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三体》,你就读懂了人性!

書海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听说《三体》,应该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于是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模糊的知道中国有这样一部获得了雨果奖的科幻巨著。多年后,我再一次从朋友的口中听到了《三体》这个晦涩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告诉我说:当你读完了这套书后,再抬头仰望星空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后来,我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了“浩瀚”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刘慈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门外的世界一片黑暗,这黑暗中隐藏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体》分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在适读性上,它即是一部严谨的、能供人仔细推敲研读的硬科幻,又可以作为一部离奇的文学性小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书中大量被穿插于故事情节中的物理学、社会学、宇宙学、博弈学、生物学等知识,俨然已成为了一场为读者精心准备的精神盛宴,让人不禁感叹:原来世界是如此之大,又是如此之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伴随着想要占领地球的三体舰队展开漫漫征途之时,一个关于文明、关于对抗、关于时间、关于人性的史诗正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刻的我们只是《三体》世界中脱离了空间之外的旁观者,无需言语,只是静静的注视着那些深藏于骨骼之内的肮脏、怯懦、惨烈与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慈欣不仅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他还告诉了我们:人性,是什么。</p> <p>02.</p><p><br></p><p><br></p><p>“冬眠技术”是一种非常高科技的冰冻手段,冬眠后的人能够通过沉睡保持生命静止,从而跨越到想要去的未来时间里。而《三体》的整个故事便是由“冬眠”这一条脱离了时间掌控的曲线连接起来的。</p><p><br></p><p>站在读者的角度,假如没有了这条贯穿始终的线,随着书中动辄数十上百年的时间跨越,许多我们所熟悉的人物便都需要一次次的更换,当故事的连接性被破坏,既视感也就会变得陌生,所以这个设定是必不可少的。</p><p><br></p><p>而在这条线的节点上,最重要的便是对应于每一部书的灵魂人物——叶文洁、罗辑与程心。在三体的整个故事中,他们分别担任了“点火者”、“拯救者”与“终结者”的角色,人性的复杂与深邃随着他们的搅动,渐渐变得光怪陆离了。</p><p><br></p><p>他们都曾是一名普通人,但命运却使他们拥有了独自主宰两个文明生存或毁灭的机会,而人性,将他们推向了最后的抉择。</p><p><br></p><p>一切的结束,都从这里开始。</p> <p>03.</p><p><br></p><p><br></p><p>叶文洁前半生的故事由纳米材料科学家汪淼的视角完整的呈现在了读者眼前,无疑,这个故事的底色是悲凉的。我们有足够客观的理由相信,最初的她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p><p><br></p><p>直到文革时期那一场批斗大会到来之前。</p><p><br></p><p>她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父亲,那个执著的物理学家叶哲泰,被四个红卫兵一棍子接着一棍子的殴打至死。她看着她的母亲为了自保与生存,竟像一个疯子那样拼命的揭发着父亲的罪行。</p><p><br></p><p>她不明白为什么,就像多年后,当天真的她被信任的朋友白沐霖出卖时那样,就像她在囚禁室内被冻得奄奄一息,那些人却将冰冷的水向她身上洒去那样。人性,为何会是如此?</p><p><br></p><p>在叶文洁的上半生,几乎所有肮脏丑陋的人性都被她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她对这一切都看得透彻,对于人性的本质也开始渐渐失望。</p><p><br></p><p><br></p><p>在文革被平反后,她将当初把父亲殴打至死的几个红卫兵约出来见面,她以为她们会心怀愧疚,她以为她们会说一声道歉,她以为……但最后,她没有在那些曾经的侩子手眼中看到一丝一毫的悔意,这一次她明白了,也终于对人性彻底的绝望了。</p><p><br></p><p>当我们将自己代入到叶文洁的视角里,莫名会有一股夹杂着怜悯的怒火被压抑着,这时的我们似乎拥有着满腔愤愤不平的热血。但事实证明,一腔热血喷出来,比牛粪凉的更快。</p><p><br></p><p>她最后终于做出了抉择。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对宇宙中外星文明的好奇,带着对人性的失望与仇恨,还有那一丝必然,她按下了那个将会暴露地球坐标的按钮,同时也打开了人类毁灭的地狱之门。