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此文谨献给空军二航校建校70周年</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怀念为创建新中国和人民空军作出巨大贡献的</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从二航走出来的开国空军将军们</h5> <h5> 空军二航校是飞行员的摇篮,也是培养空军将军重要的摇篮之一。空军第二航空学校1949年12月1日在长春成立,为了实现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使用的空军……"的伟大任务,航校成立当天就举行了开学典礼,空军调进来的飞行学员正式参加学习。建校一年,培养出飞行员68名。二航校出色地完成了空军刘亚楼司令员提出的: "空军7所航空一年内培养300名以上的飞行员的任务"。此后,从二航校培养出来的空地勤人员,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新组建的空军部队及部分航校,为初创的人民空军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开国空军少将从空军长春二航校走来</h3></font></h3> <h5> 开国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后,从1955年至1964年授予的将军衔。他们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将军"。</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从校领导中走出来的开国将军</h3><h5> 李世安,1929年,他14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空军二航校首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空第四混成旅首任政委,福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h5><h5> 李世安与刘风筹建了第二航空学校。950年4月,有一天,突然接到空军刘亚楼司令员的电话,要他马上去北京报到,接受更重要的任务。到北京以后,刘亚楼司令员对李世安说: 上面决定调你去华东地区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h5><h5> 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在南京组建,这是人民空军第一支拥有正式番号的战斗部队。李世安任政委,方強任旅长(未到位),由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袁凤智兼任渝长,刘善本等三人为副旅长。1950年10月,第四混成旅改编为空军歼击四旅。之后,第四混成旅后扩编为空四师,方子冀任师长、李世安任政委。</h5><h5> 1951年空四师首先入朝参战,三年五番轮战69次,击落美机64架,击伤24架,成为我空军的王牌师。</h5><h5> 1958年9月后,李世安被任命为福州军区空军政委,其间,他组织了福建龙田空战,特别是在1966年1月9日击落美蒋HV-16水上飞机战斗中,李世安亲临一线,周密布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空战,痛快淋漓地记录美蒋HV-16水上飞机,击毙窃取我军作战资料和各种军事、经济图片的叛徒吴献狗,防止了我军事情报的外泄,有力的打击了美蒋的气焰,为保卫祖国领空安全立下了赫赫战绩。</h5><h5> 王文,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二航校第二任政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曾任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h5><h5> 王文在二航校工作期间,参与了二航校的第一次大创业,与刘风组织领导了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学员~二航校接收承担部分飞行学员的培训工作,为培养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作出了贡献。</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批参战的志愿军空军空4师10团28大队</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空4师10团28大队李汉大队长击伤美F-84飞机</h5><h5> 1951年1月21日,美空军出动F-84机20架,组成编队,沿平壌壤、新义州线至宜川上空,对铁路等交通设施进行狂轰滥炸。志愿军空军第4师接到情报后,立即命令第10团第20大队出动。我军年轻的飞行员,经过艰苦的训练之后,第一次进入长空战场。在飞抵安州上空时,发现美机正对清川江大桥进行轮番轰炸。我空军在飞机数量少,飞行高度不利的情况下,立即对敌机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擒贼先擒王",大队长李汉英勇果断,向敌机机组长射击。伴随着愤怒的火焰,敌方一架F-84战斗轰炸机拖着长长的浓烟,仓狂逃离战场。我年轻的空军首战告捷,创立战功,保护了清川江大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击落美蒋HU-16水上飞机</h5><h5> 1966年1月9日, 四架战斗机先后从福州机场起飞,负责执行任务的航空兵24师的两对双机,以副大队长李纯光、副中队长胡英法。歼-5双机为第一梯队主要执行攻击,歼-6双机为第二梯队负责掩护。歼-5飞行员胡英法首先发现HU-16,立即报告申请攻击,歼-5长机飞行员李纯光于是下达攻击。歼-5长机飞行员女李纯光连接进行了多次攻击,HU-16坠海。机上共有17人,无一生还。</h5><h5> 1月30日,福州军区空军举行了隆重热烈的祝捷大会,飞行员李纯光、胡英法荣记一等功。不久,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罗瑞卿等在北京接见了这次作战有功人员的代表李纯光、胡英法等人,给予了很高评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飞行员李纯光(下图左)、胡英法(图右)</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世安荣获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世安在福建漳州前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文荣获的勋章</h5> <h5><br></h5><h5> 1950年6月,军委从陆军千挑万选,选拔15名年轻的师职干部到空军航校学习飞行。刘懋功、沙克等被编入二航校173班(第一期三班)学习,这个班的学员由团和师级干部组成。他们都是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战到空军的,他们曾经是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陆军的中高级军事、政治干部,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他们将肩负起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使命。</h5><h5> 在173班学习的师职干部有:刘懋功、沙克、张雍耿、刘镇、王毓淮、段士楷、白云、李如海、于应龙和王恩泽等十八人,后来被称之为空军"十八罗汉"。</h5><h5> 在航校一年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奇迹般的完成了一般飞行学员需要2-3年学飞的课程,都顺利的在航校毕结业,走上空军部队领导岗位,从陆军高级指挥员成长为空军第一代高级指挥员。