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寿课堂】第1讲—豇豆锈病

杨小锋

<h3>  豇豆( <i>Vigna unguiculata</i> L.)属于一年生豆科豇豆属草本植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作为海南冬种北运瓜菜,豇豆是主要的品种之一,冬季种植面积约为29万亩,主要集中在三亚、乐东等琼南地区,种植面积约18万亩,深受消费者喜爱。豇豆锈病是豇豆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在海南豇豆种植区普遍存在。豇豆锈病的爆发直接导致豇豆减产及品质下降,对豇豆的生产有较大影响。<br></h3> <h3>  1月19日,第一书记杨小锋前往育才那受村小组豇豆种植基地调研,发现豇豆锈病发生较为严重。</h3> <h3><b><font color="#1564fa">『为害症状』</font></b></h3><h3> 豇豆锈病多发生在较老的叶片上,逐渐向上部蔓延,严重时病叶黄褐色干枯早落,植株早衰。侵染初期一般在近地面成熟的叶片背面形成淡黄或白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具有黄色晕圈的红褐色脓疱,即夏孢子堆,脓疱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侵染后期叶片上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可致使叶片变形和早落。此外,叶片正面及茎、荚上有时会产生黄色小斑点状的性孢子器,随后在这些性孢子器的周围可产生橙红色斑点,即锈孢子器。一般情况下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较少发生。<br></h3> <h3><font color="#1564fa"><b>『病原菌』</b></font></h3><h3> 豇豆锈病的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豇豆属单胞锈菌( <i>Uromyces vignae</i> Barcl),属于真菌性病害。<br></h3> <h3><font color="#1564fa"><b>『发病条件』</b></font></h3><h3> 在海南,夏孢子是豇豆锈病的最初侵染源。夏孢子在10~30 ℃温度范围内萌发,适宜温度为16~22 ℃。豇豆生长期间锈病病菌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害,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主要通过气流传播,雨水也能传病,形成重复侵染后加快了病害的发展。叶面结露和面上的水滴是病菌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日均温度23℃,相对湿度90%时,其潜育期最短,为8~9天;日均温度在24℃,且连绵阴雨,病害易于流行。豇豆生长中后期较苗期更易感病。前期施用氮肥过多,造成田间郁闭,利于病害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密度过大等发病重。<br></h3> <h3><font color="#1564fa"><b>『防治方法』</b></font></h3><h3> (1)加强田间管理。避免前期氮肥施用过多。合理密植,采用高畦栽培及拔藤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处理。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br></h3> <h3><font color="#1564fa"><b>『研究展望』</b></font></h3><h3> 随着豇豆基因组测序工作的推进以及豇豆分子标记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今后豇豆抗锈病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抗病分子遗传学上,尤其是抗病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通过开发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很大程度上提高选育豇豆抗性品种的效率;同时,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将有助于明晰豇豆抗锈病的分子机制,为抗性育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