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花 婆婆纳

竹韵清风

<h3>婆婆纳花语:健康</h3><h3> 婆婆纳和迎春花同期开放,人们赞叹迎春花,欣赏迎春花。婆婆纳的名字最早见于明周王的《救荒本草》一书,可谓历史久矣。可是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有多少人见过她的花容叶茂?</h3><h3> 匍匐生长的婆婆纳,在空旷的原野上,似乎天空低下了身子,大地挺起了胸膛,天地间唯有这无人喝彩的婆婆纳,汲取天地之精华,绽放出惊世骇俗的美!细细打量这卑微的植物,小而圆的叶子,点缀着一小朵一小朵米粒般大小的蓝花。那种蓝,是湛蓝天空深处的蓝,是大海中心的蓝,是蓝布花裙中央的蓝。在绿色的世界里,伸出一朵或者两朵蓝色的火焰。</h3><h3> 婆婆纳,给人的第一感觉,她不是一种草甚或是一株野草的名字,而是一位亲人的名字,是呼唤亲人的音符。<br></h3><h3> 婆婆—哪—婆婆纳—是乡村古树下在做针线活的婆婆,是缝补着日月的乡间农人。婆婆纳,这个有着苍老意味的名字,嵌着个充满母性的动词—纳。纳鞋子,给远行的游子,给膝下的孩子;纳鞋垫,给待出阁的女子,或者远方的小伙子。这呈现的是一个沉重与沧桑的劳作过程,生锈的顶针,赭黄的笸箩,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夕光下的黄昏。</h3><h3> 大地上每一株植物,都是一盏灯;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是一个人的魂魄;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会对应着一个人。我想知道,这婆婆纳到底会是谁呢。祖母,母亲,还是我?繁星点点的婆婆纳,是祖母手中密密麻麻的针脚,缝补着乡村的时光之衣,缝补着大地上的裂口。而盛开的蓝色花朵,像个人性的容器,盛满梦幻之美。</h3><h3> 对婆婆纳的理解莫过于 16 世纪初期的王磐了。他在编辑成书的《野菜谱》里把她唤作破破衲,还编了首三字谣:破破衲,不堪补。寒且饥,聊作脯。饱暖时,不忘汝。</h3><h3> 这破破衲是如何变脸成婆婆纳的呢???观其花型与往昔婆婆的针线箩何其相似乃尔。</h3> <h3>网络图片,过去妇女做针线活,放置针,线,剪刀,顶针,锥子,尺子……</h3> <h3>  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的全草。3-4月采收,晒干或鲜用。生于荒地。分布于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北京。</h3><h3> 婆婆纳味甘、淡,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强腰、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肾虚腰痛、疝气、睾丸肿痛、妇女白带、痈肿等病证。</h3><h3>别名</h3><h3>狗卵草、双珠草、双铜锤、双肾草、卵子草、石补钉、菜肾子、将军草、脾寒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