王毓淮、白云等还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从1955年到1964年,他们先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共和国空军开国少将。</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航校王文(图后排右五)政委与173班</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如海(后排左六)等飞行学员合影</h5><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从飞行学员中走出来的开国将军</h3><h5> 刘懋功,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四军十师师长,1950年7月进入二航校173班学习飞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空三军军长,空军昆明指挥所首任主任,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h5><h5> 1960年6月,刘懋功奉空军命令在昆明组建空军昆明指挥所。当时云南、贵州两省几乎没有空军。同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3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正式成立。</h5><h5> 空军部队进驻云贵地区是空军首次在高原空中作战,由于高原空气稀薄,飞机气压高度表在地面不指零。飞机起飞、着陆时发动机工作条件和内地不同,较为地困难,空中拉烟层变低。到昆明后的第一个飞行日,出动25架飞机,有17架起动不起来。刘懋功等昆指领导组织飞行员和航空工程技术人员,从点火压油门启动、滑行、起飞、着陆,到观察航空仪表,很快就摸索总结除了一套高原飞行办法。</h5><h5> 1965年4月18日,驻昆指空军空一师大队长张殿文和中队长张怀连驾驶歼六从蒙自机场起飞,在1.8万米高空首次击落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965年12月24日和1966年1月3日,空九师大队长朱以隆驾驶歼-六飞机发射火箭弹,两次击落敌机; 空三师尖子飞行员王志耀于1966年2月7日,3月23日和1968年1月20日驾驶歼-七三次击落敌机。</h5><h5> 在刘懋功在昆指任主任期间,先后打下了八架无人驾高空驶侦察机,—架F—4C飞机。在第一次击落敌机时,朱德总司令正在昆明。他听到后非常高兴,亲子接见了参战的飞行员和战勤人员,对空军用较落后的飞机打下技术先进的敌机给予很高的评价,在昆明军区9号招待所院内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 1971年6月,刘懋功在南京迎接周恩来总理</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60年代,刘懋功(图二排中)与空军驻滇</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部队指战员在一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懋功(左一)夫妇与老首长开国上将</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韩先楚夫妇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懋功获得的勋章</h5> <h5> 沙克,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第二师师长,1950年7月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开国将帅获得的最高荣誉的三枚勋章中的二枚勋章)。曾任空军训练部副部长、部长。</h5><h5> 沙克曾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战役中战功卓著。为加强空军中高级指挥干部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培训,1958年9月12日,根据国防部命令,在北京组建空军学院,执行兵团级权限。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上将兼任院长和政治委员,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中将兼任副院长,空军训练部部长沙克少将、原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主任沈启贤少将任副院长。解放后,沙克在任空军学院副院长期间,为空军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h5><h5> 张雍耿,1931年,14岁的张雍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军58师政治委员,1950年7月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h5><h5> 1930年,朱毛红军途径福建宁化,由于人生地不熟,需要一个向导带路。福建宁化一小孩(张雍耿),早就对红军仰慕不已,于是主动请缨给毛主席带路。</h5><h5> 原本以为,给红军带路只是一时半会的事,或者一天两,可由于机缘巧合,张雍耿居然给毛主席带了八个月路。这一路上,他见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见到了红军的良好军纪,见到了红军的锄强扶弱,1931年7月,张雍耿背着祖母,悄悄地参加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h5><h5> 张雍耿在空八军任政委期间,主持空八军在漳州的"三支两军"工作。他在主持"三支两军"工作中,坚持贯彻中央关于"要文斗,不要武斗"的精神,对两派群众"一碗水端平",深入群众,和造反派对话和沟通,耐心细致地做政治思想工作,让工人回工厂生产,学生回学校复课。</h5><h5> 1968年8月,张雍耿离开漳州前,下令把当时造反派关押的老干部以及双方因为派性被关押的群众都放了。临行前,漳州市各界许多干部群众代表赶到火车站为他送行,不少人流下了依依不舍的泪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沙克荣获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空军学院成立后,为空军部队培养了大批</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高级军事指挥员。</h5> <h5> 1944年,张雍耿(图左)在新四军第6师政治部任保卫部部长与战友的合影照片。</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雍耿荣获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0年,张雍耿(图右三)在沈阳军区空军</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检查指导工作。</h5> <h5> 刘镇,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二师副政委,1950年7月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任空军干部学校首任政委,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h5><h5> 1951年8月,空军在河南洛阳成立空军干部学校(后改为空军政治学校)执行军级权限,刘镇任政委。在任期间,刘镇忘我工作,竭心尽力,为空军培养了大批优秀政工干部。文革初期,为稳定西安局势,1967年3月2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专程接见到陕西省委书记胡炜、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刘镇等人,为稳定陕西局势作了指示。