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相册看四十年变迁(精简版)

一汪清水

<h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往事这四十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黄金时期。打开个人相册可看到这四十年的变迁,四十年的路程历历在目,四十年由弱冠迈入花甲,我有幸赶上了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并经过了这四十年的全过程。</h1><h1> 1978年2月20日,我接到了华东石油学院的入学通知书,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77级大学生,林场林友们前来祝贺,在我家宿舍大院的门前合影,之后林友们一起来到大明湖游玩,算是为我送行。</h1> <h1>1978年夏天,入学后的第一个暑假与大学同学合影于大明湖畔和泰山。那时候泰山还没有索道,上下全是爬山走路,在山上待一晚看日出。</h1> <h1>在大学校园,摄于1979年5月。</h1> <h1>1979年暑假参加学校夏令营活动,与同学在青岛海滨。</h1> <h1>1980年夏天金工实习去北京。</h1> <h1>家里的陈设也在发生变化,有了14吋黑白电视机和原装单卡收录机。</h1> <h1>1981年5月与大学同班全体同学合影于第一教学楼前。</h1> <h1>1981年11月我们三旋分离器设计小组搞毕业设计,路经苏州、无锡。</h1> <h1>1982年1月大学毕业回到济南。工作之余也可以在趵突泉畔,享受一下恋爱的时光。荡漾在波光粼粼的大明湖上,这里依然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场所。</h1> <h1>1983年摄于济南黄河大桥,该桥位于山东省济南北郊,于1978年12月正式破土动工,1982年7月建成通车。大桥由主桥和引桥组成,总长2023.44米,主桥长488米,是当时亚洲跨径最大的桥梁。</h1> <h1>1983年夏天摄于曲阜三孔。</h1> <h1>1983年11月,我们哥俩陪同上海来的亲戚游泰山,全程乘车加缆车如同逛公园一样,当天来回。沾亲戚的光,生平第一次拍上了彩照。在家里也拍了几张彩照,和母亲兄弟姐妹一起。</h1> <h1>1984年3月,我们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一张是在上海市人民照相馆用120彩卷拍摄的,第二张摄于上海外滩。</h1> <h1>那时候时兴旅行结婚,我们在上海、杭州留下了不少的旅拍,主打还是120相机的黑白照片。</h1> <h1>还去湖州拜见了岳父岳母大人。</h1> <h1>婚后的生活照,蜗居在父母家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屋里权做婚房。那时候拍彩照是很奢侈的,买彩卷加洗印差不多要半月的工资,不是可以经常拍的哈!</h1> <h1>摄于1985年。二人世界,大明湖畔依然是美拍的首选。</h1> <h1>1986年,我们搬到妻子单位医院分配的一间带后院的小平房里,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了!但我也开始了从济南市西郊到东郊的两地奔波。这是摄于医院大院的照片,此时一个小生命也在孕育之中。</h1> <h1>儿子出生了,再也不是两人世界了!这时才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沉重和养家糊口的责任。周末有时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去父母家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那时候我们50后带孩子主要靠自己。此时我已经调了新的单位,不仅工作称心,至少路程缩短了一半。</h1> <h1>1987年陪同父亲的老同学去泰山、曲阜,老先生带着相机取景水平很高,一路学了不少东西。</h1> <h1>那一年,为了记录儿子的成长过程,买了一部北京产的长城牌135相机,机械的带电子测光,类似于现在单反的光圈优先(Av),对焦也属于半自动,我称之为“半傻瓜”相机,主要还是以手动为主。</h1> <h1>1988年,西郊家属院的小平房里,虽然鞍马劳顿,却也温馨,周围邻里和谐相处,很有大家园的感觉。</h1> <h1>山师校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大明湖、趵突泉都是周日带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h1> <h1>1989年8月搬进了单位分配的两室一厅新楼房。当拿到新房钥匙打开门时,眼前一亮,连彩色地面都做好了,根本不需要装修,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感到今后就终老于此了!小区里的环境也是杠杠滴,据说是当时全国三个样板小区之一。</h1> <h1>9月份去黄山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审批员培训考核班,期间游览了黄山,真是大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赶脚儿啊!