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西南郊,国家4A景区,多辆公交车可以到达这里如:44路24路73路165路135路等等。</h3> <h3>70岁以上老人及离休老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免门票,全价门票90元,半价门票45元。</h3> <h3>园内建有云南26个少数民族村寨,占地面积1264.96亩,水域463.96亩。</h3> <h3>按着导览图剪头所指方向游览,不走冤枉路,也不会遗漏,各个村寨都能到达。</h3> <h3>民族村东门附近有一处石头造型,上书‘昆明故城’四个大字,展现了汉民族老昆明建筑的风格。</h3> <h3>巨型马蹄铁造型,展示了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让古老的街区传承着千年历史名城的风韵。</h3> <h3>首先来到阿昌族村寨,总人口不到四万,有自己的语言,户撒的阿昌族人制刀技术很高,以户撒刀著称于世。</h3> <h3>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半山区,村寨选择在有阳光水源充足的地方。</h3> <h3>典型的藏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木石结构,房子外墙厚实,风格古朴粗犷。</h3> <h3>刻在石头上的藏族文字,藏民族非常讲究礼仪,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h3> <h3>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在中国境内有126万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h3> <h3>允燕佛塔前的一对昂首挺胸的“嘎机”分立两旁。(允燕 ——是傣语意为吉祥欢跃令人想往的地方, 是云南小乘佛教最重要的佛塔之一。)</h3> <h3>允燕佛塔:玲珑雅致而又气势恢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然屹立,金属宝顶悬挂有金属片,微风吹来,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响。</h3> <h3>布朗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1万,语言为布朗语,</h3> <h3>布朗族除了信仰上座部佛教外,还保留着许多原始宗教的传统信仰。</h3> <h3>云南的少数民族,普遍认为万物皆有灵,崇尚自然界中的日、月、江河、大山、大树。</h3> <h3>佤族,中国和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40多万,擅长木鼓舞和甩发舞,传统节日主要有新火节,播种节。</h3> <h3>佤族村寨里的牛头广场,神灵广场,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鬼和神没有加以区分。</h3> <h3>基诺族一敬畏鬼神,二敬畏长老,尊奉诸葛孔明,传说祖先是孔明南征部队的一部分。</h3> <h3>云南少数民族普遍崇尚太阳,崇尚和敬畏自然界的一切,尊老敬老,基诺族神圣的太阳鼓。</h3> <h3>基诺族主要聚集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仅存两万多人。</h3> <h3>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人口40多万,拉祜族的寨子一般都建在山顶和半山腰上。</h3> <h3>拉祜族崇拜多神,供奉“厄莎”,视为葫芦的后裔。</h3><h3><br></h3> <h3>少数民族的图腾,纯朴、怪异、自然。</h3> <h3>昆明又称春城,园中居然有一片沙漠中的仙人掌,长的如此茂密。</h3> <h3>白族的住房形式“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h3> <h3>白族姑娘的头饰“风花雪月”: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h3> <h3>大理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主塔高近60米,建议还是到大理去看真的崇圣寺三塔更好。</h3> <h3>傈僳族人口一百多万,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氏族图腾有虎熊猴羊蛇鸟鱼蜜蜂麻茶竹霜火等20多种。</h3> <h3>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人口163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信奉多神和崇拜祖先。</h3> <h3>这个大水车看起来似曾相识,比丽江古城的小一圏,旁边没有题字,更自然些。</h3> <h3>德昂族也称崩龙族,位于中缅交界的山地少数民族只有两万左右人口,信仰佛教,酷爱体育运动射弩,打铜炮枪和泥弹弓。</h3> <h3>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人口14万,相信人类和万物都具有两重性质,即自然的和精灵的存在,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瑙纵歌节”。</h3> <h3>连接村寨的吊桥,让我浮想联翩。</h3> <h3>各民族村寨里,均有本民族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征得同意,他们很乐意同你拍照合影。</h3> <h3>景区里还有傣族茶文化体验馆,云南民俗博物馆,以及民俗餐厅等。</h3> <h3>民族村里还有壮族村,蒙古族村,纳西族村,摩梭之家,彝族村,满族、回族、瑶族,等村寨……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就不一一赘述。</h3> <h3>整个民族村,游览下来大约三四个小时,“累,并快乐着”。</h3> <h3>云南26个民族的村村寨寨,汇聚在风光绮丽的滇池之滨,1992年2月建成,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擅长歌舞的兄弟姐妹,在这里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