回西北后,刘镇大胆工作,为抑制西安市两派群众组织争斗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h5><h5> 刘丰,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14军40师师长,1951年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九航校首任校长,空三军第二任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武汉军区政治委员。</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丰荣获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3年,刘镇在空军干部学校签署的毕业证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兰州军区空军原西安办公楼</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72年,空军司令员马宁在兰州与兰州军区</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空军刘镇等领导和机关领导们合影。</h5> <h5> 王毓淮,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参加本地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十二军副参谋长,1950年7月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任沈阳军区空军参谋长,司令员。</h5><h5> 王毓淮从二航校毕业后,1951年11月任空十四师长(第二任师长),该师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空十四师参加了反绞杀战,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和夏季进攻战役。空十四师与美空军空战六次,击落敌机九架,击伤一架,王毓淮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h5><h5> 空十四师1951年11月至1953月8月,两次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先后击落击伤敌机12架,打出了国威、军威,为空十四师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h5><h5> 1952年10月1日国庆节,空十四师出动42架米格-15战机,参加新中国第四次国庆大阅兵。空10、20、5、14、16师出动135架战机,组成四个空中梯队,由空10师师长刘善本领队参加国庆空中受阅,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的检阅。</h5><h5> 1953年3月6日,空14师42团飞行员邸宝善、何亚雄双机从青岛流亭机场起飞,击落美海军F-4U飞机一架。</h5><h5> 1961年,王毓淮参与指挥高炮部队首次击落台湾国民党空军P2V-7型低空电子侦察机一架。</h5><h5> 段士楷,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七军二十一师政治部主任,1950年9月进入二航校学习。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任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兼修建部部长。</h5><h5> 1955年,段士楷指挥修建了福州、晋江、蕙安、龙田、彰州、连城机场,为空军沿海前线战备训练创造了条件,做出了贡献。</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毓淮荣获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段士楷荣获的勋章</h5> <h5> 于振武,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进入二航校学习飞行,毕业于空军四航校。后被授予空军中将,上将,第七任空军司令员。</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时任空七军军长于振武在沿海前线指挥所</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5><h5> 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刘丰少将立下了很多功劳,可以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今天人们谈到刘丰,自然是不会忘记他的历史功绩的。</h5><h5> 刘丰从共青团加入共产党以及参加工作,在战争中英勇作战,一步步奋斗到最后的少将司令员,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在文革中路线走偏,致使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1993年,刘丰在武汉因病去世,就此走完了他精彩有不同寻常的一生。</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如海、于应龙开国大校</h5><h5> 空军二航校173班诞生了近十名共和国开国将军,也涌现出了李如海、于应龙等开国大校。</h5><h5> 李如海,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陆军12军35师政治委员,1950年9月入二航校师干班学习,1951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组织了志愿军空军的作战行动。曾任空军学院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h5><h5> 李如海在空军院校工作20多年,为空军院校建设、培养空军干部,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h5><h5> 于应龙,1936年12月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1937年1月到达延安,入红军大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第31军第93师副师长,1950年10月,加强人民空军建设,奉中央军委命令,调空军二航校学习。</h5><h5> 1951年8月,于应龙任空五师政委,组建了我人民空军的第一支强击航空兵师,有力的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0月1日,空五师出动36架战机参加了国庆大阅兵。</h5><h5> 1964年奉命赴新疆组建空九军,任空九军首任政委兼党委书记。曾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h5><h5> 解放后,于应龙多次参加我国核武器的试验,在大漠深处长期率领部队艰苦奋斗,为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的尖端武器试验作出了重大成绩。</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毛主席接见空五师飞行员杨国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如海被授予的勋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于应龙任命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1年,二航校第一期飞行员毕业典礼大会。</h5> <h5> 从1955年至1964年间,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将军的空军高级将领仅有110多人,在庞大的空军中,从空军二航校走出来的将军就有十人。他们是二航校最杰出的一批飞行学员,这是二航校的骄傲,这是二航校人的荣誉与自豪。