</h1> <h1>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可对我来说分到房子就是最大的事,住上了属于自己的单元房,儿子上了幼儿园,单位也从趵突泉宾馆搬到了益寿路。我上班近了,但孩子也归我管了。家、幼儿园、单位三点一线成了我的常态。</h1> <h1>1990年,妻子去北京进修一年,自己单独带孩子。</h1> <h1>1990年夏天摄于北京。最后一张是在北京景山公园与外地大学同学三口偶遇合影留念,世界还是太小了,我们一天之中竟然碰到两次。</h1> <h1>去兰州开会路经西安,摄于华清池、兵马俑、大雁塔。</h1> <h1>这是1991年设计院老设备室的全体合影。虽然还是干着趴图板的活,但用上了PC1500微机,至少计算换热器比以前手算省大力了!</h1> <h1>儿子五岁生日摄于燕山小区家中。</h1> <h1>摄于1992年。</h1> <h1>1992年12月,在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观园酒楼《石油大学化机77级、78级山东校友联谊会》到会的全体合影,下图是到会的化机77级男生。</h1> <h1>1993年,先后摄于家中、青岛海滨、趵突泉、儿子七岁生日、泰山中天门、小学报名。</h1> <h1>摄于1994年。</h1> <h1>1994年11月,石油大学(华东)化机77级在东营老校区聚会,部分同班同学在大门口和“创造太阳”雕塑前合影留念。</h1> <h1>摄于1995年,山大老校校园,此时我办理了停薪留职两年准备去新加坡。</h1> <h1>受新加坡公司派遣,1995年6月在齐鲁石化二化肥空分车间培训学习。</h1> <h1>1995年7月,初次踏出国门来到弹丸小国新加坡就被震撼了!真不愧是座花园式的城市国家啊!既有大都市高楼林立的魅力,又有大花园绿色茵茵的环境,还保留了过去年代遗留的历史痕迹。这不刚刚拿到工资,我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部雅西卡相机来到莱佛士金融区拍下了这些经典照片。</h1> <h1>在这里的工作每周六下午和周日休息,工作日下午三点半就下班,靠近赤道天又长,因此有大把的时间逛街。这是街景随拍,第一张是在市政广场观看国庆阅兵,一水的美式装备,天上飞的是F15,比当时我们国家的要先进。</h1> <h1>这是摄于新加坡公司厂庆拍的照片,上图是95年12月我们来自中国大陆的六位哥们儿合影,公司因大老板要来参加活动,特地为我们量身定做了西装。下图是96年厂庆台湾老板及股东和公司全员的合影照。</h1> <h1>亚洲最大的飞禽公园、美丽的滨海湾城市公园。</h1> <h1>96年2月摄于新加坡著名度假胜地圣淘沙岛。</h1> <h1>新达城、滨海湾、克拉码头等地都是我常常涉足、流连忘返的地方。除了逛街游览,主要闲暇时间就是看书,这边的图书馆借阅书特别方便,各个社区、大区都有图书馆,办个借书证一次可借六本,三星期一换再借,港台大陆版的都有,受益匪浅啊!</h1> <h1>还参观了世界航空展,头一次近距离地观看各种先进飞机,眼镜碎了一地有木有!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展示。</h1> <h1>1997年7月哥要回国了,和一起朝夕相处两年的小兄弟合影留念。老婆儿子来接我了,再陪他们娘俩把新加坡各个景点逛个遍,分别摄于机场、东海岸、动物园、圣淘沙和亲戚家。</h1> <h1>1997年7月,新加坡—上海,回到济南。我重新回到原单位上班,这时搞设计已经是计算机绘图了。</h1> <h1>1998年,分别摄于父母及自己家中,千佛山,顺河街高架路及泉城公园。</h1> <h1>1999年,家里首次添置了电脑。分别摄于家中、趵突泉灯展和泉城广场。</h1> <h1>1999年5月与家人一起登顶泰山。</h1> <h1>2000年,换了一部奥林巴斯胶卷单反相机,在那时价格不菲啊!分别摄于灵岩寺和青岛。</h1> <h1>2001年,分别摄于家中和红叶谷。</h1> <h1>2001年11月,作为山东黄金集团聘请的专家前往白俄罗斯考察纳米金刚石生产工艺技术。前4张摄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市,后2张摄于乌克兰基辅的卫国战争纪念馆。</h1> <h1>2002年1月去石油大学东营校区参加化机77级毕业20年聚会。</h1> <h1>摄于2002年。儿子初中毕业了!我们也人到中年。</h1> <h1>2003年分别摄于济南洪楼广场和日照海滨。</h1> <h1>2004年春节前我们搬入新居,住上了带电梯的小高层商品房,加上原来的房改房,拥有了二套房,开始步入小康。</h1> <h1>摄于2004年,购置了一部联想V40数码相机,400万像素,那时SD卡的存储量还很小,照片也只能放在电脑上看。但确实是方便且省钱了!从此告别了胶片相机时代。</h1> <h1>摄于2005年,这一年我进入知天命之年,儿子高中毕业要出远门去俄罗斯读大学了。我的人生不觉走过半个世纪,岁月就是这样的悄然而逝。</h1> <h1>这一年单位也顺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身兼设备设计和工程咨询两个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像这一年这么忙碌、充实过。