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缅甸翡翠籽料中的顶级品质,俗称“老坑翡翠”,在皇权时代是专供皇家的,所以又称为“皇家翡翠”。在皇权时代终结之后,“皇家翡翠”这一名词被继承并流传到了全世界,成了国际宝石学公认的专有名词。近十年来,全世界只有中国独有的、传世的、墓藏的和库藏的美丽非凡、价值惊人的皇家翡翠悄然流入中国社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h3><h3> 但皇家翡翠在全世界的商业检测实践却被检出漂白、注胶、染色的问题,由此引发“老翡翠猜想”(Oldpit jade conjecture)或称“老翡翠之谜”(oldpit jade mystery),其主要内容是:<b style=""><font color="#167efb">老</font><font color="#167efb">件</font><font color="#167efb">翡翠被</font><font color="#167efb">全世界专业人士凭眼学经验可判为天然生成,但一旦过机就会被商检企业法人鉴定为“漂白注</font><font color="#167efb">胶染色”,就连原石和半成品坯料也难逃厄</font><font color="#167efb">运</font><font color="#167efb">,</font><font color="#ed2308">原因是这些老件翡翠在紫外线下发蓝白色荧光,在红外线下出现3035波数谱线,在激光拉曼机下出现1600波数谱峰,这些都与树脂或聚合物的表现非常类似</font></b>,由此被商检机构下判为【注胶】,即【不过机】。</h3><h3> 与之形成鲜明对应的是——作为<b><font color="#167efb">新坑山料的原生翡翠即使炖蜡也都是能够过机的,科学原理是这些翡翠在紫外线下不发荧光,在红外线下没有有机物反应或只出现标准石蜡图谱,在激光拉曼机下也是标准石蜡谱线。</font></b>这就是老翡翠猜想,这是老翡翠之谜。</h3> <h3> 在2019-01.06杭州举行的皇家老坑翡翠物证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宝石矿物学家王春云博士作了【皇家翡翠红外鉴定之殇】的学术报告,终于找出了<font color="#39b54a"><b>皇家翡翠不过机后面的幕后黑手,这就是老件翡翠古法炖蜡工艺使用的是与现代炖化工蜡工艺不同的生物蜡,包括白虫蜡insectwax和蜜蜂蜡beeswax,而生物蜡与化工蜡不同之处在于生物蜡中含有化工蜡所没有的——UH成分</b></font>。</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 正是这些物理化学性状不稳定的UH成分,导致了老件翡翠在紫外线下发出蓝白色荧光,在红外线下呈现与树脂苯环一样的谱线,在激光拉曼机下出现化工蜡没有的结晶碳谱峰。</font></b>因此,<font color="#ed2308"><b>UH成分就是导致皇家翡翠商检不过机的幕后黑手!</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3><h3> 皇家翡翠UH成分的发现的意义,一如三鹿奶粉中致婴幼儿童性命的melamine成分【三聚氰胺】的发现一样,都是商检们无法解决的致命的科学问题。</h3> <h3><b>首届</b><b>皇家翡翠,</b></h3><h3><b>物证司法鉴定,</b></h3><h3><b>物证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化</b></h3><h3><b>物证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化学术研讨会,</b></h3><h3><b>在杭州溪上玫瑰园盛大举行,完满结束!</b></h3><h3><b><br></b></h3><h3><b> 2019-01-06</b><b>皇家翡翠商检鉴定迷局,涉及三大科学问题——是否漂白、是否注胶、是否染色,以此科学问题的突破和解决为基础,形成以国家权力意志作支撑的、由国家司法部认证与授权的——物证司法鉴定,</b><b>不仅是为了解决交易争议和司法纠纷,而恰恰是为了对接皇家翡翠的金融化和证券化</b></h3><h3><b><br></b></h3><h3><b> 因此,由四位司局长出席的该会,意义重大,将载入中国皇家翡翠的发展史册!</b></h3>