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评价 相互激励 优秀你我 共同成长——漯河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改革侧记(副本)

敏敏

<h3>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h3><h3> 此刻,虽时至岁末,数九寒冬,漯河小学校园内,正孕育蓬勃着一场对学生评价体系的变革。</h3><h3> "激活思维、灵动生命"是漯河小学一贯的育人理念,但学生操行评语枯燥无味、千人一面、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与现状一直存在。</h3> <h3>  全体班主任教师在张洁春校长和德育处李占山主任带领下,共同讨论如何建立"创新、绿色、开放"式的全新的评价体系。</h3> <h3>  一遍遍征求一线班主任的建议,一次次修改完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践行我们"快乐教育"的理念。</h3> <h3>  新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学习表现、品德目标、学业水平发展状况、假期社会实践、提升方向、家长寄语。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h3> <h3>  评价过程分为互评、自评和师评。</h3><h3> 一、二、三年级的考试结束了,班主任老师来到班里,认真地逐条为孩子们讲解评价方法。</h3><h3> </h3> <h3>  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始集体评价本小组同学本学期的综合表现情况。看到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评价后,张绍川同学向本组的其他成员提出了异议。&nbsp;&nbsp; </h3><h3> “张绍川,你在阅读方面不太好,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希望你以后能够提高。”小组组长宋欣岩叙中肯地指出了绍川同学存在的问题。</h3><h3></h3><h3>&nbsp; 听着小组同学们的评价,张绍川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这方面的确做的不够好,谢谢大家的提醒,以后我会认真、自觉地完成阅读任务。”</h3> <h3>  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更多了份独立,考试一结束,他们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或四人或八人,自动结合成小组,为自己,也为组内成员客观真实地用心评价。</h3> <h3>  自我评价,也是自我审视的过程。</h3><h3> 小组互评,更是切磋学习的途径。</h3> <h3>  林立的小手,述说着孩子们的真诚与热情。</h3> <h3>  老师们来到孩子们中间,耐心解答。</h3> <h3> 张洁春校长也来了。短短一节课,他走进七个班,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优秀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每天都要做优秀的自己,更要让优秀成为一种人生的习惯。"</h3> <h3>  学生的评价结束后,在张洁春校长带领下,班主任代表再次来到会议室 ,回顾、反思操作过程,整个会场弥漫着认真,严谨的氛围,大家一起追寻自己距离优秀还有多远。</h3><h3> 三(5)班班主任宋丽华说,孩子们自评的时候敢于说真话,对自己的评价真实客观,对同学的评价实事求事,体现出了他们善良诚实的一面。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升了班级凝聚力。<br></h3> <h3> </h3> <h3>  “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种评价方法能全面反映和评价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二年级(7)班班主任袁小鸽老师说,我们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写评语的针对性更强了,也能指导孩子以后努力的方向。</h3> <h3>  “这种学生发展评价报告,是对学生的综合评定。能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也能找出不足,补齐短板。”漯河小学德育处主任李占山发自内心地说。</h3> <h3>  最后,张洁春校长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是一个报告单,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把评价内容制作成一个评价手册,逐步建立相对完善、全面、有针对性且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能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发展绿色评价体系,为孩子自主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h3> <h3>  《漯河晚报》记者对漯河小学这一针对评价体系创新性的举措进行了专访。</h3> <h3>  相信在漯河小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绿色、开放的多元的评价体系的会逐步建立完善起来。</h3><h3> 实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教育理念!</h3>

评价

学生

班主任

漯河

同学

张洁春

小组

体系

孩子

张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