在一起。<b>考虑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他们最后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b> </h3> <h3>每座小屋花费4万美元,结构简易,容易建造,空间使用率很高。整个建筑相当低碳环保,有雨水收集器,还有太阳能板供电。 </h3> <h3>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 </h3> <h3>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b>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有种回归最初的感觉。</b> </h3> <h3>同时不乏生活情趣,<b>连用的杯子都是一样的。</b> </h3> <h3>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心生羨慕,向往?</h3><h3>看完美国人的“抱团”养老,再来看看德国人的“同居式”养老。</h3><h3><br></h3><h3>德国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姑妈虽有个儿子,但在德国,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h3> <h3>一天早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说: 施密特,我们“同居”吧。姑妈高兴地说: 好啊, 我也正有此意呢。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h3> <h3>后来才知道,原来,<b>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 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搭伴养老"。</b>姑妈告诉我,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h3> <h3>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但很多老人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于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过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h3> <h3>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房租也贵得吓人,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 </h3> <h3>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 陪老人聊一会儿天、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 </h3> <h3><b>如今,"让我们同居吧"已经成了德国老人最热衷的行为。</b>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即使老人身体出现状况也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护。所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h3><h3> 德国已成为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大概与此有关系。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但在我国,“抱团养老”也慢慢的成为了一种趋势。 </h3> <h3>国内抱团养老模式尚处萌芽状态。亦有成功的典范。天津有一个<b>“知青乐活大院”。</b>这个大院位于天津蓟县郊外的农家3层木楼,是65岁老知青张承永几年前经当地村委会同意,从这处宅基地所有人手里租赁来建设的。大院里就有<b>艺术工作室、健康工作室、DV工作室、茶艺组、模特队、话疗室等各个小组。</b>平时,大家还会一起去山东、海南等地候鸟游,玩得不亦乐乎。</h3><h3><br></h3><h3>在杭州也有一个和德州四对夫妻相似的案例,<b>云曼星共同家园,云曼星</b>的诞生,便源于一群设计师养生、养老的梦想,拥抱自然、抱团生活的态度。 </h3> <h3>之所以叫<b>共同家园</b>,设计师表示可以择邻而居,与亲密伙伴,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目前已有30几对夫妻,60多位人士约好了住这里。 </h3> <h3>房子目前在建中,面朝千人大草坪,背依山。 山上便是森林游步道,甘岭水库,能够呼吸新鲜空气,逛莓园、挑野菜,游农场,这都是极好的。 </h3> <h3>养老,是每个人都得面对的问题。<b>想到以后身边的若干好友把房子买在一起,一道晒太阳、散步、聊八卦、寄养孙子孙......想想都会笑起来,突然间觉得老也不是那么可怕了。</b> </h3> <h3>几种养老模式,各有短长。年长者自身条件也各不相同,不能划一的评判哪个更优,得看诸多其它因素。例如经济,人脉,身体,性格,还有子女方面,社区综合配套等等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适合自已的,才最为妥贴。</h3> <p>篇后语</p><p>亲爱的朋友: 俗话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估计读此篇的好些己悄然归入夕阳一族。夕阳一族差不多与共和国同岁,或稍晚。这一代,可说是空前,甚至绝后的一代。他们经历了与共和国同样多的艰困和磨难:曾 缺衣少食,学业被耽搁,上山下乡,老大回城,企业减员分流安置……</p><p><br></p><p>几乎大的环节均经历了。</p><p>不知觉中,岁月流逝,发染了白,年蒙了尘……</p><p><br></p><p>应该说共和国所有的荣光和成就里有他们的一份奉献,甚至殷血。</p><p><br></p><p>从生理角度说,他们的确老了,这是无须躲闪,无须争辩的事实。</p><p><br></p><p>既如此,不妨坦然的面对,就如同面对一路随行的困难和波折。</p><p><br></p><p>所幸遇着了好时代,遇着了改革开放,遇上了硕果累累的年月。他们有理由享受人间的晚晴,享受现时社会精神和物质的成果。</p><p><br></p><p><b>别为太阳的落山感到惆怅,一点儿也不要:</b></p><p><b>也别为黑暮的降临,弥漫而胆怯,伤心。</b></p><p><b>我们曾经活过,</b></p><p><b>我们曾有过幼童的稚嫩,</b></p><p><b>有过青春的鲁莽和热血,</b></p><p><b>有过甜蜜,炽热的爱恋</b></p><p><b>有过抚育儿女的琐碎,难处和无边的幸福</b></p><p><b>也有过彷徨无助和迷茫</b></p><p><b>眼和心被纷杂的世象所迷惑</b></p><p><b>终究我们走过了困苦,磨难,</b></p><p><b>在阻挡和人生前行的泥泞里,我们呈现了足够的勇气,韧性和毅力……</b></p><p><b>我们差不多经历了生命年轮所有的花开,芬芳,灿烂和枯萎,</b></p><p><b>所有这些</b></p><p><b>己经足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