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40年(彩色年代)

快门声声

<h3><b> 承接</b></h3><h3><u><b><br></b></u></h3><h3> 上篇《衣、食、住、行<font color="#ed2308">40</font>年》<b>黑白年代</b>很受欢迎,诚心答谢读者再发中篇《衣、食、住、行40年》<font color="#ff8a00"><b>彩色年代</b></font>。</h3><h3> 黑白胶卷、彩色胶卷、数码相机,摄影记录方式的演变恰与改革开放40年同行。此篇“彩色年代”全部是用<font color="#ed2308">彩色胶卷</font>记录,通过底片扫描仪呈现给大家。</h3><h3> 彩色年代的时间跨度大概为1987年-----2013年。</h3> <h3>  每一张胶片都是心血;每一声快门都是心跳。</h3><h3> 扔掉了一面袋儿彩色负片底片,留下了百十来张照片。都说摄影容易,可那是日日夜夜的等待、酷暑寒冬的坚守,它是岁月的积累,时光的定格,每一卷胶片都像自己的孩子,然而对子女的终极爱护就是放飞,实现它的价值=交流。</h3> <h3>  1988年北京宣武门上斜街,墙上雷锋的色彩与光芒还没有褪去…… </h3> <h3>  90年代二环路上红夏利唱了主角</h3> <h3>  天安门西侧的南池子大街也被红夏利妆点</h3> <h3>  老人们在长安街红墙下晒着暖暖的太阳。当时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老人也还不算多</h3> <h3>  清晨五点前,颐和园公交总站内头班车的司售人员开始为车辆加注热水。</h3> <h3>  1993年我在古观象台上拍摄建国门立交桥上的公交车,外交公寓是当时最现代化的背景。</h3> <h3>  那是北京前门箭楼下是一个很大的公交总站和停车场。</h3> <h3>  1987年在第三届北京春节龙潭湖庙会上,我开始用彩色胶卷拍照。</h3> <h3>  白塔寺是老北京的一个标志。1998年,当时的情景刻在了记忆中。</h3> <h3> 1991年宣武门大街,现在感觉那是一种和谐与幸福</h3> <h3>  1990年菜市口,大雪中卖烤红薯的外来人</h3> <h3>  90年代西单商场,男人穿花衬衣还是件很雷的事情,</h3> <h3>  1994年我在紫禁城护城河旁碰到一位老人钓到了”大白条“</h3> <h3>  广安门内大街拆迁前的婚纱照</h3> <h3>  90年代私营餐馆陆续改造升级, 西单辟才胡同口的“忆苦思甜大杂院”在那时可谓别出心裁。</h3> <h3>  北新华街北口红火的“天天过年”个体餐馆是北京较早的个体餐馆之一。</h3> <h3>  1993年北京市五环内开始实行禁放。</h3> <h3>  一位中学生在中国科技馆观看集成电路,电脑走入家庭。</h3> <h3>  电脑286、486开始淘汰,电脑进入奔腾时代。</h3> <h3>  北京最有名的露天冰场什刹海,许多滑冰人都是租冰鞋的。</h3> <h3>  雪后的什刹海总是那样诱人,现在等场雪很难了</h3> <h3>  1997年,北京郭沫若故居前,外国游客在三轮车中等待胡同游出发。</h3> <h3>  1995年,北京宣武公园一对老人在悠闲的搭讪……</h3> <h3>  1995年,北京天宁寺立交桥下。</h3> <h3>  西琉璃厂路口,90年代中期</h3> <h3>  1998年,北京南池子大街。</h3> <h3>  1995年,北京宣武区绒线胡同。</h3> <h3>  1994年,北京宣武区平坦胡同。</h3> <h3>  1998年,北京琉璃厂西口。</h3> <h3>  北京崇文区蒲黄榆过街桥下。</h3> <h3>  1998年,故宫东侧一位女子对着高墙在练习网球,那时的游人还不多。</h3> <h3>  高墙的另一侧京胡弦起《锁麟囊 》由远而近。</h3> <h3>  每逢年节“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声便在胡同响起。</h3> <h3>  冬储大白菜渐行渐远,但到了季节人们还是习惯买上一些。</h3> <h3>  曾几何时电话亭还是摄影的时髦道具</h3> <h3>  90年代西单电信营业大厅。</h3> <h3>  各种样式的电话亭一度遍布街头。</h3> <h3>  新千年到来,人们在王府井大街电话亭道一声祝福。</h3> <h3>  移动电话开始走进市民生活。</h3> <h3>  在新发地一位菜农老板用手机报送成交的喜讯。</h3> <h3>  1999年,宣武区菜市口胡同,那时的孩子还没有当下的学习压力</h3> <h3>  90年代初的北京潘家园市场。</h3> <h3>  2001年北京厂甸庙会开始恢复</h3> <h3>  春节庙会也是老北京的回忆。</h3> <h3>  眼疾挡不住麦当劳的诱惑,洋快餐一度颇受追捧</h3> <h3>  1997年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前。</h3> <h3>  90年代北京的那几场雪……</h3><h3> </h3> <h3>  长安街,北京市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开通</h3> <h3>  前门游1路旧址,北京土著和外地游客都熟悉的地方。</h3> <h3>  国庆50周年大庆,北京红线胡同</h3> <h3>  1998年,北京西单</h3> <h3>  庙会茶馆来了“老外“,茶官儿还是那么传统,一旁喝茶的是翻译……?</h3> <h3>  下岗再就业,改革开放中抹不去的记忆。</h3> <h3>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前</h3> <h3>  老一辈人对人民代表的选举还记忆犹新……</h3> <h1>  e国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接下来就是顺丰、京东、圆通……</h1> <h3>  一对年轻人在北京和平门地铁观看当天的报纸,时光迈进20世纪。</h3> <h3>  </h3> <h3>  《人民摄影 报的头版是春运的大照片。春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与集中表现,多少人的抛家舍业背井离乡,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代人辛勤的付出,成就了GDP高速增长。</h3> <h3>  一位年轻人走过天桥剧场,因非典肆虐《猫》停演了,但生活还在继续。</h3> <h3>  北京翠微商场,大红的绸缎被面印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h3> <h3> 胶片之后</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国彩色胶卷主宰摄影市场十余年后</font><font color="#010101">渐渐退出,它</font><font color="#010101">记录了这段不可复制的《</font><font color="#010101">彩色年代》,向</font><font color="#ed2308">彩卷</font><font color="#010101">致</font><font color="#010101">敬</font><font color="#010101">!</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整理胶片的同时也在回忆过往,反思我的摄影历程。我可以拍些什么?我应该拍些什么?我拍了些什么?有欣慰、有后悔。</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扔掉了 1000余卷彩色胶片,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是十余年的生命,在当时也是分量很足的银两。</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凤凰涅磐,新媒体、美篇让沉睡的胶片出现在千万手机屏端,让照片发出我微弱的声音。摄影不可以沉溺于娱乐消遣,无声便是死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整理记忆、回望过往,重整行装再起航。</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下篇预告:《数码时代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