下面照片是单位年底迎新年聚会和退休老同事一起的合影。</h1> <h1>2006年春节摄于武夷山、厦门。</h1> <h1>2006年4月购置了一部尼康数码卡片相机,800万像素,照片清晰度大有提高。</h1> <h1>2006年五一假期摄于广西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名不虚传啊!</h1> <h1>2006年10月摄于云台山。</h1> <h1>2007年2月摄于海南三亚。</h1> <h1>2007年11月摄于西安。</h1> <h1>2008年分别摄于济南趵突泉、南部山区、植物园和红叶谷。</h1> <h1>2008年10月与单位同事游庐山。</h1> <h1>2008年12月去北京参加化机77级入学30年聚会,同学见面分外亲切,笑谈喝酒欢聚一堂。</h1> <h1>2009年1月摄于香港、澳门。</h1> <h1>2009年的部分典型照片,已经略显富态。</h1> <h1>2009年6月摄于湖南韶山、张家界。</h1> <h1>2010年6月摄于上海世博会。</h1> <h1>2010年7月摄于云南昆明、大理及丽江。</h1> <h1>2011年初冬,儿子留学五载毕业携得佳人归,学习爱情双收获。去年在家旁边新购置的一套小高层精装修公寓可以拎包入住,有了第三套房,想想我们当年的蜗居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2011年3月,又换了一部Canon SX210 IS数码相机,14倍光学变焦镜头,1400万像素,着实增加了不少功能。</h1> <h1>2011年4月与单位同事摄于三峡、宜昌及武汉。</h1> <h1>2012年元旦在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参加机械系77级毕业30年聚会。</h1> <h1>2012年4月摄于乌镇、杭州、普陀山等地。</h1> <h1>2012年8月摄于镜泊湖和吊脚楼瀑布。</h1> <h1>分别摄于济南、温州、湖州。</h1> <h1>2012年10月儿子结婚了!他(她)们有自己独立的婚房,离我们不远,“一碗汤的距离”。下面照片是经过了订婚和两地婚礼走进了婚姻的殿堂。</h1> <h1>2013年6月,与单位同事摄于山东长岛、蓬莱。</h1> <h1>图为2013年9月摄于贵州。购置了尼康D7100单反相机,2400万像素,主要用于拍景和拍别人了😄。</h1> <h1>2014年4月摄于宏村、西递、黄山、千岛湖。</h1> <h1>2014年6月与同学大美新疆之旅。</h1> <h1>2014年7月与单位同事摄于山东海阳。</h1> <h1>这一年小孙女出生了!可爱的小公主成为家庭的主题。</h1> <h1>2015年5月在齐鲁工业大学参加父亲雕像落成典礼,由材料学院78级学生集体捐赠,也是学校对他一辈子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的肯定。这一年小孙女一岁了,我也步入花甲之年,将要开始一个新的人生。后两张是7月与单位同事摄于威海。</h1> <h1>2015年9月,与大学同学一起携带家人自己组团出游欧洲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地,主要以小城镇为主,欣赏那里的古城堡和天堂般的田园风光。</h1> <h1>下面前两张照片分别摄于2016年春节和小公主生日,可爱的小公主一天天长大。后两张是2016年6月与单位同事摄于井冈山。</h1> <h1>2016年4月济南大学同学群泉城公园与安徽同学一起组团徽州行,尽享皖南风光并感受徽州文化的深度游。</h1> <h1>2016年10月,经过充分地准备踏上了向往已久的西藏之旅,实现了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雪域高原的夙愿,也由此与美篇有了不解之缘,从此一发不可收了!</h1> <h1>下图第1、2张是2017年除夕摄于家中,第3~4张是摄于3月中旬的台湾游。</h1> <h1>摄于2017年5、6月份的德国、北欧、俄罗斯多彩丝路欢乐游。</h1> <h1>2017年下半年,小公主三岁生日照(1),沂蒙山之旅(2),浆水泉林友小聚(3),中学同学南山泉源谷小聚(4)。</h1> <h1>2017年10月下旬新马泰乐享十日游,其中新加坡时隔二十年故地重游,可谓感慨良多啊!</h1> <h1>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我也从豆蔻年华进入了花甲之年,这四十年的变迁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有幸自始至终地经历了这个伟大的变革而没有缺席。</h1> <h1>这一年走过了不少地方,上半年去了海南、柬埔寨、大西北,下半年去了壶口延安、美国、泸沽湖,还有不少小众景点,越转越感到任重道远!</h1> <h1>  这一年各种聚会频繁,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林友、发小、旅友、同事等等每一场都是盛宴,聚会交谈、推杯换盏、回顾过去、增进情感。</h1> <h1>结语:这篇美篇跨越了四十年时光,翻阅了四十年的照片感慨万千,限于美篇照片篇幅所限,几经筛选难以取舍,几乎每一幅图都是拼图,愿与我相识的朋友能在这里找到你的身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