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节来临,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过一个温暖、愉快的新年,2019年1月18日,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迎新春,送温暖”巾帼工作组,分三个小组走进六位贫困生家庭进行家访,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的温暖和祝福。</h3> <h3>这是第一小组,她们首先来到启聪五年级学生董书涛家,临沭镇董山子村。</h3> <h3>因事先电话通知过,董书涛早已在门口等待,看见老师来了,他急忙跑过来帮忙提东西。</h3> <h3>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聋哑,大儿子董书涛现在县特教学校就读,女儿董艳红也是聋哑,在县特教学校毕业,现就读于山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姐弟俩都是郇艳老师的学生。老师的到来,让他们特别兴奋,像是见到了亲人,亲切地用手语和老师交谈。交流中得知,俩孩子都非常懂事,常常主动帮妈妈干家务活、农活,活多时累了都不肯休息。这让老师特别感动,鼓励他们好好努力,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让自己和妈妈过上好日子…… </h3> <h3>临行时,孩子们高兴地与老师合影留念。</h3> <h3>该走了,他们说什么也不舍得老师离开,一直送出很远,董艳红一边送一边挎着郇老师的胳膊亲切地和她交流,恋恋不舍……</h3> <h3>随后她们来到临沭镇西河口村。</h3> <h3>这是启智六年级学生张梅的家。这个家庭更加不幸,母亲早逝,家中俩孩子都是智障。因拆迁,他们目前已没有家,借居在村委会建的一所房子里。看到老师的到来,他们也十分高兴。只是张梅感冒发烧刚打过针,身体状态很不好。</h3> <h3>家境的贫困让人目不忍睹,家里甚至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两位老师一边与家长交流孩子情况,一边鼓励他们全家要好好努力,克服困境……</h3> <h3>这是第二小组,她们来到启智五年级学生时豪宇家。时豪宇老家唐岭,在县城没有房子,借住在临沭镇后高湖村的一个农场大院内。时豪宇因出生时缺氧,导致智力落后,为此,母亲离家出走。母亲出走后,父亲常年酗酒,在家时经常喝醉,常常忘了接送孩子,平时不喝酒时常跟着别人去伐树,一走好几天,于是,就把时豪宇托付给姑姑接送照顾。姑姑家也比较贫困,姑父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人照顾。看到老师到来,还给带来礼品,时豪宇兴奋得脸都红了。<br></h3> <h3>时豪宇很懂事,这学期他得了两张奖状,老师帮他把奖状贴在墙上,他高兴极了!</h3> <h3>李锦平老师还把带来的福字和春联帮他们贴上,祝他们新的一年福气多多。</h3> <h3>看见院子脏了,李老师拿起扫帚帮他们打扫院子,并指导时豪宇使用扫帚,让他学会生活自立。</h3> <h3>这是启智四年级学生刘梅婷的家。刘梅婷家五口人,妈妈离家出走,爸爸是残疾,无劳动能力,刘梅婷和姐姐现在跟着爷爷奶奶住。姐姐正在上小学,爷爷奶奶年龄已大,只靠种地为生,家庭收入微薄,生活非常困难。</h3> <h3>为补贴家用,爷爷奶奶平时靠给人家剥洋葱维持生计。刘梅婷特别懂事,放学回家经常给爷爷奶奶帮忙挣钱。看到他们家正在剥洋葱,于老师和李老师赶紧过去帮忙。</h3> <h3>刘梅婷很优秀,每学期都能得到奖状,家里奖状贴了一墙,为鼓励孩子,于佳老师又把刘梅婷新得的奖状给贴在墙上,看着满墙的奖状,孩子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笑容。</h3> <h3>第三小组是刘鹏和葛莉莎两位老师,她们的第一站是临沭镇兴隆街的高娜娜家。</h3> <h3>高娜娜今年15岁,启智八年级的学生,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大爷大娘生活,如今大娘大爷年龄已大,家庭主要以收破烂为生。由于从小缺少家庭教育,高娜娜性格孤僻古怪,与其他孩子有些格格不入。两位老师与其伯父伯母就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希望家校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h3> <h3>离开高娜娜家,她们来到郑山镇刑屯村的姜修宝家。姜修宝是启智九年级学生,父亲是聋哑人,母亲因车祸去逝,家里还有个上小学的弟弟,姜修宝哥弟俩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h3> <h3>交谈中得知,姜修宝父亲靠给人打工干力气活挣点钱养家,现在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病,干不了很重的活,收入很少,为了补贴家用,年迈的爷爷四处捡废品,家访时爷爷刚捡废品回来。见到两位老师,他很高兴,热情地打招呼,尽管生活不易,老人家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两位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h3> <h3> 夕阳西下,送温暖小组的女教师们陆续返回学校。这次活动深深地触动了她们的心灵,有付出也有收获,有心酸也有感动!</h3><h3> 残疾孩子本是折翼的天使,需要用心呵护,贫困残疾儿童需要更多的爱心、支持与关注。为了让这些孩子生活得更加美好,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在用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他们托起明天的太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