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饭——咱的美味佳肴

崔明祥

<h3><font color="#167efb">本篇文字 崔明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图片来源 百度网</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春节将至谨此献给《美篇》平台</font></h5> <p>友曾是军中绿花,她甚是喜欢《美篇》,且把《美篇》称作 “ 娘家 ”。说退休了不愁吃穿,儿女自立,亦无负担。只是闲得寂寞难耐,意乱心烦。旅游观光,毕竟是过眼云烟。琴棋书画虽雅,却与它无缘,酒茶知我不恋,故亦勉为其难。只对《美篇》情有独钟,且始终不渝倾心依恋。友所言甚合我意并深有同感,故,友把《美篇》视为“娘家”,我则把《美篇》称作 “娘家饭”。</p> <h3>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不可一日不食。网络文化平台是广大读者、观者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不读、不看。在诸多网络文化平台中,我之所以把《美篇》称作 “ 娘家饭 ” ,自然是 “ 娘家饭 ” 往往更合口味的道理。“ 娘家饭 ”之所以可口,大概是 “ 娘家人” 不趋时、不重利,具有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 的超前意识吧。曾几何时,仅为经济效益,“ 南菜 ” 风行时,便挑了原本经营的 “ 北菜 ” 而爆炒 “ 南菜 ” 者不乏其人,“ 北菜 ” 风行时,又挑了原本经营的 “ 南菜 ” 而爆炒 “ 北菜 ” 者不胜枚举。为盲目迎合因神经失调而诱发的暂时性 “ 偏食证 ” 者,某些文化宣传平台亦追逐热点,积极 “ 赶海 ” ,待人去潮退了,便落得个空对汪洋,独自惆怅。</h3> <h3>网络文化平台,如果总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那无疑是黔驴技穷的尾巴主义。不难看出,《美篇》平台的经营管理者正是以严严正正、踏踏实实的态度,调剂着自己的佳肴。广交四海朋友、汇聚八面来风,追求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典雅通俗大气,活泼壮丽庄重,快捷精俏新颖、奇绝妙趣横生。她是百花齐放的大园地,她集社会文化之大成;她雅俗共赏、门类兼容,作品风格各异、内容曲高和众;音舞诗画、散文摄影,小说故事、热点时评,老少皆宜传播正能。她精心打造文化市场,促进市场文化繁荣,服务社会各族人民,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文化大餐脍炙人口,深受人民群众欢迎。</h3> <h3>而今,《美篇》业已走红华夏大地,更有国际友人参与其中。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真可谓东西风味并蓄,南北大菜兼容。任凭你喜欢哪一道,“ 娘家饭 ” 尽在其中了。有此 “ 多维 ” 绿色食粮,有益身心健康,谁不争相光顾,一饱眼福?又何必风来追风、雨来追雨,只落得萎靡不振,得不偿失呢?娘家门正,“ 儿女 ” 沾光,有谁不想把得意之作捧给“母亲”?故我为 “娘家” 献策,只叹拙作尚不成熟,但愿不为 “ 娘家 ” 脸上摸黑。曾有曰 “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 ” 者,然而我说:观《美篇》如见《美篇》平台其人,人高则《美篇》也高!</h3> <p>崔明祥:辽宁沈阳市人,本科学历,通俗文学作家,正高级研究员。一九六九年参军,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五年在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第四师政治部任放映员、创作员、报道员、宣传干事等职。一九七七年转业到《辽宁群众文艺》杂志社任戏剧曲艺编辑。在职期间,创作的戏剧作品《窗口》、曲艺作品《列车历险记》、理论文章《家乡的艺贴心的曲》、《关于文化下乡的思考》和《关于少儿美术教育的思考》等四篇作品曾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 金奖两次、银奖、铜奖和优秀奖各一次,大型戏曲《1号防线》曾在《中国文化报》和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全国抗非戏曲作品征稿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其它曾获得中国剧协设立的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等各 类奖项八十余次。多种体裁作品在《解放军报》、《中国戏剧》、《民间文学》、《小说月报》、《曲艺》、《通俗文学选刊》、《中国课外教育》和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辽宁 日 报》等报刊和杂志上发表小说、报告文 学、戏剧、曲艺、诗歌、故事、散文、理论、文艺评论等作品一千余篇,为省市电视台及各类文艺晚会及政府部门撰稿二十余台,其中代表作品为长篇系列通俗小说《商海奇观•三十六计新用系列》。退休前任辽宁省文化厅省艺术馆创编部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