</p><p><br></p><p>我不知道三体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人类。这就是叶文洁的理由。</p> <h3>04.</h3><h3><br></h3><h3>如果说叶文洁是毁灭者的话,那么罗辑便是人类的拯救者,一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悲哀的救世主。</h3><h3><br></h3><h3>罗辑是全书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理智沉稳,他的坚韧如冰,纵世人千般反复无常,半生得失,付之一笑的洒脱,无不使人敬佩。</h3><h3><br></h3><h3>在故事最开始的罗辑,不过是一个徒有天文学和社会学双重学位,却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的大学教授罢了。</h3><h3><br></h3><h3>而他的人生,随着面壁计划的启动从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来说,这一切的安排当他在杨冬的墓前偶遇了叶文洁的那一刻起,就已彻底被改变。</h3><h3><br></h3><h3>那是毁灭者与未来拯救者的唯一一次对话。</h3><h3><br></h3><h3>她向他提出了黑暗森林的基本法则,而最讽刺的是,这个法则在后来几乎成为了人类文明生存的唯一希望。这就像是一个人让你吃了毒药,然后再给你一张不完整的解药方子让你去完善,这一切看起来即可笑又可悲。</h3><h3><br></h3><h3><br></h3><h3>黑暗森林理论是《三体》整个故事的灵魂,它合乎逻辑却又透着冰冷。在宇宙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h3><h3><br></h3><h3>宇宙中当一个文明遭遇了另一个文明,在无法交流的情况下,彼此就会产生一个猜疑链,各自都不能确定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各自都不能判断对方会不会先发起攻击,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死结,猜疑链就会不断重复,直至其中一个文明首先将另外一个文明消灭。所以,在宇宙中暴露即等于灭亡!</h3><h3><br></h3><h3>这时候的人类文明就像是那个吃了毒药的人,而罗辑手中拥有叶文洁给的那张不完整的解药方子。一切的希望都被放到了他的身上时,于是所有的人类便虔诚的把他奉为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但当他们的希望在罗辑的身上慢慢减少直至消失时,人类开始对他变得冷淡、厌恶、恶语相向、甚至是唾骂与仇恨。</h3><h3><br></h3><h3>在所有人的眼中,给世界以希望后又打碎它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而在事实上,这一切都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h3><h3><br></h3><h3><br></h3><h3>在刘慈欣的笔下,人类在生存面前一次次的被戏弄,人性的劣根在这期间被无限放大。人类对面壁者的态度,人类对同类的态度,人类对三体人的态度,一次次的反复无常、傲慢无知,就如同一群小丑在进行着滑稽的表演。</h3><h3><br></h3><h3>经济学上的假设,每个理性的人都是以最大利益为目的的,所以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但同样也是丑态毕露的。</h3><h3><br></h3><h3>罗辑从玩世不恭的普通人成为了承担人类使命的面壁者,从威慑三体入侵者的执剑人到最后人类文明的守墓人,他已竭尽全力的付出了自己的一切。</h3><h3><br></h3><h3>他获得了敌人最高规格的尊敬,却从未得到过他守护了一生的那些同胞们的一句感谢。多么伟大的英雄!多么悲哀的救世主!</h3> <h3>05.</h3><h3><br></h3><h3>大刘说,他从一开始塑造程心这个角色时就知道不会招人喜欢,但他还是这样做了。从开始的叶文洁到罗辑再到最后的程心,刘慈欣都在尝试着做同一件事——让普通人去决定世界的命运。</h3><h3><br></h3><h3>当全人类的命运都被交予一人时,他或她又会如何抉择?是强迫自己去适应这黑暗残酷的世界?又或者是依旧保留自我纯净的内心?</h3><h3><br></h3><h3>这将是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对决,人性与兽性的抉择。如果是我们成为了书中的那个唯一使命者,是让理性剥去文明的外衣,去做一头凶残的野兽,还是用感性在自己的世界里洒下温情,做一个心系每一个人的圣母?</h3><h3><br></h3><h3>这是对人性与道德的终极拷问。</h3><h3><br></h3><h3>而程心,无疑是做了后者,但结果证明了她的每一个选择几乎都是错的。</h3><h3><br></h3><h3>她在成功当选执剑人后却不能下定决心去履行使命,最终导致威慑失败,第一次使人类险些灭亡。在掩体纪元后期,她又坚决要求维德放弃星环城,从而导致人类唯一的机会——曲率飞船和黑域无法继续进行研究,第二次断绝了人类的希望。</h3><h3><br></h3><h3>失去人性,会失去很多;但失去兽性,将失去一切!</h3><h3><br></h3><h3><br></h3><h3>她给读者的形象确实是“圣母”,当然,我们都知道这里的圣母是贬义词。