</h5><h5> 他们从二航校毕业后,走上了军区空军及空军领导机关岗位,成为人民空军高级将领,为捍卫祖国领空安全,为空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开国将军革命精神永存</h3></font></h3><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在人民空军的队伍里,有这样一批特殊的空中骄子,他们曾是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进程中的革命功臣和骁勇战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披荆斩棘、淋枪沐弹、流血牺牲创建了可歌可泣、彪炳历史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font></h5><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经严格挑选奉命转战空军成为人民空军建设的主力军,为人民空军的建立,为共和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人民空军成立后,他们作为空军建设骨干,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带领部队在国庆阅兵、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和保卫祖国领空中屡建功勋。从空军二航校走出来的开国将军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指挥部队多次取得击落敌机的战绩</h5><h5> 王毓淮同志因病于1990年11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1990年11月24日,《解放军报》报道了王毓淮将军逝世的消息,并给王毓淮同志较高的评价:</h5><h5>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空军原顾问王毓淮同志,因病于11月5日在北京逝世。"</h5><h5> "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过百团大战,为抗战的胜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江、渡江和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指挥部队多次取得了击落敌机的战绩。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为部队的发展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王毓淮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战功卓著的老将军沙克</h5><h5> 1993年12月1日,沙克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1994年3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沙克将军逝世的消息,并对他作了较高的评价:</h5><h5> "沙克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了安固、无极、安国等战斗,参加了"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绩。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空军的教育训练和战斗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雍耿始终保持了老红军的优良本色</h5><h5> 1994年1月7日,张雍耿同志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7岁。1994年3月17日《人民日报》、3月25日《解放军报》报道了张雍耿将军逝世的消息,并对张雍耿同志分别作了较高的一致评价:</h5><h5> "张雍耿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作战英勇顽强、指挥沉着果断,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军事指挥才能。他勤奋好学,事业心强,工作扎实,完成任务坚决; 他作风正派,坚持原则,严于律已,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了老红军的优良本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骋铁马南征北战,育雄鹰捍卫领空</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96年1月3日,李世安同志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1996年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李世安将军逝世的消息:</h5><h5> "新中国成立后,李世安组织指挥了空军东南沿海作战,并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空军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h5><h5> 李世安同志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骋铁马南征北战,育雄鹰捍卫领空。他认真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从组织安排,以党的事业为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工作勤奋,勇于负责,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生戎马报国,半世魂系蓝天,功绩永载史册</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2009年12月23日,刘懋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时任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代表空军党委致悼词,对刘懋功将军作了很高的评价:</h5><h5> "刘懋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党员,我军失去了一位忠诚战士。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功绩,将载入史册。"</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人间丰碑永存</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朱有华</h5><h5> 开国将军都是用生命打出来的,一个开国将军的历史就是一部血与火的史诗。…开国将军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刘懋功将军回忆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世安、刘镇将军回忆录</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李世安将军的回忆录《戎马春秋》、刘镇将军的回忆录《难忘的岁月》。</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于振武将军书法作品</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白云将军书法作品</h5> <h5>编者: 本文根据空军二航校老领导、老战友们的回忆,空军及航校史、网络资料编辑而成。</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