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

美友20565299

<h3>  大弟结婚的日子订在了农历腊月十二,提前一个月小娘就给各方亲戚通知到位,我跟娘家人在家族里排行老大,所以我们一家人的称呼前面都带有一个“大”字,父亲是大伯、母亲是大妈、哥是大哥、嫂子是大嫂、我就是大姐。咱农村办喜事、喝喜酒就得图个人气高才热闹,一家子做老大的就得起带头作用,人到、祝福到、贺礼到面面俱到。<br></h3> <h3>  长大成人我们各自安家,回娘家的次数真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能把家族人聚在一起也就是亲戚家里有个红白喜事的时候,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样的日子, 回了家我们不做女强人,也不做女人,就连我姑她们也跟着不做岁月里的老女人,婆说我们姐妹几个是我们家族里的少姑娘,我姑他们那辈是家族里的老姑娘,当然那些小姑娘正少不更事,这称呼高贵又无暇,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宠爱,我时常觉得人这一辈子呀!也只有回到了故乡你才真的可以回归自我。<br></h3> <h3> 乡亲们亲切的跟我打招呼</h3><h3> “杨娃,你回来了!”</h3><h3> “杨娃,你怎么还是跟小时候一样瘦?”</h3><h3> “杨娃,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吧?”</h3><h3> 那一句句朴实深情的问候、那一个个善良温暖的眼神、那一双双粗糙结实的大手我曾经是那样的熟悉与爱恋,如今依旧亲切温暖。</h3><h3> 大弟的婚事操办的热闹非凡,一场初见时的嘘寒问暖过后我四处转悠了一下,灶台上那些系着各色围裙正准备八大件子(农村请客吃饭的席面名称)的女人们,还是当年母亲为首的那帮勤劳能干的女人,那其中几位年轻的新面孔我断定是近几年刚嫁到村里的新媳妇。她们切菜、翻碗儿、摆盘儿那娴熟老练的手法一看就是厨房里的行家,这和谐的场面不禁使我心生感慨,不知道村里那几位有福气的小伙子竟跟父辈们当年的眼光一样好?娶对了媳妇儿便幸福一生。</h3> <h3>  父亲是大弟婚礼的管事人,他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当细致,招呼客人的、挑水劈柴的、端盘上菜的各司其职,只是小时候我看到这样的场面,看着看着我便笑了,二十年后同样的场面看着看着我便哭了,如今能看到的这些故人他们都老了,看不到的那些人他们便是都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孩子们脸上的笑意、身上的顽皮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便走上前去亲切的问他们:“娃,你爸叫什么名字?”时间真是太无情,它会把你忘说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把忘说的再见变成再也不见。</h3> <h3>  有人说睡一觉起来便可原谅一切,而我始终觉得只要踏上故乡的这片热土我便可以原谅人生中的一切;有人说忘不了小时候受过的穷、吃过的苦、挨过的饿、受到的欺负和嘲讽;也有人说特别的羡慕我,看到故乡的人便想起故乡的情,那是怎么样的一份欢喜与感恩?</h3><h3> </h3><h3>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的感激我的父母,其实小时候我们家算得上是我们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好日子人家,父亲是国家正式干部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人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我们兄妹和爷爷,母亲是村里人尽皆知的勤劳贤惠媳妇,父亲的工资全部交到母亲手上补贴家用,虽说日子好过,但母亲一直穷养着我们,我跟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捡过柴,下地里打过猪草,忘不了自己去河里洗衣服用过阿婆砸碎的皂角;忘不了一场霜将过后母亲从地里摘回来的卷心菜叶子搅在糊汤里那口甜滋滋的味道。后来,哥到了上学的年纪,母亲便带着哥去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上学,留我跟爷爷两人在家,到底没有父母在身边,我头上长满了虱子,痒得头皮很多次被我挠破,是邻家婶子们像妈妈在家时那样帮我清洗、梳理,爷爷上坡做活,把我轮换暂寄在邻居家里,即便长大后我也忘不了那百家饭的百种味道,那份难忘的情怀。</h3> <h3>  我顺着老屋后那几条熟悉的小路走去,小路两边杂草丛生,也只能是容得下两只脚的距离,看得出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过好了、乡亲们富裕了、交通便利了,小路上行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今走到了这里便是与往昔岁月的一种重逢,心头的滋味百感交集,那熟悉的山头又添了几座新坟,望着墓碑上刻写的名字,回想到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昨天,然而今日再见时却再也看不见。</h3><h3> 轻轻推开兰姨的门,她已是清瘦老太太的模样,六十岁不到,两年里大儿子和老伴都相继离她而去,看到久违的兰姨她握紧我的手泪如雨下,她说:“真是没想到杨娃还会来看望我”我告诉兰姨其实有些爱、有些情你是在我给你之前早就给过我的,早在二十年前,早在我小时候,可能你都忘记你曾经给过我、爱过我,既然给了我、爱了我便在我内心生根发芽,便成为我一生的牵挂,可能这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人之常情吧!无论那种爱,我想它最本真的样子应该是细水长流。</h3> <h3>  我们姐妹几人一起去了婆的房屋,看到我们姊妹几个,她高兴的一直摸眼泪,还像小时候那样待我们,翻箱倒柜一个劲儿的给我们找吃的,婆的箱子里有一本厚厚的相册,翻开里面全是我们这个大家族的照片,父亲、母亲、二叔一家子、几个姑姑、孙子辈的,婆一一给我们诉说,她说人老了腿脚不好我们都各自安家,不能去城里面看我们,想我们的时候就把这些照片翻出来看看。原来总有一些人偷偷的爱着我们,就像婆这样守护着这本厚厚的相册子当宝贝。</h3><h3> </h3><h3> 小时候也有些人总能成全我们很多梦寐以的愿望,快到过年那会!我跟哥扳着指头数日子,那个时候我们兄妹特别的渴望二姑能在大年初二如期而至,因为在我们孩子们眼里我们有个比很多人都有钱的二姑父,他特别的疼爱我们家族里的每一个孩子,压岁钱孩子们每人一份,九几年那会儿他给我们二十元的压岁钱,那真是叫个大呀!我们可以买到农村任何一家商店里平时想吃却吃不到的零食,那个时候的开心劲儿到今日都记忆犹新。</h3> <h3>  小时候故乡是我们一直想要挣脱的地方,长大后故乡是我们想回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人这一生想去的地方那么多,想回的地方却只有那么一个,有家的地方那便是故乡,临走时我跟兰姨说你们都要好好的活着,健康快乐的活着,因为有你们在,死亡与我们之间才有一层隔板,有你们在故乡便永远有等候我们回家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