</h3><h3><br></h3><h3>我在豆瓣书评区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与“圣母”很契合的比喻:假设一满载的列车被劫持并失控,前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唯一的选择就是马上改道,而另一轨道上却被绑上了几个小孩,而此刻的你如果是列车长会怎么选择?</h3><h3><br></h3><h3>站在客观的角度,相信在大部分人心里,这都是一道必然题而非选择题。</h3><h3><br></h3><h3>不可否认,这可能会暴露出人性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丑陋一面,但在事实上,两害取其轻,在没有外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选择改道无疑是相对正确的选择。但这时却有人站出来大义凛然的说:生命是平等的,孩子是无辜的。</h3><h3><br></h3><h3>程心的形象就接近于这一类人, 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圣母心将整列车的人都送进了坟墓,而最后却只能无比痛苦的说:“错的不是我的善良,而是这个世界的黑暗。”</h3><h3><br></h3><h3>对于程心这个人物,作者刘慈欣在最后借用关一帆的口说了这样一段话:</h3><h3><br></h3><h3>“人类世界选择了你 , 就是选择了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 , 尽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 你实现了那个世界的愿望 , 实现了那里的价值观 , 你实现了他们的选择,你真的没有错 。”</h3><h3><br></h3><h3>这段话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种安慰。一切的毁灭都不是因为她,但一定与她有关。</h3> <h3>06.</h3><h3><br></h3><h3>纵观《三体》整个脉络,“科”要更大于“幻”,那些带着质感的术语与论点,使人仿佛能够触摸到“科学”光滑的表面,刘慈欣用强大的知识储备与无边的幻想,塑造了一个挑战读者思维极限的的宏伟世界。</h3><h3><br></h3><h3>而贯穿了全书的主题——人性,也伴随着宇宙画卷的展开时刻置于我们的眼前,在潜移默化间使每一个人开始深思。这便是《三体》与其他科幻小说的不同之处,大刘并不被局限于科幻的绚丽,而是在不知不觉间把整部作品上升了另一个高度。</h3><h3><br></h3><h3>对于人性的思考,或许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h3><h3><br></h3><h3>在余华的文集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没什么文化的波兰农民把一个被纳粹追杀的犹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窖里,直到战争结束这个犹太人才走出地窖。</h3><h3><br></h3><h3>后来,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h3><h3><br></h3><h3>余华的故事无疑告诉了我们,人的本性是善的。</h3><h3><br></h3><h3>而在《三体》中,当所有人都知道路的尽头就是寂灭,于是一切的道德束缚都被粗暴的剥离了,他们一次次的书写着人类在生存面前的兽性。</h3><h3><br></h3><h3>不管是大低谷时期的人吃人,还是人类远航的飞船舰队为了生存自相残杀,这都揭露了人性的本质。</h3><h3><br></h3><h3>刘慈欣告诉我们,在生存面前人的本性都是恶的。</h3><h3><br></h3><h3><br></h3><h3>除了善与恶之外,我想还有一种人性叫无所畏惧。当罗辑步履蹒跚的来到叶文洁的墓碑旁,站在为自己挖好的墓穴里,将手枪顶到自己的心脏位置慷慨激昂的大声与三体入侵者对峙时,不知为何,我竟莫名的热泪盈眶了。</h3><h3><br></h3><h3>罗辑无疑是我所读过的书里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他的无所畏惧为《三体》中丑恶的人性染上了一抹光辉。</h3><h3><br></h3><h3>我似乎听见了他用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对着天空大声呐喊:“现在,我将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与此同时我也将成为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对两个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会忏悔,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h3><h3><br></h3><h3>是的,这是英雄罗辑唯一的选择。他说:“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h3><h3><br></h3><h3>可惜,这也终究只是一个梦罢了。</h3> <p class="ql-block">作者|小书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